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诊修复手部多种组织缺损及手指脱套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设计带掌背动脉逆行岛状复合组织瓣复手指皮肤、骨或肌腱缺损41例,设计有2条相邻掌背动脉供血,带掌背神经的腕、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8例,切取皮瓣最大面积达9.0 cm×8.0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移植骨块骨性愈合,4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术后7周左右皮瓣的痛觉恢复,感觉在S3以上者为96%,其两点分辨觉为5~10 mm.术后修复手指外形满意,运动功能恢复可完成日常工作. 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复合组织瓣是修复手部多种组织缺损和手指脱套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成活率高、损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手指背侧皮肤及肌腱复合组织缺损 ,分别行肌腱移植和手部皮瓣或其它部位皮瓣覆盖均能达到治愈目的。但术后肌腱粘连 ,功能恢复不佳 ,外观臃肿。我们自 1999年以来 ,采用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12例 ,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7~ 45岁。示指 5例 ,中指 4例 ,环指 2例 ,小指 1例。受伤原因 :切割伤 2例 ,电刨伤 7例 ,电锯伤 3例 ,皮肤组织缺损面积最大为 4 0cm× 2 0cm ,最小为2 5cm× 1 5cm ,创面均伴有伸肌腱缺损并骨外露 ,12例全部以带肌腱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供…  相似文献   

3.
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19  
目的 探讨用掌背动脉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2例病例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做一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病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组织供血特点、静脉回流方式、复合组织移植的种类及远期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22例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术后均成活,受区手指外形及功能均满意;手背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和功能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肌腱皮瓣修复多个手指皮肤伴指伸肌腱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伴指伸肌腱缺损21例。结果术后21例47块肌腱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肌腱皮瓣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伴指伸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应用指固有动脉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指固有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背支、掌背动脉返支相互串联吻合为皮瓣血管轴,根据受区缺损面积大小、形状在手背设计皮瓣逆行旋转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示指指端缺损3例,环指指端缺损2例,示指背侧缺损2例,掌侧缺损1例,中指中节环形缺损3例,示指远节环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6.5 cm×7.5 cm,最小2.5 cm×1.5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mm,感觉良好.结论 皮瓣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旋转弧度长,供区损伤小,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相邻2条掌背动脉返支为血供的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21年3月收治15例手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24~6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6例,砸伤5例,挤压伤4例。受伤部位:手指皮肤缺损6例,手掌、手背远端皮肤缺损9例;均存在肌腱、关节及骨外露。受伤至手术时间2~6 h,平均4 h。彻底清创后皮肤缺损范围为3.5 cm×3.0 cm~8.0 cm×4.5 cm。采用范围为3.8 cm×3.3 cm~9.0 cm×5.0 cm的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受区创面及供区植皮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正常组织接近。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凹陷及色素沉着。末次随访时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8~20 mm,平均13.6 mm。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患者对皮瓣外观非常满意5例,满意10例。结论 以相邻2条掌背动脉返支为血供的改良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8年1月,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指背侧皮肤并肌腱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大3.5 cm×5.0 cm,最小1.5 cm×2.0 cm。结果术后3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余2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拇指外观及功能良好,感觉良好。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联合掌长肌腱移植是修复拇指背侧皮肤、肌腱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第2、3、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从1993年4月至1998年7月,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7例10指.软组织缺损平均为 2.5cm xl.5cm.其中1例因合并指骨缺损行带掌骨复合组织移植.结果经半年~6年的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全部生长愈合,手指外形良好.结论此皮瓣质地好,血供恒定,适宜于修复手指近中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与蒂部设计微型瓣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1年8月,对17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骨或肌腱外露患者,采用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 3.0 cm~4.0cm×2.0 cm.术中在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设计微型瓣,微型瓣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为2.0 cm× 1.5 cm~1.0 cm× 1.0 cm.结果 术后16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第2掌背动脉皮瓣出现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时间为6~28个月,平均14.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mm,平均7.6mm.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在掌背动脉穿支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设计应用微型瓣可有效地防止蒂部血管受压或血管网破坏而影响皮瓣的血运,是一种预防掌背动脉皮瓣术后血供障碍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构制的皮瓣一期修复多个手指背皮肤或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多个手指背皮肤缺损13例34指,采用多种不同构制的皮瓣移植修复,其中双足第二趾甲背皮瓣移植修复指甲指背皮肤缺损3例6指;单侧足背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指背皮肤缺损2例4指,双侧足背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指背皮肤缺损1例4指,双侧足背皮瓣带(踇)短伸肌腱移植修复指背皮肤伴伸肌腱缺损2例4指,双侧足背皮瓣带(踇)短伸肌腱和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瓣移植修复指背和伸肌腱缺损1例3指,右侧足背三叶皮瓣加左侧足背皮瓣移植修复1例4指,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2例6指,手指根部逆行岛状皮瓣移植1例3指.皮瓣面积2.0 cm×2.0 cm~8.0 cm×5.0 cm.结果 34个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25指,皮瓣质地良好,手指外形和伸屈活动满意,其中19指吻合血管的皮瓣两点分辨觉9~15 mm,全部病例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构制不同组织瓣或复合皮瓣是治疗多个手指指背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stal ulnar artery perforator flap in composite defects of the hand is demonstrated in a case series of nine patients with severe injuries of the hand. Soft tissue loss with a mean diameter of 3?×?4 cm on the dorsum of the hand, volar and dorsal side of the wrist and palm was reconstructed with this flap. The mean size of flaps was 5.2?×?5.2 cm. Tendon and nerve injuries, and metacarpal fractures accompanied the soft tissue loss in seven patients. Subsequent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 were; Hunter rod placement and tendon grafting in two patients, nerve grafting in one, primary extensor or flexor tendon repair in three, and metacarpal bone fixation in one patient.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8 months.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flap were observed. In this articl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of distal ulnar artery perforator flap in hand and wrist re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
第二掌背动脉肌腱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介绍第二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第二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 11例。其中 ,伴屈肌腱缺损 3例 ,伸肌腱缺损 8例。皮瓣顺行移位 3例 ,逆行移位 4例 ,游离移植 4例。结果  10例肌腱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 ,1例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伤口愈合。 8例术后随访 12~ 5 7个月 ,3例失访。两点辨别觉 :手指背侧 8~11m m,指腹 5~ 7mm。手指伸屈功能均恢复至健侧的 60 %~ 70 %。结论 第二掌背动脉肌腱皮瓣是修复手指或手部小范围皮肤伴肌腱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掌背动脉皮支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应用掌背动脉皮支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手指皮肤缺损伴指骨或肌腱外露的患者,分别采用第2、3、4掌背动脉皮支蒂逆行筋膜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4.5 m~3.0cm×8.0cm.结果 术后38例38指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皮瓣外形优良,不臃肿,两点分辨觉为5~9mm,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掌背留有线形瘢痕,少许色素沉着.结论 掌背动脉皮支蒂逆行筋膜皮瓣切取方便,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皮瓣切取范围大,可修复指尖创面,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体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毁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0月东莞长安新安医院收治的12例多指毁损伤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2.6±4.3)岁,范围18~56岁。4指毁损伤2例,3指毁损伤4例,2指毁损伤6例。皮肤软组织损伤位置均为远掌横纹或指掌横纹以远,指骨为近节以远。皮肤总缺损面积(135.6±12.3)cm^2,范围6.0 cm×16.0 cm^6.0 cm×35.0 cm,应用皮瓣总面积(143.5±11.2)cm^2,范围5.0 cm×20.0 cm^3.2 cm×47.0 cm(双侧前臂)。双前臂尺动脉穿支皮瓣5例,单侧7例,所有皮瓣均为2条以上穿支蒂。皮瓣均设计为长条状,螺旋缠绕包裹于伤指骨,皮瓣穿支动脉与相应指固有动脉或掌背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相应指掌侧静脉或掌背静脉吻合,皮瓣浅静脉与相应指背静脉或掌背静脉吻合,皮瓣神经与相应指固有神经或掌背相应感觉神经吻合。供区除1例植皮外,其余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包括感觉、外观、血液循环、骨吸收及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恢复工作情况等。评价标准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末稍有约1.5 cm×1.5 cm坏死,二期缝合修复。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至6.5年随访,平均16.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无色素沉着,外观无臃肿,指端无瘢痕或磨损,两点辨距觉6~10 mm,平均8.6 mm。术后半年骨吸收发生率59.4%(19/32),指短缩平均0.8 cm,其中5例6指取髂骨植骨。伤指拿捏及持物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患手握力平均达到健侧的60.3%。参照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例,良5例,差4例,劣1例,优良率58.3%(7/12)。供区外观可。结论联体尺动脉穿支皮瓣为多指毁损或脱套伤患者的临床修复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有效的手术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双轴点掌背皮动脉皮瓣修复腕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双轴点掌背皮动脉皮瓣修复腕或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 1995年~2003年,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由掌背动脉发出的近侧及远侧皮支在皮下组织内形成恒定的弓状动脉吻合,以其近侧或远侧皮支为蒂,手背皮肤为供区,可形成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了27例,采用顺行修复手背3例,皮瓣范围2.0 cm×4.0 cm~4.0 cm×6.0 cm;逆行修复手指24例,其中食指12例,中指6例,环指4例,小指2例,皮瓣范围 2.5 cm× 3.5 cm~3.0 cm×7.0 cm.供区均直接闭合.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经1~3年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满意,术后3个月开始恢复感觉,1年后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 结论以掌背皮动脉为蒂的顺行或逆行皮瓣修复腕或手指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告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为6.0 cm ×5.0 cm-14.0 cm × 10.0 cm,采用游离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7.0 cm×6.0 cm~16.0 cm ×12.0 cm.结果 术后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皮瓣质地、色泽良好,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皮瓣痛觉、深触觉存在.小腿创面均Ⅰ期愈合,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 小腿外侧皮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术后效果良好,是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背皮肤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自胫骨粗隆平面至内外踝连线等分成6段,在近端第2、3段胫骨内缘设计皮瓣,切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并携带2~3束隐神经,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背皮肤缺损,缺损面积:3.0cm×7.5 cm~6.0 cm×12.0 cm.结果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应用11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3~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红润,两点辨距觉达7~10 mm,小腿供区只存留较小的线状切口瘢痕,功能及外形均较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不损伤胫后动脉主干,皮瓣薄且供区相对隐蔽,感觉可部分或全部恢复,是修复手、足背皮肤缺损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背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难点,皮瓣移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利用两种不同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技术。方法:2006年8月至2012年4月,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男24例,女6例,年龄3~52岁,平均28岁。术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范围6cm×8cm-11cm×23cm。其中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12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8例。结果: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0个月。皮瓣修复后外形大部分满意,皮瓣末梢二点分辨觉为10-22mm,胸脐穿支皮瓣和股前外穿支皮瓣组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分别达58.3%和68.8%。结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游离皮瓣选择采用股前外穿支皮瓣或胸脐动脉穿支皮瓣均可。穿支皮瓣能够减少二次手术比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显著减少皮瓣感染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邻指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18例邻指背侧皮肤缺损患者.创面面积为1.0 cm×0.5 cm~4.0 cm×1.8 cm,皮瓣设计面积为2.0 cm×1.0 cm~5.0 cm×2.0 cm.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手指功能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20.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中、环、小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食、中、环、小指中近节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设计的轴线为各指蹼背侧中点和两掌骨基底部汇合点连线,旋转点为距指蹼缘近侧约1.5cm,皮瓣解剖平面在深筋膜与伸肌腱之间。切取皮瓣最大为3.8cm×2.5cm,最小为1.8cm×0.8cm.结果26例全部成活,2例因血运障碍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手部功能良好。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应用于手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