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19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报制物,并与正常组对照显示:脑梗塞急性期和恢复期t-PA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脑梗塞患者血液中的纤溶活性低下,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凝纤溶活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凝—纤溶动态图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指导。方法:应用血凝—纤溶动态图分别对67例正常人和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脑梗塞组的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较对照组缩短,溶解时间(FT);平衡时间(BL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最大聚幅(M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聚合速度(AE)较对照组快,溶解速度较对照组减慢,平衡指数(BLK)延长,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呈明显的高凝低纤溶状态。结论:血凝—纤溶动态图能较全面地客观反映体内凝血、纤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测定40例风心病患者和24例正常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结果表明:风心病患者tPA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AI-1则明显升高;且风心病合并房颤者tPA活性明显低于无房颤者,PAI-1则明显高于无房颤者。提示风心病患者存在纤溶功能的障碍,合并房颤者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浆tPA,PAI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0例肝硬化病人、10例正常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活性水平,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t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PAI则显著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纤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肝硬化易并发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52例冠心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的血清载脂蛋白A1B100(apoA1,apo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同样中层得血浆组绢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I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oB100,PAI-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PAapoA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apoB100与PAI-1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检测原发性肺癌48例的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a_2巨球蛋白(α_2-MG)、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血浆纤溶激活活性(FAA).血浆纤溶激活抑制活性(FI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结果表明,肺癌患者抗凝活性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而纤溶活性增强,血液抗凝与纤溶状态异常与肿瘤期别有关,α_2-巨球蛋白有突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随机将47例脑梗塞患者分成二组,分别采用东菱克栓酶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酐丹参治疗,并同时观察疗效及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D-二聚体值。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治疗前血浆中t-PA明显低于对照组,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PA较治疗前增加,以DF-521组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30例老年期高血压病(EH)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血糖(G)水平,分析了纤溶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IS)的相关性。结果发现: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及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与PAI显著负相关,与t-PA显著正相关。提示: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研究脑血管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功能。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对急性脑梗塞50例、急性脑出血30例与正常组40例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较正常对照组t-PA活性明显降低(t=24.11,P<0.001),PAI活性明显升高(t=26.11,P<0.001),脑出血急性期t-P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8.56,P<0.001),而PAI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t=22.52,P<0.01)。对急性脑梗塞病人治疗前后两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t=15.77,t′=17.07P均<0.01)。结论急性期脑梗塞及脑出血存在t-PA、PAI平衡障碍,但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两者平衡障碍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发色底物法(CS)测定了两类原发性头痛: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快速抑制物(PAI-1)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两类原发性头痛患者血浆t-PA活性变化不明显,而PAI-1 活性均明显增高,说明两类原发性头痛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及血浆纤溶活性的异常。原发性头痛者中存在着缺血性CVD的高危个体,临床医师应对其引起重视,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lasminogen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PAI)是血浆纤溶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与急性脑梗塞的关系受到广泛重视,但迄今为止,对t-PA和PAI在急性脑梗塞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尚无一致意见,对东菱迪芙在溶栓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有待研究。本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应用东菱迪芙治疗前后血浆t-PA和PAI的活性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t-PA和PAI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测定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组织因子(TF)及t-PA:a和PAI: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凝血酶和反应法发色底物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20例健康对照及20例非血栓疾病病例对照的血浆PAP、TAT、Fgn含量、PBMCPCA、PBMCTPA和PAI活性。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浆PAP、TAT及Fgn水平明显增高,与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②脑梗死患者PBMCTF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t-PA活性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PAI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AT及PAP水平检测可较好的评价脑梗死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状态。脑梗死患者在细胞水平已处于高凝状态。并在细胞水平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13.
马建波  魏任雄 《宁波医学》2000,12(9):411-412
目的 测定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纤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案。方法 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定量检测纤容酶原(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活性,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二聚体(D-D)。结果脑血栓患者治疗前t-PA活性较低,PLG、PAI活性较高,D-D含量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t-PA活性增强,PLG、PAI活性减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有升高趋势。结论脑血栓患者病程中纤溶系统存在着动态变化,测定其纤溶活性的变化,将有助于诊治。  相似文献   

14.
对100例急性脑梗塞(ACI)病人,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酶原激活抑制剂(PAI)、血栓烷B2(TXB2)、有列腺环素F1α(以经八因子相关抗原(ⅧR:Ag)、血浆纤维粘连蛋白(Fn)的质与量的变化作观察,探讨纤溶系统活性,前列腺素I2(PGI2)、TXB2变化和ⅧR:Ag、Fn质和量与ACI的发病关系。结果表现,ACI病人存在纤溶系统、有列腺环素系统失衡,ⅧR:Ag和Fn不仅量有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与胰岛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30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的30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 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空腹血浆腹岛素,血糖水平,分析了纤溶活性和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发现: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及IS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生的变化。方法 应用底物显色法检测35例正常组及47例1、2糖尿病组血浆t-PA和PAI活性。结果 1、2型糖尿病组血浆t-PA活性均明显低于下沉组,而PAI则均高于正常组。1型糖尿病组血浆t-PA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而PAI活性则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纤溶活性降低,1型糖尿病较2型糖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纤溶活性的临床和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检测冠心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血浆t-PA、PAI-1活性,探讨冠心病血瘀证时血浆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发色底物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及95例各型冠心病患者血浆t-PA,PAI-1活性。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PAI-1活性显著升高,血浆t-PA活性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血瘀证患者t-PA活性较下沉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显著降低,处于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项分子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活化程度、凝血与纤溶等分子改变的临床及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方法,对70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栓塞(CI)2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脑动脉硬化(CAS)22例主40例正常对照定量测定。结果 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VWF:Ag、Fn、TXB2、GMP-140、D-dm和PAI:A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6-K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出血机理。方法:对33例CAA患者血浆VWF:Ag、GMP-140、t-PA进行检测。结果:VWF∶Ag、GMP-140增高,PAI降低,t-PA无明显变化。结论∶CAA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纤溶活性增强,血小板呈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早产新生儿止血功能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产儿血液凝固机能。方法:选择凝血、抗凝血及纤溶系统6项指标,65例早产儿根据胎龄不同分为两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含量升高(P<0.05),两组早产儿APTT、Fbg、AT-Ⅲ%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存在着抗凝功能降低及纤溶系统的激活,胎龄对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