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患者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变化 ,探讨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 5 2例 (10 1眼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 ;术前、术后分别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后 ,患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1) ,视野显著扩大 (P <0 .0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好转 (P <0 .0 5 )。结论 异体组织埋藏法治疗RP可以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血液循环 ,从而改善视网膜 -脉络膜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进行性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与光感受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属眼科疑难病之一。多累及双眼,国内患者约30万,全世界约300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病率为1/3000-1/5000[1]。视网膜色素变性(RP)属于遗传性视杆、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性疾病。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视网膜电图显著异常或无波形等为特征[2]。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进行性损害的难治性眼病,预后多不良。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西医多采用维生素、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但疗效不肯定。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尤其对早中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本病是一种进行性视力减退、夜盲和视野缩小及眼底视网膜色素沉着的遗传性眼病。病情发展缓慢,预后不良,是视网膜变性中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丧失和进行性感光细胞退化,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世界范围发病机率1/3500,我国发病机率1/3784,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退行性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早期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夜盲和周边视野的丧失,最终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就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及临床表型异质性的致盲眼病。临床上根据其眼底的色素分布情况常分为弥散型和区域型,弥散型RP相对多见,区域型RP病例相对较少,现报告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区域型RP一家系。一、对象和方法l.对象:彼此有亲缘关系的RP患者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其家系情况见图1。RP的诊断标准为:有夜盲史。视野缺损、特征性眼底改变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异常。囫1区域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示意图2.方法:询问病史,绘制家系图,测视力、矫正视力,检查外眼、裂隙灯查眼前节,直接检眼镜查玻璃体及眼底…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遗传性致盲眼病,发病率约1/3000~1/5000。临床特点为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渐进性视力下降,眼底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眼后巩膜加固术联合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远期疗效。方法:随访观察,58例(115只眼)不同年龄视网膜色素变性联合手术患者术后3~5年视力及视野变化情况。结果:裸眼视力术后1、3、5年均稳定或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视野1、3、5年均稳定或较术前扩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眼生物膜植入联合颞浅动脉分流术是治疗RP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特征是视杆细胞变性,进而视锥细胞受累,所有感光细胞变性,致严重的视觉功能障碍,最终双眼失明.本文在简述RP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评述RP的基因检测及相关新型治疗策略,包括基因治疗、细胞移植和视网膜假体,为后续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视为预测问题。方法: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术后随访3月~12月,检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情况。结果:术后6例视力0.4-0.6,比术前明显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尽管术前视力、视功能欠佳,术后视力有可能恢复到较理想程度。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光感受器损伤的视网膜退行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眼底特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减少、血管周围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及视网膜萎缩。目前视网膜血管减少的机制尚不明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是一个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可显示视网膜及脉络膜各层血管状态,用于评价RP患者的病情。本文主要对RP患者的OCTA表现进行综述,为研究RP的血管变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视力预测问题.方法: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术后随访3月-12月,检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情况.结果:术后6例视力0.4,0.6,比术前明显提高.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尽管术前视力、视功能欠佳,术后视力有可能恢复到较理想程度。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以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营养不良为特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仍被WHO划归为不可治疗盲,治疗仅限于延缓变性过程。本院近3年来,对49例(89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上直肌分流埋藏术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银杏明目方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银杏明目方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 将40例(80眼)原发性视网莫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40眼)予维生素E,0.1g/次,口服,1次他治疗组20例(40眼)予银杏明目方口服.经四周治疗后比较2组中视力、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平均视野范围、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在改善RP患者的临床症状、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提高视力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mPa.S)5、血浆黏度值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明目方对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早期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及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视觉电生理检查的特征及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使用罗兰RETIport电生理仪,记录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3例86眼的F-ERG、P-VEP及F-VEP。结果受检的86只视网膜色素变性眼中,ERG中暗视视杆细胞反应为熄灭型者占83.7%、暗适应最大反应为熄灭型者占57%、明视视锥细胞反应为熄灭型者占57%、闪烁光反应熄灭型者占43%、Ops熄灭型者占62.8%;P-VEP无波形的患者占26.7%;F-VEP均引出波形。其中视力<0.3与视力≥0.3患者相比,各种电生理检查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视力≥0.3患者的视力与各项电生理检查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结论RP患者的F-ERG各反应与VEP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邢晓娜 《大家健康》2017,(12):27-28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医院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改变54例,纳入联合组,同期因担心针灸安全、没有空余时间等社会原因,拒绝针灸,选择单纯的中药汤剂治疗6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最佳校正视力、视野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光敏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平均缺损低于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视野有效率、ERG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肯定,能提高患眼光敏性、视野、视力.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针灸;中药  相似文献   

16.
高翔 《华夏医学》2003,16(6):917-920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至今尚无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完善,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给RP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以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功能进行性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致盲性眼病。临床上以夜盲、进行性视野损害、眼底视乳头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管变细、网膜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和视网膜电流图异常甚至熄灭为主要特征。RP是较为常见的眼科遗传病,发病率为1/4000,目前己分离出的致病基因达数十种,通过对RP患者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电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肾俞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作用。方法:应用TEC-150V^ 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对30例60只患眼治疗前后进行眼电图(EOG)的检测。结果:30例患者60眼EOG的光峰、暗谷振幅以及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92%患眼的视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RP,可有效地改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膜的代谢,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对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中心视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复明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变性的遗传眼病.笔者自2002-2007年,采用中药配合静滴葛根注射液及口服西药维生素类及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冲击性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1例(122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74只眼)与对照组24例(48只眼)。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冲击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西药支持营养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4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冲击性治疗在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症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支持营养性治疗,不失为改善RP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