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分析乙肝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e抗体、e抗原、核心抗体、表面抗体、表面抗原等五项检验。分析患者年龄与五项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五项检验指标结果均显示为程度不同的阳性,其中表面抗原为最高阳性率,核心抗体次之,e抗体最低。而30-49岁之间的患者,其乙肝发病率较高,且核心抗体与e抗原呈阳性的患者最多。结论:针对乙肝患者采用临床乙肝五项检验,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且五项检验结果可作为重要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与试析临床对160例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的结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乙肝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验乙肝五项标志物(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评价并分析检验结果、年龄分布状况。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核心抗体、表面抗体、e抗体、e抗原(P0.05),其中,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核心抗体、e抗体、e抗原、表面抗体;年龄分布范围:0~18岁有8例,占比5.00%;19~55岁有114例,占比71.25%;56岁以上有38例,占比23.75%。19~55岁年龄段的乙肝检出率明显高于0~18岁、56岁以上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160例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检验,可作为一项重要检测标志,可提高不同年龄段的乙肝检出率,充分体现了乙肝病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华 《中外医疗》2008,27(35):143-14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五项检验结果 ,为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测定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的含量.结果 HBsAg阳性率92.0%,抗-HBc阳性率为80.0%.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49例,小三阳(HBsAg、抗-HBe、HBc-Ab皆为阳性)26例,抗-HBs、抗-HBe、抗-HBc三项阴性者14例,抗-HBs、抗-HBc二项阳性者4例,HBsAg、HBeAg二项阳性者4例.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查乙肝五项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五项测定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进行检测,分析HBV-DNA定量结果,观察乙肝五项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结果本研究200例患者中,均显示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5.5%(191/200);其次抗-HBc 阳性率为81.0%(162/200)。患者30~39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乙肝五项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57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患者25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监测乙肝五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 HBsAg阳性总检出率高于单项HBsAg阳性检出率(P<0.05);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31~40岁年龄段人群阳性检出率最高(P<0.05)。结论男性和31~40岁的人群易感染乙肝,应定期检测乙肝五项,加强乙肝防护、有效的疫苗接种和大众乙肝相关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286份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观察对比这286份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的特点,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86份乙肝五项指标(抗-HBc、抗-HBe、抗-HBs、HbeAg、HbsAg)检验结果中,不同指标均存在一定的阳性率,其中HbsAg指标的阳性率最高,为90.6%(259/286)。结论:乙肝五项指标检验是检测乙肝的重要标志物,对临床上准确地对乙肝进行诊断和临床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边小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30-4731
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为乙肝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24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项抗-HBs阳性患者最多,占20.8%。乙肝好发年龄段为31岁~40岁。结论检验乙肝五项指标,可协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乙型病毒性(HBV)肝炎患者的"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为乙肝预防作用提供有利根据。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上述所有患者乙型病毒性(HBV)肝炎"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98例乙肝患者中,"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验结果呈阳性者30例,结果阳性率为30.6%;而"小三阳":HBs Ag,乙肝病毒表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验结果呈阳性者24例,结果阳性率24.5%。结论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免疫标志物"两对半"检验,能通过其检验结果更加完善的制订乙肝预防措施。故此检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及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中心体检的1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中心于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 本组1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89.33%,其次为抗-HBc 82.00%.结论 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30-132+139
目的 分析免疫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2018 年8 月至2020 年9 月期间的患者,均患有感染性疾病甲肝和乙肝,共计患者105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 组共53 例,予以免疫学检验,即利用酶免疫分析法检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与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抗HBeAg),再进行乙肝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B 组52 例,予以传统法检验,即利用抗人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验HAV-IgM。对比甲肝、乙肝阳性率和乙肝五项阳性率。结果 A 组检出甲肝21 例,比率为39.62%,B 组检出甲肝7 例,比率为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6,P<0.05)。A 组检出乙肝27 例,比率为50.94%,B 组检出乙肝13 例,比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1,P<0.05)。A 组的乙肝五项阳性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甲肝乙肝患者进行免疫学检验可以高效检出疾病,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检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流行区之一.为了探讨乙肝五项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 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此五项检查简称为乙肝五项指标检查中出现任何1项阳性时对于筛选传染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重要作用,现将我院采用FLISA法检测的1 560例乙肝五项指标阳性标本(受检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结果中至少有一项为阳性)结果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乙肝两对半和DNA联合检验在乙肝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乙肝患者94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均检测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及乙肝病毒DNA。统计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比较HBV-DNA水平及阳性率,分析HBV-DNA与HBsAg、HBeAg关系。结果:94例乙肝患者中乙肝两对半检测大三阳27例(28.72%)、小三阳40例(42.56%)、其他27例(28.72%);大三阳乙肝患者HBV-DNA水平、阳性率高于小三阳及其他患者(P<0.05);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96.77%)高于HBeAg阳性率的(48.39%)(P<0.05)。结论:乙肝患者乙肝两对半检测以大三阳、小三阳为主,且与HBV-DNA具有密切关联,可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蒙自市916例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总结发病特点.方法:选取蒙自市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中心检测乙肝五项的916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检测阳性结果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果:916例患者中,乙肝五项中的阳性结果各不相同,阳性率最高的为HBsAg,达到了95.63%,阳性率占据第二位的为抗-HBc,阳性率为75.44%,乙肝五项中阳性率最低的为抗-HBe,阳性率为25.66%;916例乙肝患者年龄介于15-68周岁,平均年龄(43.25±3.47)周岁,年龄介于30-39周岁患者的比例最高,占30.13%,年龄<20岁患者的比例最低,占4.03%.主要是由于低龄段人群强化免疫,乙肝患者数量减少.结论: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目前感染程度等情况加以判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患者乙肝五项的临床化验结果。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取26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乙肝五项化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列举260例乙型肝炎患者均显示各指标呈阳性状况,其中阳性率最高的为HbsAg,为95.6%,其次为抗-HBc,阳性率79.62%。本研究所列举的患者年龄在7-79岁,从年龄分布上来看,占比最高的年龄组为30岁,占比为33.85%,其次为50岁组,占比为24.23%,60岁以上年龄和10岁以下感染可能性均较小。结论:分析乙肝患者乙肝五项临床化验结果对疾病治疗存在较大有利作用,可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探讨乙肝五项的测定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析该科于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15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结果和HBV-DNA定量结果,探讨乙肝五项的诊断意义。结果本组156例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4.9%(150/156),其次抗-HBc阳性率为79.5%(140/156);而3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乙肝五项测定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提供重要依据,适合基层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内收治并确诊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180例,按免疫检验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下两组患者乙肝病毒诊断准确率和血清标志物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准确度97.7%,对照组88.8%,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94.4%,乙肝e抗原HBeAg38.8%,乙肝表面抗体-HBs24.4%,乙肝e抗体-HBe40.0%,核心抗体-HBc93.3%;对照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83.3%,乙肝e抗原HBeAg22.2%,乙肝表面抗体-HBs16.6%,乙肝e抗体-HBe83.3%,核心抗体-HBc11.1%;观察组血清标志物阳性率明显较高,P 0.05。结论临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月海 《西部医学》2013,25(7):1020-1022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测结果,进而加大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提升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8例乙型肝炎者予以病毒血清学测检,采集血液,经检测试剂盒对血液予以测检,并对乙型肝炎者的化验结果(病毒学)予以分析,如:表面抗原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结果:在68例乙型肝炎者中,58.8%HBeAb(e抗体)显阳性,30.8%(e抗原)显阳性,10.2%HBsAb(表面抗体)显阳性,75%HBsAg(表面抗原)显阳性,70.5%HBcAb(核心抗体)显阳性。结论:采用病毒学检验,精确的检查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指标,对乙型肝炎的有效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非常值得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兰雅娴  穆美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23-1824
目的:探讨分析乙性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e抗原(HBeAg),e抗体(HBeAb)的相关性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1]对48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同时对2600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的体查人员进行前S1抗原检测。结果:119例HBeAg阳性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103例,阳性率86.6%。而HBeAb阳性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率大约35%,乙肝五项阴性的标本血清中无一例前S1抗原阳性。结论:乙肝前S1抗原与HBeAg有高度相关性,前S1抗原可作为一项新的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入学体检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乙肝携带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方法用ELISA法同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五项指标.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3.2%,抗-HBs检出率为63.4%,HBeAg检出率为1.4%,抗-HBe检出率为11.1%,抗-HBc检出率为12.9%.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4.1% vs 2.4%,P<0.05).结论约有1/3的学生没有乙肝保护性抗体,应及时对他们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入学新生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测,了解其HBV感染与免疫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