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寻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入院早期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确立基本证型.方法 以99例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第1日中医临床四诊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9例肺炎相关性脓毒症患者入院早期主要证型为热毒内盛证60例(60.61%)、瘀毒内阻证20例(20.20%),热盛动血证共17例(17.17%),余证共2例(2.02%),每个证型有其相应的临床要素特征.结论 通过对肺炎相关性脓毒症入院初期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将此作为研究中医药诊治该疾病的切入点,以便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科脓毒症患者基本证侯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共纳入内科脓毒症患者73例,通过临床调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对脓毒痘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进行判定,同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内科脓毒症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占83.6%,单纯实证的占16.4%;基本虚证美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证(83.6%)、阳虚证(35.6%)、阴...  相似文献   

3.
重度脓毒症中医证候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一直在寻求最佳的脓毒症(Sepsis)诊断、治疗方法,规范的临床治疗和干预方案,以制定脓毒症的治疗指南。在单纯西医治疗脓毒症难以取得进展性疗效时,积极地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方法就显得更为迫切,很多学者希望能从中医药方面得到对脓毒症治疗的突破。本研究旨在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运用中医学临床的基本方法,收集四诊资料,确定证候特点,同时对各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其相关性的分析研究,以确定中医学的基本证候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证候规范化,在提出多种不同辨证方法的同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归结到证候要素的提取上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证候规范化。在提出多种不同辨证方法的同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归结到证候要素的提取上来。所谓证候要素,是指组成证候的主要元素,主要特征为“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证候要素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本文旨在对2000年以来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重要特征,证候是对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及病势的高度概括,其中证候要素(简称证素)是构成证候的主要元素,是形成辨证体系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要素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从文献分析及临床调查两个方面,就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简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规范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方法采用"降维升阶"的研究方法:先将复杂的证候分解为最简单的证候要素,再将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形成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结果入选的126篇帕金森病中医证型文献,共涵盖临床病例数3495例,通过频数、频率统计及卡方检验,从中得出帕金森病常见的6个证候要素: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结论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可达到规范中医证候的目的。该研究完善了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体系,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使其更为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证候研究中证候要素研究方法的不足,为证候研究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0年1月—2011年5月有关证候要素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证候要素研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①对证候要素概念界定的不严格,部分研究所标称的证候要素并非是真正的证候要素。②对证候要素理论的背景及意义理解的不充分,采用先人工辨证后拆分证候要素的方式进行研究,违背证候要素理论提出的本义。③运用数理统计提取证候要素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很难做到正好将临床资料分成病性要素及病位要素,然后我们直接命名。多数是证候要素的组合,再人为进行拆分成病位证候要素和病性证候要素。拆分过程中人为因素明显。其次,对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分类进行中医的理解并进行诠释,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文章最后对证候要素理论进行了反思,对病性证候要素进行了有别于前人的界定。结论:证候研究中三个研究单元即证候、证候要素、单证是密不可分的,具体采用哪种研究单元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性别、不同基础疾病对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CA125的影响,探讨CA125与中医证候要素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提取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性别及不同基础疾病对CA125的影响,不同中医证候要素、心功能等级CA125的分布规律,对CA125与BN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中风后1年内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式,使用统一的《中风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采集全国范围内受试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结果:内火证、内风证、痰湿证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瘀证、内火证、气虚证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阴虚证与其余证候要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证候要素相互间存在明显正相关的主要集中于风、火、痰等实证上,“标实”之证易于相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38个社区卫生中心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6例,充分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各证型分布比...  相似文献   

12.
崔应麟  王松龄 《河南中医》2004,24(11):15-17
卒中单元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模式,从而提高我国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症状特征,以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根据对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制订《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回顾性研究调查表》,并据其建立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收集到合格病例475例,中医证候诊断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痰热壅肺证(37.47%)、痰瘀阻肺证(32.00%)、肺肾气虚证(31.58%)、痰湿(浊)阻肺证(17.89%)、气阴两虚证(14.32%)等;根据各主要证候的症状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证候的判别准确率达74%以上;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痰瘀阻肺证、痰湿(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5个基本类别。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证候有痰瘀阻肺证、痰湿(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等,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研究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能准确的反映出生物体实时的代谢情况.中医证型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产物,是疾病发展阶段的病理概括.中医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而中医五脏疾病分类可以探索中医分型辨证中较为客观的规律.代谢组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辨证观高度契合.近年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中...  相似文献   

16.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尿液和胃肠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由肠道菌群和其寄居的环境组成,具有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营养吸收、黏膜屏障、免疫调节等作用,与机体生理及病理活动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古菌等组成,他们之间建立了高度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肠道微生物生物量占人体微生物总生物量的78%,约有400~500种肠道细菌。正常肠道菌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具有稳定性,菌群按一定比例组合,各种细菌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生态平衡。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肠道菌群数量及结构,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杆菌受到抑制,会发生各种肠道疾病和肠外疾病。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人类抵抗肠道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关系密切。关于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中医药也成为打开肠道微生态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础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相似文献   

19.
周秀丽  邢军  常丽丽 《河北中医》2008,30(3):238-239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部分黏附分子表达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组)35例辨证分为大肠湿热证(16例)、肝郁脾虚证(8例)、脾肾阳虚证(6例)、血瘀肠络证(5例),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个证型患者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54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大肠湿热证及血瘀肠络证的CD44、CD62P、CD54表达最高,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次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湿热证及血瘀肠络证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2个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证及脾肾阳虚证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CD62P、CD54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测定外周血中CD44、CD62P、CD54表达情况可以协助中医辨证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