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与时机。方法:对95例肺结核分别施行楔型、肺段、肺叶、肺叶+楔型、左全肺、右全肺、支气管袖状、胸膜肺叶切除术各20、10、38、1、18、4、2、2例次。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率,术前痰菌阳性30例全部转阴,术后胸片复查未见有活动性结核灶。右全肺切除1例合并肺癌,支气管切缘内膜结核,术后发生残端漏,经引流治愈。随访1、3、5年,1例合并肺癌存活1年半,余94例全部存活。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不仅适合于结核瘤,更适合于痰菌阳性、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的空洞病例,以及肺结核所致的毁损肺、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脓胸等重症患。对一叶或一侧毁损肺的术前肺功能要求可酌情放宽。外科治疗的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对21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术前规则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其中全肺切除6例,肺叶切除13例,袖状肺叶切除2例.结果 21例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支气管狭窄及结核播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4/21).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支气管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不愈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对45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全肺切除18例,肺叶切除18例,袖状肺叶切除8例,支气管楔形切除1例.结果4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得到治愈,无残端和吻合口瘘;痰菌全部转阴;追踪1年无狭窄复发.结论对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采用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发支气管胸膜瘘者(BPF)18例,其中肺癌14例(77.8%),肺结核2例(11.1%),肺毁损2例(11.1%);行左肺叶切除2例(11.1%),左全肺切除6例(33.3%),右肺叶切除2例(11.1%),右全肺切除8例(44.4%).术式:手工缝合12例(66.7%),闭合器缝合6例(33.3%).结果并发患者管胸膜瘘18例中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治愈,5例行保守治疗,6例行二次开胸瘘口修补,1例患者带胸腔引流管出院,3例患者因并发呼吸衰竭、全身衰竭死亡.结论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
Gong CF  Bai LQ  Duan Y  Xu SF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501-2503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治疗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总结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肺切除的174例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全组包括结核性毁损肺106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27例、肺结核性空洞合并曲菌球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16例、支气管胸膜瘘5例、肺结核合并脓胸4例、大咯血11例.结果 全肺切除术146例、胸膜全肺切除21例、余肺切除3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1例、全肺切除+气管成形3例.全组临床治愈率93.0%,手术并发症率为11.5%,手术病死率为2.3%.半年内与手术有关的死亡3例.结论 虽然临床上肺结核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可提高重症和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不愈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45例诊断明确的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全肺切除18例,肺叶切除18例,袖状肺叶切除8例,支气管楔形切除1例。结果 45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得到治愈,无残端和吻合口瘘;痰菌全部转阴;追踪1年无狭窄复发。结论 对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支气管狭窄的病例采用外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特可靠用于胸外科5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2月以来,我院胸外科在肺及纵隔52例手术中应用特可靠(Tachocomb),取得良好的止血、止漏气及防止支气管胸膜瘘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38例,女14例;年龄15~74岁,平均53.5岁。病变性质:肺癌36例,肺结核7例(包括:毁损肺5例,空洞1例,结核球1例),支气管扩张3例,结核性脓胸3例,纵隔肿瘤2例,支气管囊肿及肺大泡各1例。二、手术方式肺部分切除(包括肺叶切除、叶段切除、肺段切除)17例,全肺切除11例,肺切除合并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8例(包括袖式肺叶切除、袖式全肺切除、隆突切除重建、支气管动脉袖式切除…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胸膜瘘为肺、支气管与胸膜之间沟通而形成的瘘管,常为结核性脓胸、肺结核的合并症.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并发率高达3%~7%,而肺结核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并发率更高.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病人的体质较差或因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较高.最常采用的手术是胸廓成形术或带蒂移植肋间肌束、胸大肌片等修补瘘口,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合并胸膜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至2005年间所做的经胸同时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中30例手术病人均一次完成经胸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和胸膜剥脱术或肺叶切除术,合并单纯肺叶切除8例,单纯胸膜剥脱9例,合并肺叶切除和胸膜剥脱13例,合并腰椎结核4例病人则二期完成病灶清除,余5例病人保守治愈。结论经胸同时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时,需把握好胸椎结核和胸膜炎,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陈化专 《当代医学》2011,17(22):37-3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月手术切除的6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观察其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所有病例中病变位于右侧胸腔31例,左侧胸腔23例,结核性全脓胸5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全脓胸3例、结核性包裹性脓胸33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包裹性脓胸2例、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13例。结果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患者51例,其中单纯脏层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9例;大网膜或带蒂肌瓣胸腔内移植术6例;行胸膜肺切除术2例;行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4例。9例患者肺剥脱破裂口修补使用可吸收性聚乙醇酸修补材料,总治愈率76.67%。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结核性脓胸应及早外科治疗,手术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附3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吉  方祥和 《四川医学》1994,15(5):260-262
手术适应症慢纤洞型肺结核,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或扩张、结核瘤、毁损肺、结核所致的支气管胸膜瘘、脓气胸等重型患者。手术选择以肺叶切除为主,其基本原则为尽可能彻底切除病灶和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严重并发症为支气管胸膜瘘。术后残腔感染是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原因。作者体会到对支气管的轻柔操作,减少损伤、妥善处理支气管残端并加包盖,避免肺组织漏气,防止术后血胸,加强术后处理,促使余肺尽早膨胀消除残腔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珐:对19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中8例行胸腔冲洗引流、抗炎、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行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肺叶切除,2例行瘘口切除修补。结果:8例保守治疗者痊愈6例,死亡2例。4例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者均痊愈。手术治疗7例中4例痊愈,3例再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其中手术治疗1例死亡,保守治疗2例中死亡1例。19例中共死亡4例(21%)。结论:体型消瘦者和术前、后放、化疗及全肺切除、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采取补救方法如带蒂胸膜片等包埋支气管残端有可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2006-2008年42例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方法 全组患者分别经胸腔闭式引流、胸膜肺结核病灶清除、胸膜外肺叶或全肺切除或余肺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接受中药外敷、内服等治疗.结果 38例获得临床治愈(90.5%);好转4例,全组无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有效治疗方式之一,结合中药外敷、内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胸腔镜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右肺上叶切除9例,右肺下叶切除3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左肺上叶切除10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结果 32例患者31例在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患者采取经肋间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脓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 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能让更多肺良性疾病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达到肺良性疾病治疗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15.
何振波  张福维 《广西医学》1999,21(6):1234-1235
支气管的处理是肺切除术的最后步骤,正确的处理是防止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关键。1981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共行各型肺切除178例,用闭式结扎或潜行缝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78例中男134例,女44例,年龄14~7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5年。肺结核患者术前均经正规全程抗结核治疗。疾病种类:中央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0例,支气管扩张症68例,慢性肺脓疡11例,结核性毁损肺17例、肺结核球3例、结核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1例,其他7例。术式:肺叶切除137例、肺叶加肺段切除20例、全肺切除11例、复合…  相似文献   

16.
结核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肺结核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危险因素.方法 1990~2008年间,94 例结核病患者接受了全肺切除术或胸膜全肺切除术,病理改变包括80例毁损肺、18例主支气管狭窄和4例同时合并有肺毁损及主支气管狭窄.行全肺切除术57例,胸膜全肺切除术33例和一侧余肺切除术4例.结果 和结论 2例患者手术后死亡.术后并发脓胸18例(包括8例支气管胸膜瘘),伤口感染5例和其他并发症6例.单变量分析显示术前脓胸、胸膜全肺切除术、过长的手术时间、年龄和术中胸腔污染是全肺切除术后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同时显示,术前肺功能低FEV1和手术后痰结核菌阳性是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和术前肺功能低FEV1是术后脓胸危险因素,而低术前FEV1、阳性痰液抗酸杆菌和曲菌球出现是支气管胸膜瘘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6例耐多药肺结核进行肺切除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耐2药15例、耐3药5例、耐4药及以上6例,肺叶切除15例,复合肺切除8例,全肺切除3例。3个月后痰茵复阳5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治愈22例,痰茵转阴22例,治疗失败3例,死亡1例。结论肺切除术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胸膜瘘时检查方法的选择,避免漏诊,指导治疗.方法选择外伤后气管、支气管破裂2例,外科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胸膜瘘3例,1例气管食道瘘,1例左主支气管食道瘘.术前诊断,结合病史、胸片,CT或者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气管支气管覆膜支架进行封堵治疗.术后雾化吸入,抗炎、对症治疗3~7d.结果外伤性气管支气管破裂胸膜瘘的2例,支架封堵治疗一次获得成功,术后22d顺利取出支架,未出现气管支气管狭窄等并发症;3例因肺叶切除后形成支气管残端胸膜瘘的患者,2例支架封堵治疗获得成功,1例支架封堵治疗后仍有漏存在,最后行一侧肺叶切除.结论对于外伤或者肺叶切除手术导致的气管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行气管支架封堵治疗成功的条件是术前准确的诊断,而气管支气管造影是众多检查方法中最准确的一种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适应证与临床价值.方法 对168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肺段切除15例,单纯肺叶切除95例,复合肺叶切除9例,全肺切除44例,单纯肺叶切除加局部胸廓成形术5例.结果 本组168例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住院23 ~ 42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厚壁空洞长期排菌药物治疗难以治愈者、合并支气管扩张与曲菌感染者、合并肺损毁者,手术治疗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81至1990年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作右全肺和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采用奇静脉处理支气管残端,其中包括6例右主支气管残端和24例右上肺支气管残端。1981至1985年183例肺切除术,采用双重结扎支气管残端,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1.1%;同期114例肺切除,采用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2.8%,而本组3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利用奇静脉包埋支气管残端的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较差的肺癌患者;②行右上肺叶或右全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短而脆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