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43-146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入院前进行紧急抢救且需要转运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组,其中将2018年10月~2019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19年5~10月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抢救成功率、转运意外发生率、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转运意外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4.500,P0.05);观察组的救护车到达时间(30.69±3.26)min、有效抢救时间(43.59±13.56)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6.89±3.44)min、(59.98±10.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1、4.802,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可缩短救护车到达时间与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家属护理总满意率,并降低转运意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过程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严重多发伤患者20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10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护车到达时间、接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过程中,对患者行急救护理程序,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接受手术救治的时间,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意义重大,而且还可以加快患者康复,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救治护理,实验组54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入院、出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MODS发生率、死亡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及抗休克时间、APACHEII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实施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平均急救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抢救成功52例,成功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6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抢救时间方面,观察组为(29.8±3.2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2±3.6)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为(7.23±2.18)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17±5.5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和急诊科抢救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祥俊  陈崇宽 《广西医学》2009,31(9):1303-1304
目的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43例多发伤病人按受伤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分为院前急救组23倒。非院前急救组20倒,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病情严重,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为8.7%;非院前急救组的病死率为35.0%,非院前急救组病死率高于院前急救组(P〈0.05),院前急救组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为(5.12±1.6)h,非院前急救组为(2.3±0.9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延缓伤员死亡时间,降低病死率。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在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实施院前急救的97例血栓栓塞患者。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院前血栓栓塞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效率(到达现场时间、病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至院内时间)以及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专业急救知识、反应能力、医护配合度)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到达现场时间、病情评估时间、院前急救至院内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专业急救知识、反应能力、医护配合度得分以及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护理理论引导下的模块化护理可提高院前急救血栓栓塞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抢救效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珂娜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09-1710,1713
目的:分析三维结构护理对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采用常规急诊科抢救护理的60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采用三维结构护理的60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抢救情况、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到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气道管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采用三维结构护理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杰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06-30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相应的急救护理能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艳 《右江医学》2012,40(6):851-85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抢救,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所用的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救护理程序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提高院前救护效果方面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院前急救的94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相关指标(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患者紧急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及家属对院前急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分别为(163.7±10.5)s和(180.2±9.8)s,患者紧急抢救成功率为97.9%(46/47),患者及家属对急救抢救工作总满意度为93.6%(44.47);对照组分别为(329.4±11.6)s、(267.1±13.9)s、85.1%(40/47)和78.7%(37/47),两组的四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缩短院前急救所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网络的优化对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院前急救网络改造前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的严重创伤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院前急救网络改造后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的严重创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呼救后救护车到达时间、院前的急救时间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呼救后到达时间和院前救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6.7%,对照组为11.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院前的急救网络能够缩短呼救的到达时间及院前的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救治严重创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诊的10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急救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急救,为研究组则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救。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评估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应用三维结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救护方法和护理管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救护和护士培训中实施三维结构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救护方法同时对护士实施培训,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效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到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气道管理时间及进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应用三维结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经验,探讨提高严重多发伤急诊救治成功的措施.方法:13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急救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为非院前急救患者,观察组74例为院前急救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71.5% (P<0.05).观察组病死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3.25±1.35)h,明显长于对照组(6.57±1.38) h(P<0.01).结论:院前急救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延缓患者病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76例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未实施,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从发病至抢救时间为(28.9±7.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5%,致残率为12.5%,与对照组的19.4%和36.1%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和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患者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在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急救中的群体伤患者按照接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为242例群体伤的患者,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56例群体伤的患者,采用MEWS 评分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对急救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群体伤抢救成功率、急救患者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提高群体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金坛区医疗急救站(以下简称急救站)转运的100例脑出血重症患者,转运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按照在转运前是否接受急救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不接受院前急救,实验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37例,加重11例,死亡2例;而对照组中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4例,加重10例,死亡16例。实验组脑出血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6.0%,比对照组脑出血重症患者高28.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人员必须在脑出血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做好病情的评估,树立院前的急救意识,掌握规范以及正确性高的操作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在突发群体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云浮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4月起实施系统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建设,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102例突发群体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100例突发群体上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入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预检分诊时间、按区分流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后,显著提高了急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对于提升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明洋  颜婉萍  林映麟 《当代医学》2021,27(14):111-113
目的 研究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院前急救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在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实施前(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对照组,n=120)和实施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n=120),观察组)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休克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院内抢救介入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方案能明显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效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流程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时间指标(出诊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住院时间)和临床结局指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流程管理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可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