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1~9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121例,按自愿选择原则分为局部麻醉手术组(L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以及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组(D组),详细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时间、腰椎手术节段、利多卡因使用总剂量以及术中30 min、术后60 min的Ramsay评分、VAS评分、MAP、HR、SpO_2及围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对比分析各参数并回归分析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L组17例,E组54例,D组50例。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体重、病程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手术时间、利多卡因总剂量均最多,E组次之,D组最少;L、E、D组Ramsay评分依次增高,VAS评分依次下降;术中MAP、HR L组均高于E组,E组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_2均高于9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最多不良反应为术中寒战,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受术中VAS评分、病程时间影响。结论: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确保麻醉镇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但需警惕其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辅助应用。方法选取行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临床实验设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周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按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ODI指数、改良Macnab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较佳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06-109
目的比较不同硬膜外麻醉给药方案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0 mL,B组患者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5μg和0.25%罗哌卡因1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切皮(T1)、扩张通道(T2)、刺激神经根(T3)、摘除髓核(T4)手术结束(T5)等各时段的血压、心率、VAS评分。并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VAS评分,患者满意度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情况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 B组患者在T3及T4时间点MAP及HR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术中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和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硬膜外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单纯罗哌卡因相比能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局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椎间盘切除术(PTED)患者共36例,根据患者对麻醉的选择分为A、B两组,A组18例选择局麻、B组18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术后行患者疗效满意情况评价即ODI及VAS评分,术中疼痛感受分: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疼痛及轻度疼痛为麻醉满意,中、重度疼痛为麻醉不满意。结果 A组中2例因术中不能耐受疼痛而改硬膜外麻醉,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中发生疼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ODI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A、B两组术前、术后3月ODI评分与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选择何种麻醉下完成PTED,与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临床操作经验及应变处理能力密切相关。但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可避免或减少患者术中疼痛等不适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于术后各时点记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于术后1年时行MacNab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年时优效、良效、可效分别为66、28、6例,优良率为94.0%(94/100例).结论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青少年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两组手术前后功能障碍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36/39)]高于对照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LDH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AS理念下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ERAS组)和B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对两组病人给予围手术期ERAS理念指导下的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突出节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RAS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B组(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ERAS组)出院时满意度高于B组(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前、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术后3天、出院时、术后1月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指导下围手术期干预有助于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椎髓摘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改善了病人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8年5月31日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腰椎功能障碍状况。结果: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恢复优良率明显提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PTED)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常规术式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7月因L_(4~5)节段或L_5~S_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FD组(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和PTED组(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估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D组的优良率为86.05%,FD组的优良率为81.4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TED组VAS评分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ODI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FD相比无差异,但PTED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麻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脊髓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2/36)]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时采用脊髓麻醉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下进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局麻组和硬外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局麻组患者术中无疼痛感7例、轻度疼痛感6例、中度疼痛感1例、重度疼痛感3例、剧烈疼痛感8例;硬外组患者术中无疼痛感14例、轻度疼痛感8例、中度疼痛感2例、重度疼痛感0例、剧烈疼痛感1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前VAS评分经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部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60-106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术中接受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Ramsay和VAS评分的差异;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的不同。结果:B组患者在T2-T5时刻的HR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在T3-T5时刻的MAP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在T2时刻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在T3及T4时刻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同时B组患者在T3-T4时刻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期间B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在围术期发生呼吸抑制、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其镇痛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术后腰痛的患者,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后入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高髂嵴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由X线测量符合高髂嵴特征并经手术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参数,包括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经髂骨钻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可以较好地实现椎间盘减压及神经根松解,短期内的临床疗效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当,其术中出血量更少,是一种理想的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王向前  夏红涛  李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15-391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周口协和骨科医院收治的63例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31例)和椎间孔镜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椎间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椎间孔镜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与常规组[6.45%(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进一步缓解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3、12个月随访,采用VAS、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78例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腰痛、腿痛VAS及ODI评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JOA评分,降低术中出血量、ODI评分、VAS评分,缩短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小切口组),46例行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ED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相对而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窗组和椎间孔镜组,每组57例。开窗组接受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组接受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和术后7 d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椎间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开窗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7 d,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镜组ODI评分低于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椎间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3/57),低于开窗组的17.54%(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0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采用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A、B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术后6个月的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差异不大。两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把握好适应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646-1649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与椎间孔镜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髓核摘除组(n=33)及椎间孔镜组(n=31),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探讨对患者腰椎功能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椎间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单纯髓核摘除组,椎间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纯髓核摘除组(P<0.05);椎间孔镜组治疗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单纯髓核摘除组78.79%(P<0.05);治疗后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CPK)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单纯髓核摘除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椎间孔镜组(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ODI)均显著降低,且椎间孔镜组以上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髓核摘除组(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与椎间孔镜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椎间孔镜术式较单纯髓核摘除术式具有更佳的近远期疗效,对机体创伤更小,更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