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郝家琦  王瑞  张玉洁  张敬麟  朱莉莉  何凤君  王默进  庄文   《四川医学》2023,44(12):1322-1325
<正>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东亚国家长期居高不下[1]。2022年发布的全国癌症报告指出,我国2020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在所有癌症中均位列第3位[2]。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近端胃癌的发病率正不断增加[3]。既往考虑到全胃切除术(TG)对根治远端胃周可能存在转移的淋巴结以及避免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等方面的效果,其长期成为医学上治疗近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也使患者完全丧失了胃的储存、碾磨、分泌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以胃代食管的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已为外科广泛的应用。但是,对曾行过胃大部切除的食管癌患者,再以残胃代食管有一定困难,常需采用结肠或空肠代胃术等来重建消化道或改行姑息性手术和放、化疗。我院1994年3月~1998年1...  相似文献   

4.
毕红革 《河北医学》2015,(4):584-588
目的:分析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优势及缺点。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A组患者接受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B组患者接受残胃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C组患者接受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三组患者均接受1年以上的随访时间,评估三组患者食管反流情况、肝肾功能、生活质量的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随访期内没有发现吻合口瘘、梗阻或狭窄等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束后发现三组肝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组、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组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组分别出现1例、7例和4例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χ2=5.65,P=0.023)。根据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三组分别有1例、5例和9例患者发现钡剂反流入食管(χ2=6.46,P=0.034)。三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表EORTCQLD-C30各项目得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胃肠重建术作用更为明显,临床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5.
叶再元  张勤  杨琼 《浙江医学》2009,31(1):5-7,21
标准的胃癌根治性手术应包括胃切除、淋巴结清扫、腹腔游离肿瘤细胞杀灭和消化道重建4个部分.胃肠道生理功能复杂,根治手术必然会改变原有的解剖通路,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除感染、出血等一般性并发症外,还有消化道瘘、排空障碍、反流、倾倒综合征、胆胰疾患和远期的营养不良与代谢紊乱等特殊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Li LH  Ma L  Xiao YL  Mao WZ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4):961-964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至2009年,120例手术治疗的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其中包括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食管胃前壁吻合组50例,间置空肠组26例,管状胃组44例,比较并分析3组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管状胃组烧心症状、反流性食管炎评分高于其他两组(Ⅲ级评分分别为6、3、27和6、6、27),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0%、3.8%),而患者血红蛋白增加值、体重增加值小于其他两组(P<0.05);在实验中120 min以及180 min胃排空百分数,管状胃组与食管胃前壁吻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间置空肠组(P<0.05);食管胃前壁吻合组与间置空肠组各个指标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近端胃癌手术中胃前壁食管侧端吻合对于近端胃癌来说是一种良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technique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for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for 120 cases of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undergoing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at our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y included three approaches of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group ( n = 50 ),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 ( n = 26 ) and gastric tube group ( n = 44 ).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mong 3 groups. Results The rates of anastomotic fistula,anastomotic obstruction and the scores of heart burn and reflux esophagitis were higher in gastric tube group.And the increments of hemoglobin and body weight were less in gastric tube group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 < 0. 05 ). The rates of gastric emptying in gastric tube group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s with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group at 120 min and 180 min ( P > 0. 05 ). And the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 ( P < 0. 05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any parameter between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anastomosis and jejunal interposition groups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anastomosis of esophagogastric anterior wall is an ideal approach of digestive reconstruction for radical proximal gastrectomy. And it ma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surgical patients with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7.
8.
林振文  詹友庆 《医学综述》2004,10(10):628-630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恶性肿瘤,尤其是进展期胃癌的常用术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在根治肿瘤的同时,重建理想的消化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消化道重建术式日趋完善的情况下,幽门重建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端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端胃癌患者50例,根据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采用食管空肠直接吻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的消化道重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胃癌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营养学指标以及食管反流现象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饮食量和体重增加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中,食管远端胃空肠间置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营养情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相对于远侧胃切除而言,胃底体癌及贲门癌行近侧胃切除的手术难度及风险均明显偏大,尤其是吻合口瘘及狭窄的防治较为重要。我院1992-02/1999-05共行近侧胃切除6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食道残胃直接吻合术,观察组采用食道残胃间空肠间置重建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1.3±32.4)min,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45.8±23.5)min(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71%(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烧心感觉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食道残胃间空肠间置重建术可以显著减少胃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烧心的症状,是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空肠间置术对胃癌患者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行近端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3),对照组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采用传统食管-残胃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采用空肠间置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体质量变化和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CRP和SIRS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体质量变化和反流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肠间置术手术时间延长,而术后并发症无变化,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反流症状减轻,是胃癌患者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4月— 2 0 0 0年 8月 ,我院共为 5 6例贲门癌患者施行全胃切除术 ,其中选择 8例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重建消化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2~ 6 8岁 ,平均 5 6岁。病程 3~ 8个月 ,平均 5 .6个月。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均可见病变自贲门累及胃体部 ,其中 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 ,病理分型 :中分化腺癌 4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印戒细胞癌 2例。2 手术要点手术经左侧第 7、8肋间进胸 ,切开膈肌 ,常规行全胃切除 ,在无残存肿瘤的前提下尽量多保留食管 ,于幽门处断胃 ,清扫淋巴结。充分游离十二指肠上…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1年2—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案分为两组: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和Lahey+Braun吻合术组(每组49例),同时对两种手术方案、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机体功能恢复好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P〈0.05)。结论加强对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探讨对选取更为合理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预防近端胃切除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探讨食管胃吻合重建食管胃连接部的最佳术式.方法在近端胃切除后,采用食管残胃对端或端侧粘膜对粘膜的同层对接吻合后,再行食管~胃胃套叠缝合,使食管胃吻合口隐藏在套入段的中下部,即是用折叠的胃壁作为贲门与食管下段的部分,如此在解剖学和组织学上似对贲门(食管胃连接部)的重建,在生理上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结果用本法施术395例,其中贲门癌和胃底癌335例,贲门下和胃底部巨大良性溃疡12例,贲门平滑肌瘤6例,贲门胃底息肉样腺瘤5例,贲门部平滑肌肉瘤3例,门脉高压症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再次手术者16例,重度贲门失驰症18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抗返流效果良好,也未发生吻合口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全部病例随访1-20年未出现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结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近端胃切除后食管~胃胃型套叠吻合,似对贲门的重建,起到贲门机制的活瓣作用,可预防胃液返流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可减少或避免吻合口漏、溃疡和吻合口瘢痕狭窄的发生,因此是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杨玉兵 《重庆医学》2016,(8):1077-1079
目的:研究比较全胃切除患者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2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两组均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在术后给予Roux‐en‐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间置空肠重建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代谢指标,两组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的营养代谢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的体质量、血红蛋白、总蛋白及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代胃肠管最大直径及管中钡剂滞留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较对照组的40.3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之后使用间置空肠法进行消化道重建,能够较好地促进患者营养代谢,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1例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部分术式结果,认为P环代胃,食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优于其他术式,并就具体操作方法及并发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往往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作者近20年来对14例较严重的病例进行了残胃胃窦切除和Roux-Y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症状逐渐改善,效果满意。本文就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切除后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行根治术的10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式组33例,BillrothⅡ式组36例,Roux-en-Y式组31例,综合分析3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变化。结果 1BillrothⅠ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illrothⅡ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730±0.859)mmol/L、(7.328±0.706)mmol/L、(6.512±0.714)mmol/L、(6.802±0.813)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74±0.918)mmol/L、(7.429±1.432)mmol/L、(7.504±1.019)mmol/L、(7.657±2.033)mmol/L;Roux-enY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972±0.843)mmol/L、(7.226±0.516)mmol/L、(6.468±0.533)mmol/L、(6.7042±0.721)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38±0.957)mmol/L、(7.024±1.917)mmol/L、(7.382±1.614)mmol/L、(7.665±1.953)mmol/L,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手术和Roux-en-Y式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