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浮针组治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100%;电针组治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2.
针挑配合颈椎复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华 《广东医学》2006,27(12):1909-1910
目的探讨针挑配合颈椎复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挑配合颈椎复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6例(观察组),设立对照组28例,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9%,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39%,总有效率为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挑配合颈椎复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物理热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43例患者实行小针刀配合TDP物理因子辐射热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其中有明确外伤史的病例治疗全部有效。结论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上,小针刀配合物理热疗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疗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娣艳 《吉林医学》2012,33(6):1197
目的:观察奇正青鹏膏剂配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奇正青鹏膏剂并揉搓3~5 min,再配合艾灸进行施灸。结果:临床治愈25例(78.12%),显效5例(15.62%),好转2例(6.2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奇正青鹏膏剂配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好,操作方便,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电针、局部封闭配合神灯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9例(治疗组),并与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治疗28例(对照组)作对比,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针、局部封闭配合神灯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YZ组(银质针导热组)和SZ组(神经阻滞组),YZ组根据软组织附着点,选用肱骨外髁处为针刺点,密集排布银质针后应用艾绒点燃加温进行导热治疗。SZ组采用压痛点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观察止痛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止痛效果(VAS),YZ组(1.66±1.09)明显优于SZ组(2.53±1.01)(P<0.05)。结论银质针肌肉导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止痛效果明确,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消肿膏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被确诊为肱骨外上髁炎的32例患者,以手法为主,配合消肿膏外敷,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回访3个月~2年,治愈率84.4%。结论:手法配合消肿膏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TDP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病例43例,电针、TDP治疗.结果 治愈20例,好转13例,有效率97.05%.结论 电针配合TDP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肱骨外上髁炎的成因和治疗。方法:使用手法温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55例临床症状皆消失或好转。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余耀坤  廉杰  赵明宇  张向东  宋懿泽  袁帅 《中医学报》2019,34(12):2678-2681
目的:观察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6例,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结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药结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改善患肢屈伸功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报》2019,(12):2678-2681
目的:观察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6例,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结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药结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运用温针配合七珠展筋散揉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疼痛,改善患肢屈伸功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刮痧结合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刮痧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中医传统医疗方法刮痧、温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刮痧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一使用温针灸.  相似文献   

14.
肱骨外上髁炎,多以肱骨外上髁为治疗部位。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症患者肱骨小头都有明显的压痛感,而以肱骨外上髁为起点的肌肉几乎都经过肱骨小头。故采取以肱骨小头注射治疗,与实施局部注射治疗者(对照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洪云峰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114-1115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笔者自1999年2月~2005年12月,以针刀、封闭、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12例,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综合疗法门诊病人112例,男47例,女65例,病程最长1年,最短半个月;病变部位左侧36例,右侧71例,双侧5例。2诊疗方法2.1诊断标准①前臂持物或握拳无力;②压痛点在肘部肱骨外上髁、局部无红肿;③旋臂屈腕试验阳性。2.2方法将患者肘关节屈曲90°平放于治疗桌上,在肱骨外上髁处常规消毒,使小针刀刀口线和伸腕肌纤维平行刺入肱骨外上髁皮下,使针体和桌面垂直,先纵行疏通剥离后,再用切开剥离法,使针身与桌面呈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结果 经过1-2疗程治疗痊愈48例,好转2例,3月随访复发2例,继续治疗痊愈.结论 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部软组织损伤常见的疾病,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且方法多样,文中旨在观察肱骨外上髁炎痛点封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指导。方法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期间对220例肱骨外上髁炎病例进行局部痛点封闭注射醋酸泼尼松,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96%患者获得回访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优良率为96.0%,半年后复发者4例,1年后复发者2例,复发率为3%。结论局部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保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红外线及微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红外线照射和微波治疗56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结果针刺结合红外线及微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总有效率为100%,其中优良率是85.7%。结论针刺结合红外线及微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诊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以患肌触诊结果为依据,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头夹肌顺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再灌注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合理抗阻,再灌注全过程约需10 s左右,每块肌肉或肌肉群以2~3次灌注为度。2组均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70.0%(2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12/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经秩和检验,2组患者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0,P=0.013),提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活动和单纯浮针疗法均能安全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强的松龙、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压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97例。结果总有效率98%,无效2%。结论压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