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8例阴道分娩产妇,为了改善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功能,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进一步评价医护前后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I类肌纤维肌电值、I类肌纤维疲劳度、II类肌纤维肌电值、II类肌纤维疲劳度四项电测电肌值指标水平方面,医护后与医护后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能够使产妇产后盆腔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明芳 《大家健康》2016,(9):188-18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该院行阴道分娩的116例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行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手测肌力与电测肌电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 <0.05)。结论:产妇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盆底肌功能,可以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接收的分娩产后6周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盆底肌肉训练,给予对照组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在产后3个月以及12个月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12个月的盆腔器官脱垂I度的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显著。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究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产妇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恢复指导,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系统性的盆底康复训练。然后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肌肉收缩能力、持续时间和持续次数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子宫脱垂诱发的急迫性尿失禁和压迫性尿失禁,并预防盆内器官膨出率,有效确保产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生产的128例产妇为该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康复训练后,两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产妇的测肌力、测肌电值,分别为(4.11±0.78)级、(13.87±1.95)μ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2±0.69)级、(10.22±1.63)μV(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2.98±0.63)kPa、收缩持续时间(4.53±1.03)s,明显优于对照组(2.41±0.74)kPa、(3.64±0.97)s;观察组产妇的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5.64±1.33)kPa、收缩持续时间(4.58±0.96)s,明显优于对照组(4.75±1.56)kPa、(3.68±0.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降低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陶颖 《基层医学论坛》2015,(8):1043-1044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9月共计100例产后复诊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分别选取产后3个月、6个月作为评价时间,比较2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以及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3个月和6个月0度、Ⅰ度、Ⅱ度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3个月、6个月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训练能够积极改善盆底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康复训练过程是改善产妇产后生理及心理状态,促进产妇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60例产妇产后康复过程中运用了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现将产妇训练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分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60例产妇(常规组)和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60例产妇(干预组)。常规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8±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1.5)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5~4.2 kg,平均(3.4±0.5)  相似文献   

8.
刘红姣 《吉林医学》2022,(3):859-862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指导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盆底肌力情况、干预前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干预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盆底肌力分级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腰骶部疼痛发生率分别为5.26%、8.77%、7.02%,较对照组(17.54%、22.81%、24.5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ICI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ICIQ-SF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1.23%,较对照组(71.93%)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9.
刘浏  张妤  卫兵  王文艳 《安徽医学》2015,36(5):522-525
目的 探讨3种盆底康复训练方式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产后第42天经与产妇详细讲述治疗方法后,征求产妇意见进行分组.A组行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家庭阴道哑铃治疗;B组行家庭阴道哑铃治疗;C组行盆底肌锻炼即Kegel运动.治疗3个月后检查3组患者盆底肌力.结果 治疗3个月后3组初产妇盆底肌力Dmax和H60s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个月后,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初产妇盆底肌力Dmax和H60s均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辅以阴道哑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锻炼(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4例孕妇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产前、产后6~8周及产后3个月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训练组产后6~8周与产后3个月SU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训练组较对照组SUI发病率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产后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康复趋势,产后进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妇女产后SUI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产后盆底肌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 年8 月~2011 年10 月118 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 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宣教干预,指导产褥期妇女进行盆底肌锻炼.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褥期结束后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在2011年9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14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诸如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盆底功能检测、阴道哑铃训练等护理干预治疗,并观察患者盆底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83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59.28%;总有效例数为124例,总有效率为88.57%;无效为16例,无效率为11.43%。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积极地护理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盆底功能,减轻轻度及中度子宫脱垂,阴道紧缩度增强,性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观察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人。观察组采用标准的盆底肌训练,每周进行2次,5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完成相关健康教育和练习产后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力测定以及评价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0%和89.4%,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9.6%和78.7%,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7.4%和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肌训练对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指标[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VCT)]水平和尿动力学指标[功能尿道长度(FUL)、最大膀胱容量(MCC)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P、VRP均高于治疗前,VC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SP、VRP高于对照组,VC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L、MCC及Pdet-Qmax值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盆底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用盆底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产妇150例,均为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加用盆地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手测盆底肌力、盆底肌纤维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的变化。结果经过此次的研究可以发现,实验组产妇中55例患者手测盆底肌力为4-5级,20例患者手测盆底肌力为2-3级,对照组产妇中42例患者手测盆底肌力为4-5级,23例患者手测盆底肌力为2-3级,10例患者手测盆底肌力为Ic-I级。实验组治疗后的底肌纤维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生物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和仅做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所治疗的100例产后42天体检时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指导后行盆底肌的训练,观察组采用生物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力Ⅴ级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上,生物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的治疗效果优于仅做盆底肌训练,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盆底肌力,其安全性很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P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腰骶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量表-7(UDI-7)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情感、旅行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PFD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PFD症状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