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20名护理人员,比较上述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和未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人员在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方面、临床科室满意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中积极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能降低药物配置的护理差错发生率,能激发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爱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临床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当今,在发达国家医院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已广泛开展,并成为临床药学的工作基地.但在国内,将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还是我国目前医院管理的一项新举措.我院于2006年底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1年多的运行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上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流程不够规范、配制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特别是在细胞毒性药物集中配置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我们静脉配制中心独特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DCA循环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护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PIVAS护理管理人员设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人员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沉降菌生成数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空气中沉降菌生成数为(55.32±5.35)cfu/m~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3.61±14.49)cf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和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空气沉降菌生成数。  相似文献   

4.
周武杰 《包头医学》2007,31(3):190-190
目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意义。方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前后护理工作的对比。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成立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深远影响。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本院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静脉药物输液集中配置,保证了溶液的无菌性,减少了输液微粒的污染,改变了以往护理人员在病区治疗室开放条件下静脉输液药物的混合配药状况,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临床安全用药和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的综合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安全、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在医院推广建立PIVAS对提高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有重大意义.结果:医院建立PIVAS,实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管理,消除了以往工作模式的弊端,提高了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系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结论:建立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活动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活动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120名为研究对象。此次研究观察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结果:观察结果显示,人性化管理模式期间护士工作积极性明显高于为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时候。针对护士的护理措施,随机调查发现人性化管理期间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5、85、9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采取人性化管理之前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病患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70、60、70分,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不仅有助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8.
王丽琴 《大家健康》2016,(3):237-238
目的:对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时期内的50例急诊护理人员,依照不同管理理念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护理人员实施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25例护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自我满意度、病患满意度.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评分为(95.6±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3.5)分,差异对比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满意度和病患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同时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及病患满意度,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在中医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较好,各项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微粒污染的来源,根据来源选择最佳防治措施,提升静脉用药配置管理能力。方法:对配置过程中的微粒污染数据进行统计,并记录药物储存环境、药物配置操作不当、药物相互作用的频率,根据统计结果与记录资料进行预防,主要防治措施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规范配置人员药物配置流程,加强药品储存管理,做好配置间清洁消毒等。结果:做好各种防治措施之后,静脉用药配置时发生微粒污染的现象大幅度降低。结论:各种防治措施有效提升了医院静脉用药配置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袁燕菲 《安徽医学》2014,35(1):123-124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及本院实际情况,总结和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噪音危害、社会心理因素等,防护措施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设计合理,加强各种药物及化学消毒剂的管理、重视实践,加强沟通、协调管理,加强心理防护等.结论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心理修养,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中心建设与人文关怀,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便于其更好的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于2016年1月起在消化科病区开展层级护理,对2015年全年、2016年全年的护理人员心理状况、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开展层级护理后,消化科病区护理文件、整体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等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消化科护理人员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实施前低(P0.05);消化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在消化科病区开展层级护理,能够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对我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各个科室的配液时间、处方缺陷、药物管理质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PIVAS建立前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将PIVAS建立后1年的相关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护理输液所需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0.98%)也明显低于对比组(4.33%)发生率(P<0.05)。结论:建立PIVAS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而且还起到了规范护理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等效果,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人员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层管理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分层管理组护理人员采用基础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4个层次管理。30 d后,统计并比较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自评和他评)、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模式较常规管理模式优势显著,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广大医疗工作者应加大推广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行。  相似文献   

15.
韩纪平 《吉林医学》2013,(36):7753-7753
目的: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女性医护人员36名,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员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是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管理模式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其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护士差错现状及控制管理。方法:以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事件作为样本,对其现状以及管理制度上的调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中的诸多成因,对比其使用的差错的成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后发现,PIVAS等药物的调配,分析了差错时间后,发现其中的主要集中在医护人员对药物成分的不熟练,以及积极性责任效果上的综合增益监控。为满足基本的医护管理质量提升,可结合综合的责任心上的明显提升,从最根本的策略上进行责任心上的调控,可有效的降低护士在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结论:在提升现代医疗护理的质量过程中,满足在静脉药物配置中的正确率,就需要加强对新入职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培养,通过综合的调控,从而实现对集体管理意识与水平上的合理调控。为改善对基本质量操作上的提升作用,就应以提高药物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作为最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环境,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和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根据临床医师处方,静脉输液加药混合集中配制。目前,全国各地医院相继开展病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1-3],其优势得到肯定。而门急诊静脉配置中心[4,5]的开展相对滞后,我院在开展病房静脉药物配置后,开设了门急诊静脉配置,运行3年多,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门急诊静脉配置中心的建立及运作效果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作者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对比分析制度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制度实施后,患者对护士生活照料、护理技术、热情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医护配合、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危重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文件管理等护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能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9.
田梦琪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0):149-151
目的研究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合理应用分成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评估结果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45名,按照护理人员学历、能力、资历分为4个层次实施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前后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力测评得分及工作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妇产科护理人员病理知识、护理理论及实践操作等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分层管理前后妇产科护理人员基础理论、专科知识、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及沟通交流等工作质量评分较高,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之中,护理工作质量有所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志乐 《大家健康》2016,(11):202-203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最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最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