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97.40%(37/38),二次置管成功率2.6%(1/38);术后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对于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 15例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在确认胆道梗阻后即刻采取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治疗前后黄疸及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均于证实胆道梗阻12 h内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明显穿刺置管并发症.穿刺后24~72 h复查血胆红素、白细胞计数及APACHE评分均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变化.治愈15例.结论 经皮经肝脏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胆道减压效果佳、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风险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重症胆道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该院采用C臂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胆管内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疸、急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C臂引导下PTCD术102例,穿刺并置管成功94例,成功率92%,并发症7例,发生率6%;对照组56例穿刺置管成功48例,成功率86%,并发症5例,发生率9%。结论 C臂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创伤小,显效快,并发症少,对胆道梗阻性黄疸、胆道急性感染,以及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患儿自发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经术前腹腔穿刺确诊胆道自发性穿孔,其中5例经B超或CT诊断胆总管囊肿。3例行一期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术(胆总管-空肠R—Y吻合术);6例行胆道外引流加腹腔引流术,2例行胆囊置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术,3~6个月后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术。11例患儿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婴幼儿胆总管囊肿自发性穿孔容易误诊,掌握其临床特点、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9例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治疗29例,二次胆管重建术16例,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表现不典型,一旦确诊须手术,胆管内"T"管引流术是惟一治疗方法,病因与胰胆合流有关。期胆道重建术是避免胆道反复感染及影响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诊治体会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2例,女6例,年龄6m-56m.入院后经腹腔穿刺或剖腹探查明确为胆道穿孔,其中6例合并有胰胆合流异常,经胆管、腹腔引流术和Ⅱ期RouX-en-Y根治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其认识不足,是发生误诊、漏诊主要原因.胰胆合流异常是小儿胆道穿孔的重要病理基础,腹腔穿刺检查能显著提高自发性胆道穿孔的术前诊断率.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及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合并胰胆合流异常的穿孔病例应坚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陈新  宣之东  刘汝海  杨德瑞  韩玉  张庚 《医学综述》2012,(22):3865-386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危重症患者并发急性非结石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危重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观察胆囊穿刺引流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均获得成功,在术后24 h临床症状缓解。最终4例死亡,7例行手术治疗。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治疗危重症患者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联合胆道内支架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12例患者分别行单侧/双侧穿刺入路,置入支架。其中肝总管内置入单枚支架7例;双侧肝管穿刺,行左肝和右肝胆管同时置入支架3例;采用单侧肝管穿刺入路,于左-右肝管间和肝管-胆总管间均置入支架2例。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术后7 d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1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发生支架内梗阻,行二次介入治疗,1例于胆道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发生十二指肠梗阻,再行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结论:根据不同梗阻部位,采取不同胆道支架置入技术治疗高位胆道恶性梗阻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总结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致局限性腹腔漏胆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患者肝门部胆管损伤导致腹腔局限性漏胆后,以B超探及胆囊床区域局限性积液为治疗指征,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确保引流管尖端位于文氏孔附近。病人带管3-6个月,其间嘱其间断闭管,以扩张肝内胆管。利于日后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术。而虽有局限性漏胆,但造影诊断不为胆管损伤或肝门部胆管轻度狭窄者和漏胆造成了急性全腹膜炎者,未纳入本组研究。结果16例患者的漏胆相关症状、体征均在引流术后消失,没有出血、相邻脏器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2周后经引流管造影,显示肝总管损伤者15例,右肝管损伤者1例。间断闭管3-6个月后,肝内一级胆管扩张程度为0.6—1.2cm。随后行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术,7例随访36个月,5例随访24个月。4例随访1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胆管狭窄、胆管炎等症状发生。结论在胆管损伤发生漏胆后,若B超发现胆囊床区域有局限性积液,急诊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处理该类并发症的较好选择,而病人带管3-6个月并且间断闭管,可以有效扩张胆管,利于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患者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结果20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成功,然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微创、靶向精确,并可有效缓解症状,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疾病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与T管引流术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与T管引流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患者,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与T管引流术:即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通过加长的10mm穿刺器利用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合并利用体内冲击波胆道碎石机碎石,取出结石后,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50天拔T管,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道情况。结果70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3.4-36min,术后无胆汁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操作安全、可靠,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军  叶宁华 《吉林医学》2013,34(11):2011-201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螺旋CT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扩张的肝内胆管进行胆汁外引流。结果:穿刺引流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8例,17例穿刺成功,并且引流胆汁通畅,1例穿刺未成功。结论:CT导引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决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并且费用低,值得我们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在彩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胆道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36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经腹切开置管引流术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可比的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脓肿消失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脓肿消失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46例患者病灶完全治愈,1周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1月治愈率达到82.6%,2月治愈率达到95.6%,3月治愈率达100%。结论 CT引导下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可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6年收治的8例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病例资料.结果:8例病例中5例术前得以确诊,手术方式采用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效果满意.3例合并有胆总管囊肿的患儿行二期根治术后治愈.结论:儿童自发性胆道穿孔病因尚不明确,胰胆管合流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腹腔穿刺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方式采用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合并有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儿需行二期根治术,未发现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穿孔病例应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作用。方法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与胸腔穿刺在87例胸腔积液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比较。结果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组在积液抽尽时间、操作所需时间、减少不适反应均较胸腔穿刺组有优越性。结论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好的实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154例胆石症患者术后T形管造影照片及术中实地测量,确定出左右肝管汇合部的体表投影区,为临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提供合理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实践证明了有助于简化穿刺术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可达到要求的引流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对恶性阻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 DSA引导下对3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实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并置放内外引流管或同时放置支架.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及胆道支架置入术对不能外科手术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外伤修补术后胆汁性肝囊肿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4例肝外伤修补术后胆汁性肝囊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4例患者先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穿刺置管引流,经治后囊肿消失.结论肝外伤修补术后出现的胆汁性肝囊肿应予以早期保守治疗,对于较大的假性肝囊肿,建议行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