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剖析上述众多辨证方法的精神实质,笔者认为,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可谓中医治疗学的核心辨证纲领,二者可统合为五脏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中之纲”。通过脏腑辨证,可以把握疾病的具体部位。通过八纲辨证,可以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性质。而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都可统一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下,包容于五脏阴阳辨证之中。  相似文献   

2.
六经八纲诊疗2型糖尿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其包含了理法方药四个层次;而目前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标准是以重理法轻方药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辨证方法为主,使得标准在临床上难以标准化;《伤寒论》以六经统辖各方证,体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想,事实上就是以六经为"手指",为经方指明了方向,因此只要方向(即病机)同,则治疗同,有着极为严谨的规矩准绳;而六经其实就是以阴阳为基础的辨证体系,而阴阳从不同的侧面来分就是八纲,因此六经八纲是集合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理论体系;现尝试以六经八纲的思想,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分型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最有特色的就是辨证论治,如病因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关于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辨证,分析概括原发性肝癌病因辨证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使用病因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脉象虚实应为辨证之总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虚证应为辨证之总纲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自古以来,八纲即是中医辨证的基础。后世又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等,进一步丰富了辨证法的内容。这些方法,其切入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但其根底并未脱离八纲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5.《中医辨证学》:“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的过程就是揭示疾病本质的过程。中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气血、经络、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我们将各种辨证的内容,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详细地阐述了每一证候的诊断标准和疑似证之间的鉴别。使学生不仅了解各种辨证方法的特殊性;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编写了《中医辨证学》。  相似文献   

6.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伤寒论》学术渊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的学术思想与张仲景《伤寒论》学术渊源进行探讨。发现《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证的,它从根本上结束了以证命名、辨证论治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临床上有症状无阳性体征的眼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在六经辨证体系的统领下,以脏腑辨证为基础,注重六经传变,贯穿八纲、五轮、八廓辨证,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学说,使眼科六经辨证思维体系成为一套具有科学的、系统的、完善的思维体系,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八纲辨证的意义在于为临床诊疗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中医具体辨证的实施提供一个思想方法,即指导着"具体辨证"的实施。可以说,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者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受益于八纲辨证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青紫舌在血瘀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最具中医特征的一种诊疗方法,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早在《内经》中即有察舌辨证的记述。青紫舌是中医诊断血瘀证的一个传统依据和主要指标之一。青紫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舌象,对临床诊断血瘀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易苗  李莉  姜自伟 《陕西中医》2023,(12):1771-1774
胡希恕先生是现代著名的经方临床家、教育家,率先提出了六经来源于八纲的论断,并运用六经八纲辨证理论指导经方的临床运用,取得了不凡的效果。血证是中医临床的一类常见病与疑难病,也是中医治疗急症的优势病种之一,现运用胡希恕经方六经八纲辨证理论,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探讨经方治疗血证的规律,旨在为血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疾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辨证的内涵,一为定性,二为定量。八纲辨证、气血精津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都是中医临床分析、确定患者疾病属性(定性)及程度(定量)的方法,并以此确定正确治疗方案。对取得好的疗效而言,定性是基础,定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和标志性一种诊断方法,但对中医脉诊进行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具有较大难度。自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虽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脉诊的客观化并未产生突破性进展,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凸显出脉诊——这种无创诊断的优势。因此,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倍受关注。金氏脉学理论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思想的统一,搭建中医脉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根据金氏脉学理论进行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中医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烦冗多变,传统中医辨证分型粗略,尚不能精准指导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本文基于急性胰腺炎"热病观"和相关指南共识,结合八纲辨证和伤寒六经,拟建立急性胰腺炎的六经平脉辨证体系,以期促进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王静茹  倪青 《世界中医药》2021,(5):730-732,737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痹证、血痹等范畴。现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对该病进行分期、分经论治,提出六经辨治用药思路,以期指导本病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何预防心血管病发作、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和医护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临床护理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在西医护理基础上依据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治未病、标本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原则,运用情志、中药、饮食、运动、针灸、耳穴等内外兼护、养生保健的中医综合护理方法,改善心血管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ian Zhe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gained by the four main diagnostic TCM procedures: observation, listening, questioning, and pulse analysis, and it is used to guide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either by acupuncture and/or TCM herbal formulae, that is, Fufang.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tratification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with certain disease, identified by orthodox medical diagnosis, which could help the improvement of efficacy of the selected intervention. In modern TCM research it is possible to integrat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orthodox medical diagnosis leading to new scientific findings in overall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is review, the focus is to screen published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modern TCM research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pharmacological evaluation of TCM herbal formulary for drug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技能的培养,是中医学教育重点问题之一,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是疗效优劣的关键一步。我们利用病例分析,步步深入,进行“少阳病理论”启发式教学,并以少阳病为例,展开六经病的鉴别诊断,少阳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的讲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院校式中医医学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中医医学生临床基本功和临床实践能力不足,没有建立正确临床思维方法,中医疗效没有保障,成为中医医师更加晚熟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任务型教学法(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的基本原理,从病例开始,逐步引导中医医学生完成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证侯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治疗方案设计,培养中西融合的临床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畅达 《山西中医》2005,21(1):43-45
中医的临床思维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是其中最具特色者。思维的整体观使中医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中不存在障碍,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使中医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时游刃有余,并且可以使中医诊治思路广阔,更准确地应对千姿百态的人和千变万化的病,在亚健康状态的诊疗中凸现优势,因此可以说中医的整个思维过程科学、严谨而不容置疑。但也存在一些困惑,诸如辨病思维与社会认知不同步,辨病系统难以适应临床需要以及无症可辨等,亟待与时俱进,发展与健全自我。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中医理论认为病毒性肺炎是因感受温热病邪而发病,与人体正气虚弱相关,病位主要在肺,涉及心、脾、肝等脏腑,虚实夹杂是其病性。临床多见风热犯肺、痰热阻肺证型,运用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药主要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复制转导等方面发挥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中西医临床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体系要求,制订出“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加强西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以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西医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上,整合中医课程,结合编著的中医类课程创新教材,培养学生稳固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同时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培养合格的中西医临床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