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帅健萍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21-2123
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骨折患者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主要探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蚌医一附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5 d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血流速度。 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2组患者手术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血流速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能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2.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1.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6例老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出院前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内下肢胀痛发生率6.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对照组下肢胀痛发生率14.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对照组8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袁焕玲 《大家健康》2016,(4):252-253
目的:探究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段时期在我院接受7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显著(P0.05);术后仅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2011年152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口服利伐沙班片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统计血栓发生率,同2008年152例前下肢骨折围术期未予抗凝药物干预的患者(B组)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8例(5.26%)发生深静脉血栓,B组38例(25.00%)发生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大出血。结论:围术期积极抗凝治疗,可大大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患者14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94例,护理干预组7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2周内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77.5%,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以及复诊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用时以及下床用时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0%,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46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行改进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4.35%较对照组19.57%低(P0.05);两组生活质量护理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26.84±2.51)分高于对照组(23.25±2.48)分(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取改进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创伤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美萍  胡秀英  袁远程  曾秀芳 《吉林医学》2009,30(14):1404-140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1 492例剖宫产孕妇进行随机分组。75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736例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常规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基础上针对性实施系统中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9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100例使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结果 实验组有32例患者能完全遵医,占64%.对照组11例患者完全遵医,占22%.2组遵医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邹清  李林鲜  杨宇翔  常海鸥 《吉林医学》2012,33(18):3982-398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300例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妇住院号的奇偶分成护理干预组(试验组)和非干预组(对照组),均为150例,非干预组予以常规剖宫产护理,而干预组予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6 d内下肢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非干预组出现1例肺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干预组未出现肺栓塞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9±0.1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98±0.32)d,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用药、坚持功能锻炼等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娟 《中外医疗》2015,34(1):161-162,1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38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在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各方面上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