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君霞  万美华 《吉林医学》2014,(14):202-203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86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患者,发生DVT9例,发病率为3.15%,结合多普勒检查确诊,8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1例发生肺栓塞转院后治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预防和系统、有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对43例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 1例患者发生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为4.65%。41例患者无下肢疼痛,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骨科术后患者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讲解介入治疗目的、方法以及术中如何配合;木后做好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48例经介入治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并发症发生,28例痊愈、20例症状缓解后出院。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通过对143例骨折患者行术前评估,加强心王单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基础护理、机械性预防、用药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3例,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折患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加强同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94-169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将320例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62例采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158例单纯采用手术治疗后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率;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具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良好疗效,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秦常青 《吉林医学》2015,(3):580-581
目的: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16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抑制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肺动脉栓塞最主要因素。95%以上的肺动脉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1例骨创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选用在骨科手术前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有效的预防了围手术期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术后结合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其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一段时期在我院接受7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显著(P0.05);术后仅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6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形成的全身因素、手术方法和进一步治疗措施。方法:2001年3月 ̄2004年12月对481例患者下肢手术(包括髋、膝关节置换,股骨髓内钉固定)围手术期DVT高危患者63例作筛选并预防,术后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有症状)发生率仅为3.3%,治疗后有并发症2例。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有DVT形成要素高危患者作筛选并早作预防,术中术后积极应对有利于减少DVT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妇科接受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抗凝、溶栓及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肺栓塞发生。结论:妇科术后发生DVT的原因较多,在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般护理、输液护理、特殊药物护理、气压治疗、饮食护理与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观察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2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发生下肝肿痛、活动受限等血栓样症状1例,发生率0.83%,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卫辉市华新医院收治的20例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中,10例血液高凝状态,占50.0%;5例静脉血流缓慢,占25.0%;3例静脉壁损伤,占15.0%;2例术后活动较少,占10.0%。根本原因是术后处理措施不当。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较多,应做好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芹 《中原医刊》2007,34(9):63-64
目的预防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方法通过对65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病因分析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8例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例存活。5例获得6~36个月随访,1例失访。5例中3例下肢水肿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有效的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总结相应的术后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30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全部治愈,没有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减少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并在围手术期采取有效措施与早期治疗,判定其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概率以及形成肺栓塞的概率.结果:60例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有2例(3.33%)开腹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积极评估围手术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强化风险意识宣教,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等能有效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总结,得出术后病因预防,心理护理,积极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结果:对156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三例出现局部肿胀明显,给予及时患肢抬高制动,加强功能锻炼,活血化瘀、预防性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功能锻炼预防病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1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抗凝、溶栓、消肿及手术等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140例,有效40例,无病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及时的观察诊断,及早的治疗,娴熟的穿刺技术、最佳的给药途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邹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42-4743
目的: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探讨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3年我院普外手术后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年龄均为60岁以上,其中15例伴有心脑血管疾病,14例为恶性肿瘤。近6年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只发生5例,且症状较轻。22例中,19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3例继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处理对策,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围手术期间,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相对明显改善,2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间的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