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尖球囊综合征(Takotsubo syndrome,TT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心电图中都可能出现ST段抬高或T波倒置(Wellens’pattern)及QTc延长。两者的区别是TTS从ST段抬高进展到T波倒置的时间短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此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自2006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而收入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616例患者。人院后采集病史、查体,并在10min内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人院时心电图的改变分为ST段压低组(包括伴有T波倒置者)、单纯T波倒置组、尚不能诊断的心电图组及正常心电图组;又将ST段压低组分为: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正向T波、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负向T波4组。观察各组住院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并随访1-12(7.2±3.8)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变化。结果与正常心电图组比较;ST段压低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胸前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组的患者较其他导联ST段压低合并或不合并T波倒置组的复合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结论.心电图的ST段变化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事件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到ST段抬高心肌梗死(MI)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常突然起病,可无先兆症状,危险性大。ACS可分为两类,即ST段抬高的ACS(Q波MI);ST段不抬高ACS,包括ST段不抬高的MI(无Q波MI)和UA。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对ACS的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如为ST段抬高的ACS,可尽早行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4.
变异型心绞痛常见于冠脉正常或无严重冠脉狭窄的患者,本文主要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变异型心绞痛常出现典型的心电图变化,近50%的患者出现高耸对称的 T 波,如果痉挛持续则出现进行性抬高的 ST 段,持续数分钟后逐步回落。与 ST 段抬高相关的心电图改变还包括 R 波增高和 S 波减小,部分病例出现 TQ 段斜率上升、ST 段抬高和 T波深倒置的电交替。除此以外,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褚熙  王艳清 《山东医药》2010,50(5):101-103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其主要临床类型。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为ST段抬高型ACS(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前者多演变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近年来,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均制定了ACS治疗指南,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也为其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魏敏  王美红  朱训刚 《山东医药》2013,53(29):100-101
冠状动脉综合征(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一组危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脉内皮下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常呈缺血性T波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有坏死性Q波;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下移和缺血性T波.2006年3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心电图呈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胸痹心痛患者例数200例,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胸痹心痛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8年10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无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20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诊断后,冠心病患者100例、无冠心病患者100例。心电图中显示,在ST段低平、ST段抬高、Q波中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正常、房颤、T波倒置、LBBB、RBBB中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0.05);气虚证患者在检查结果中显示ST段抬高比例低、ST段下移比例高;阴虚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比例较高、在ST段抬高中比例较低;阳虚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在T波低平、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气滞证患者在T波倒置和ST段下移中具有较高所占比、在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血淤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痰浊证患者在ST段下移、异常Q波中所占比较高、在T波倒置中所占比较低;寒凝证患者在ST段下移、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在T波倒置中比例较低;在上述所有证型中,阳虚证患者异常Q波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具有相关性,在不同中医证型下,胸痹心痛患者存在不同心电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前壁AMI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全部病人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前2d每12h1次,以后每日1次,对第2天和第5天心电图ST段和T波方向进行仔细分析。第5天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左心室有否附壁血栓。结果:AMI后第2天ST段抬高者53例(69%),敏感性为96%,阳性预测值(PPV)为39%,阴性预测值(NPV)为96%。第2天至第5天持续ST段抬高和T波直立者,特异性为93%,PPV为71%,第2天ST段位于基线而T波倒置者无一例发生附壁血栓。结论:心电图对前壁AMI发生左心室附壁血栓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a 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为提高ACS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85例,根据心电图a VR导联ST段变化分为ST段抬高组(n=112)和非ST段抬高组(n=73)。收集入选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吸烟史、心率、收缩压、心功能分级、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酐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阳性率〕、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治疗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时间、3年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并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ACS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心率、收缩压、血肌酐、男性所占比例、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阳性率、吸烟史阳性率、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者所占比例、三支病变发生率、PCI治疗率和CABG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水平、CK-MB水平、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cTnT阳性率、左主干病变发生率和左主干+三支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非ST段抬高组(P0.05)。ST段抬高组患者中82例发生心血管事件,随访时间为0~36个月,3年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26.8%;非ST段抬高组患者中26例发生心血管事件,随访时间为2~36个月,3年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为64.3%。非ST段抬高组患者3年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高于ST段抬高组(log-rankχ~2=25.711,P0.001)。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VR导联ST段抬高〔HR=3.79,95%CI(1.81,7.90)〕是ACS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ACS患者长期预后劣于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是ACS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方法。方法对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85.6%),大多伴J波(88.7%),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易造成误诊,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12.
<正>T波倒置是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常见的心电图表现。特别是胸导联T波倒置,提示左前降支(LAD)明显狭窄导致的左心室前壁严重缺血。然而,这种心电图变化也常见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特别是那些有不良后果危险的患者。此外,应激性心肌病(TC)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心脏综合征,特征表现为新发的心电图异常(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6岁,因"反复晕厥两天"入院。在当地医院记录心电图提示:V1~V2导联J点抬高伴ST段抬高T波倒置,V3、V4导联ST段水平抬高伴T波直立(图1A)。入院后患者仍反复出现晕厥,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反复发作(图2)。经多次电复律后能  相似文献   

14.
“巨R波形”ST段抬高并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就诊。心电图示T波:V1~V3高耸。同步三导联动态心电图示间歇性CM5导联QRS波群与抬高的ST段由低到高逐渐融为一体,形成单一三角形宽QRS波,即“巨R波形”ST段抬高。入院查心肌酶正常,扩血管治疗好转。结论:心肌缺血周围阻滞所致“巨R波形”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取平卧位,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均为动态心电图诊断确诊,常规心电图符合ERS诊断标准的仅为11例,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诊断。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心率波动45~80次/min,心率60次/min 34例(85%)。患者均有ST段凹面向上抬高,幅度为0.2~0.6 m V,伴J波出现,V3、V4导联最明显,有高耸对称的T波。肢体导联ST段抬高不明显,且不伴对应导联ST段改变。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大小均正常,室壁运动正常,无T波倒置,心肌酶学无异常,动态心电图可见J波、ST段抬高时间多在午休、夜间、安静休息时,日间活动心率增快,J波消失,ST段下降至基线。结论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可提高ERS的诊断率,患者ST段改变与其心率快慢有一定关系,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147名初发前壁AMI患者入院时不同的心电图类型和入院后的死亡率作了对比。根据一种对入院时心电图的新的分类方法,我们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1)A组包括12名患者,其有关导联T波峰值高,ST段无抬高;2)B组包括77名患者,其T波异常,ST段抬高,但QRS复合波的终端部分无显著变化;3)C组包括58名患者,其T波异常,ST段抬高,QRS波的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病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非Q波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AMI、无ST段抬高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分别占90%、20%~40%和10%左右.对于ST段抬高的AMI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的疗效已成定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是否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药物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心电图示正常、ST段压低≥0.5mm、T波倒置和既往左柬支传导阻滞(LBBB)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的住院和4年死亡率及ST段压低≥0.5mm的预后意义。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因静息性心绞痛住入冠心监护病房的ACS患者。平均年龄64±12岁。选择对象时已剔除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MI)、新LBBB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患者入院后24h内测定4次肌酸激酶。记录心电图。入院18h内发生下述2项者判为住院后MI:①典型缺血性胸痛≥30min;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90例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分为 A、B、C 三组,分别有患者55例、18例和17例,发病时间分别为≤2 h、2~6 h 及6~8 h。对三组患者行24 h 心电监测,详细记录各组心电图 Q 波、ST 段和 T 波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经24 h 心电监测发现,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是 Q 波、ST 段及 T 波的改变。其中,ST 段及 T 波的改变诊断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Q 波改变。三组的心电图阳性改变发生率依次为81.82%、38.89%和17.65%,A 组均显著高于 B、C 组(P <0.05)。A 组患者中,ST 段抬高型心梗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非 ST 段抬高型心梗者(34.09% vs.18.18%,P <0.05)。结论对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发病2 h 内的患者进行24 h 心电监护,对准确判断病情和及时施治非常关键。T 波宽大、高耸及 ST 段抬高可作为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超声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180例VMC中的53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损伤性抬高(STE组),以同期收治的非ST段损伤性抬高心肌炎(NSTE组)患者5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的差别。结果 共53例ST段呈损伤性抬高心肌炎中男性比例(79.2%)明显高于女性(20.8%);STE组CTnI、CK、UCG、NT-Pro BNP检出异常例数明显高于非ST抬高组,P<0.05;STE组碎裂QRS波、Q波形成、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二度-三度房室阻滞、左-右束支阻滞、不定型室内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ST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者,男性多见,超声心动图、心肌标记物、NT-Pro BNP异常比例高,病情较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