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前认为血管中形成的斑块逐渐使管腔狭窄 ,并最终引起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但这观点不正确。事实上 ,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 ,虽然有斑块明显聚集 ,但因冠脉“重构”(coronaryarteryremodeling)作用 ,管腔直径并未减小 ;直到疾病后期才出现可被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出的管腔狭窄[1] 。随着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 ,尤其利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 ,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现已明确冠心病不是管腔而是管壁的疾病 ,粥样硬化早期的一个基本发病机制是冠脉重构 ,且粥样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重构(冠脉重构)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冠状动脉管壁对斑块负荷的反应性变化.近年来,随着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的开展,对冠脉重构有了更深的理解.冠脉重构在粥样硬化的形成、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当前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血管内超声(IVUS)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使用声学原理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心血管结构以及几何形态,可以展示出血管内部的细微结构,IVUS可以提供比较准确、有效的管腔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到医学领域中[1]。冠状动脉(冠脉)是IVUS主要的检测靶点,较之冠状动脉造影术(CAG),IVUS不需要造影剂注射,能够实现斑块可视化,准确的反映出冠脉的斑块结构以及动脉腔内的狭窄程度[2,3]。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动脉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利用血管内超声 (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冠脉重构 (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的现象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它在粥样病变的形成和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 ,冠状动脉总的横截面积 ( CSA)增加以适应斑块的变化而不造成血管腔的任何减少 ,这一过程称之为冠状动脉的代偿性扩张。此现象最早由病理学家 Glagov等[1] 于1987年在尸体标本研究中首先发现 ,故也称之为G…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超声(IVUS)可以提供高分辩率的冠状动脉管腔和斑块的横界面图像和冠状动脉斑块和管壁的详细信息(包括斑块的体积、成分、钙化情况,是否稳定,有无破裂,血管壁体积和形态等)成为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有力武器。近来,IVUS研究揭示出胆固醇水平、他汀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等与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关系,同时也有多项有关冠状动脉重构、不稳定斑块和斑块破裂的IVUS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继发性改变是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对于斑块稳定性研究不断进展,从斑块结构成分来分析斑块性质、排查易损斑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易损斑块组织学主要特点是大脂质核心、薄纤维帽、斑块裂隙及管腔严重狭窄等[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发明使斑块立体结构直观地表现出来,弥补了冠状动脉造影在平面结构上的局限性。在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数据,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定量分析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率,斑块性质,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研究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3月大同市三医院心内科32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ACS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患者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管腔狭窄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70%病变直接行PCI,临界病变血管段进行IVUS检测,观察血管壁的形态结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性质及其狭窄程度,对符合PCI干预指征的病变行PCI术。PCI术后行IVUS检查即刻评价支架置入是否理想、是否合并手术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中CAG发现冠脉血管12支17处病变管腔直径狭窄率≥70%,予直接行支架植入术,共植入17枚支架;CAG测得38处管腔直径狭窄率为50%~70%(临界病变),经IVUS测得有33处病变管腔狭窄率≥70%,涉及28位患者,共置入33枚支架,单支架23例,双支架5例;3CAG与IVUS检测的38处临界病变处直径狭窄率及管腔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比较,IVUS测值显著高于CAG测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行IVUS检查示均显示支架完全贴壁、扩张充分、展开均匀、完全覆盖病变,未发现冠脉内夹层形成、壁内血肿、支架断裂等PCI术后并发症。结论 CAG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狭窄,IVUS与CAG相比发现的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率诊断更精确。IVUS对斑块定性较CAG更优。更能准确选择临界病变支架置入的适应证。IVUS能明确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性质和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王树芳(柘城县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河南柘城476200)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顾名思义是由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壁内血肿)、外周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疾病。ASCVD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首先看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6个阶段:(1)首先是泡沫细胞沉积于内膜下形成脂质点,此阶段是动脉粥样硬化开始的标志;(2)第二阶段泡沫细胞不断堆积致脂质点不断扩大,在内膜下形成脂质条纹;(3)第三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脂核形成,即进入斑块前期;(4)第四阶段,脂质池形成,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对脂质池进行包裹,即形成粥样斑块;(5)第五阶段,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迁移覆盖于脂质池外层形成纤维帽,发展成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在此阶段斑块突出于血管腔形成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9.
<正>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器质性疾病。炎症反应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重要因素,使动脉粥样斑块易于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易损斑块的存在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1]。血管内超声(IVUS)能对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判断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指导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的33处冠状动脉血管段于支架置入术前、术后及球囊扩张后行IVUS检测。结果:IVUS在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斑块的性质方面敏感性高于CAG检查,诊断冠心病更准确,CAG低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本组38处血管,经CAG和IVUS检查符合介入治疗干预指征的血管33处,IVUS指导植入支架的大小、长度以及植入的位置,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总截面积、管腔面积增加,斑块面积及面积狭窄率降低。结论:IVU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IVUS是诊断冠心  相似文献   

11.
邵红  史美龙  吕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258-3259
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1].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斑块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因此利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CAAs)程度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了解血糖的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否导致临床事件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特征和炎症状态。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示血管的直径狭窄程度,而不能提供关于血管壁的结构和成分的信息~([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更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精确性.方法:连续性入选2007-08-2008-12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行MSCT、IVUS检查者,分别利用IVUS、MSCT方法测量同一病变的同一截面的血管截面积(V-CSA)、管腔截面积(L-CSA)、狭窄程度、斑块负荷(BP)、重构指数(RI)等指标;对比IVUS,计算MSCT判断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与IVUS对比,MS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0.1%,PPV为93.0%,NPV为97.0%;显示狭窄程度>50.0%病变的敏感性为96.5%,特异性为97.1%,PPV为98.2%,NPV为94.3%;MSCT与IVUS测量冠状动脉同一病变同一截面下的V-CSA、L-CSA、BP及RI,各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MSCT判断脂质斑块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4.9%;纤维斑块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91.2%;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100%.结论:MSCT在诊断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有较好的精确性,可做为无创性评估易损斑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由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阻塞管腔,使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缺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与64层双源螺旋CT(64-sCT)检查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判定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64-sCT与IVUS检查,分别测定同一病变同一位置的血管横截面积、管腔横截面积、斑块负荷;采用IVUS判定斑块性质,64-sCT测定其CT值。结果 45支血管(左前降支23支;左回旋支15支;右冠状动脉7支)的72个不同截面行IVUS与64-sCT检查,在可用于评估的68个截面中,64-sCT对51个存在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49个存在斑块(敏感性96%),对提示17个无斑块的截面,正确显示16个无斑块存在(特异性94%)。脂质斑块(25±14)HU、纤维斑块(90±20)HU、钙化斑块(530±185)HU;混合斑块中,钙化-脂质斑块(540±175)HU、钙化-纤维斑块(540±195)HU、纤维-脂质斑块(91±22)HU。纤维-脂质斑块与纤维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脂质斑块、钙化-纤维斑块与钙化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血管外弹力膜截面积、管腔截面积、斑块负荷、狭窄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IVUS与64-sCT检查能够定性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其精确度仍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不同性别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情况。方法选择年龄≥65岁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选取一处狭窄50%~70%的斑块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测量血管、管腔、斑块体积及斑块钙化的弧面积。结果女性患者血管体积和管腔体积较男性明显缩小,斑块钙化弧面积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斑块体积相同条件下,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血管体积和管腔体积小于男性,女性患者斑块钙化负荷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粥样斑块增大产生的机械作用和内皮功能损伤所致冠状动脉(冠脉)痉挛以及斑块破裂引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三者(以后者最重要)均可造成冠脉管腔的狭窄或闭塞,临床上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所以,对冠心病的治疗常针对多个环节: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即在疾病的源头进行干预;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或消退粥样斑块;③稳定易损的粥样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其伴随的血栓形成;④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挽救病人的生命,预防严重并发症;⑥对继发于心肌缺血/坏死的后果进行治疗,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易损斑块,是指易于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的斑块,或称不稳定斑块(unstable plaque)。有研究显示,由于正性重构作用的存在,冠状动脉造影常难以发现导致管腔狭窄程度<50%的斑块,而这种斑块可能为易损斑块。另有研究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在于易损斑块表面溃疡形成、破裂与糜烂而继发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闭塞,与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的管腔狭窄程度并无显著相关性[3-4]。因此,评价As斑块的稳定性对于预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疗中.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较其导致的管腔狭窄程度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而言,血管内超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VUS可以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出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对此,本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超声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和标准,病理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所提示的影像与病理解剖结果有很大差异。其原因之一是冠状动脉造影仅提供被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而不能显示管壁的病变;其二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是偏心性或不规则性斑块;另外,冠状动脉在粥样斑块形成时通常发生代偿性扩大。在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