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布洛芬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治疗组经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的布洛芬。用NO化学法试剂盒测定血清NO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肺组织诱导性NO合成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水平、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含量和iN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布洛芬5mg/kg治疗组未见明显变化,而布洛芬10mg/kg和20mg/kg治疗组则明显降低(P<0.05,P<0.01)。布洛芬20mg/kg治疗组血清NO含量、肺组织NF-κB含量和iNOS的表达明显低于布洛芬5mg/kg和10mg/kg治疗组。结论布洛芬可抑制由博莱霉素引起的iNOS和NF-κB的上调,降低肺纤维化小鼠NO水平,可能是降低肺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治疗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甘草酸二铵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XM组和甘草酸二铵组滴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第28天开始,连续14 d腹腔内分别注射DXM注射液3 mg·kg-1·d-1和甘草酸二铵150 mg·kg-1·d-1;第15天取左肺下叶用于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表达,右肺下叶经HE染色病理观察.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IFN-γ含量.结果 (1)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均较轻微;(2)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染色呈强阳性反应,IFN-γ染色较淡,而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TGF-β1、IFN-γ染色及定量表达则相反(P<0.01);且甘草酸二铵组与DXM组相比,TGF-β1定量表达有差异(P<0.05).(3)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IL-4含量较高,IFN-γ含量较低;而甘草酸二铵组和DXM组则相反(P<0.01).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以下调大鼠肺组织TGF-β1、IL-4的表达,降低其血清含量;上调肺组织IFN-γ的表达,增加其血清含量,从而减轻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上,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肺组织iNOS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NO含量,碱水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HYP含量,HE染色法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评价iNOS在大鼠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肺组织NO含量:BLM组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L-NMMA组大鼠肺组织NO含量低于BLM组(P<0.05).肺组织HYP含量:BLM组大鼠肺组织中HY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L-NMMA组大鼠肺组织中HYP含量低于BLM组(P<0.05).肺组织iNOS表达:BLM组大鼠肺组织iNO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NMMA组大鼠肺组织iNOS表达低于BLM组(P<0.05).肺病理形态学: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BLM组肺组织出现肺泡炎症、肺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肺纤维化;L-NMMA组大鼠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iNOS抑制剂L-NMMA在一定程度能减轻肺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程度,iNOS在肺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布洛芬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布洛芬5 mg/kg治疗组、布洛芬10 mg/kg治疗组和布洛芬20 mg/kg治疗组。采集血清行一氧化氮(NO)化学法检测小鼠血清中NO含量;收集肺泡灌洗液行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留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形态变化,制备肺组织匀浆测定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和p-Smad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中发生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情况,同时血清中NO含量和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含量显著增加,小鼠肺组织中MDA含量也有所增加,TGF-β1和p-Smad2的表达显著升高。经布洛芬给药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有所下降,同时肺纤维化损伤得以缓解。结论 布洛芬可缓解由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NO含量、TNF-α和IL-6等炎性因子含量及调控TGF-β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博莱霉素组、地塞米松组和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给以博莱霉素(5mg/kg)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气管内注药,次日地塞米松组给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mg/kg)隔日1次,博莱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造模后第28d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ET-1和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博莱霉素组肺组织内羟脯氨酸(790.530±131.930μg/g)高于正常对照组(570.964±62.411μg/g)和地塞米松组(584.447±51.921μg/g)(P〈0.01),病理为肺纤维化改变。博莱霉素组肺组织中的ET-1水平(61.001±2.722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57.618±2.731pg/mL)和地塞米松组(56.083±3.379pg/mL)(P〈0.01)。结论ET-1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地塞米松可能通过降低ET-1水平抑制肺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正常野生型成年小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内滴注复制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用同等方法注入同样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对照模型。造模后第7、14、21天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肺系数测定、羟脯氨酸含量测定、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肺组织中USP7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肺胶原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在各时间点博莱霉素组肺系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博莱霉素组羟脯氨酸含量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4天和第21天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表明博莱霉素气管内给药能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半定量USP7结果显示,USP7弱表达于正常肺组织中。在各时间点,博莱霉素组USP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0.05~P<0.01),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减弱(P<0.01)。结论:USP7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可能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各个环节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春阳  张燕  冯华松 《医学争鸣》2009,(18):1761-1764
目的:研究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地塞米松组和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和地塞米松组均给以博莱霉素(5mg/kg)气管内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以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替代.ETP-508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开始后次日又分别给以腹腔注射ETP-508(100μg/kg)和地塞米松(1mg/kg),隔日1次.博莱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造模后第28日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肺组织ET-1和羟脯氨酸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博莱霉素组肺组织内羟脯氨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为肺纤维化改变.博莱霉素组的E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P-508组ET-1水平均高于上述各组,与博莱霉素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P-508对肺纤维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拮抗ET-1与内皮素受体结合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阿魏酸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阿魏酸钠预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预防组以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预防组采用阿魏酸钠(150mg/kg)灌胃治疗;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计数,胶原纤维染色检测总胶原纤维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纤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纤维化模型组肺组织内细胞数、肺内总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均显著增加;阿魏酸钠预防组与肺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肺组织内细胞数、肺内总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均显著降低。结论:阿魏酸钠能有效地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对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工冬虫夏草菌液对大鼠肺纤维化早期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冬虫夏草菌液(虫草菌液)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早期抗氧化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治疗组,虫草菌液低剂量1.5 g∕(kg·d),中剂量5 g∕(kg·d),高剂量10 g∕(kg·d)治疗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建立模型,次日起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强的松、虫草菌液(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第14天处死动物,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肺泡炎评分,肺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含量。结果 虫草菌液和强的松能够减轻肺组织肺泡炎,降低BLAF中TNF-α、MDA含量,提高GSH、SOD含量,下调肺组织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虫草菌液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早期肺泡炎有治疗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iNOS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释放而达到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项目研究杏花雨注射液对大鼠实验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杏花雨注射液3个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均采用博莱霉素(BLM)经气管注射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24h后,分别腹腔注射杏花雨注射液、金纳多注射液。于第7、14和28天取各组肺组织进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及形态学检测。结果高纯度银杏黄酮各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银杏黄酮对博莱霉素致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眼病模型,探讨三七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眼病的治疗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35mg·kg-1STZ制备高血糖模型。3d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以FBG>11.1mmol·L-1为造模成功标准。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50mg·kg-1)组,低、中、高剂量(75、150和300mg·kg-1)三七多糖组。灌胃给药5和8周后检测大鼠FBG水平,8周后检测大鼠糖耐量,处死大鼠取肝脏检测肝糖原水平,检测血清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分离大鼠视网膜,Q-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药5周后,中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用药8周后,不同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FBG、糖耐量和肝糖原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GSH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Q-PCR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和iN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中和低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部分血管增生,未见视网膜萎缩;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状态明显改善,未见视网膜萎缩。结论:三七多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升高GSH和NO水平、提高VEGF和iNOS基因表达水平,起到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15周龄SHR 24只,随机分成SHR组、胰激肽原酶组和卡托普利组,每组8只,另取8只雄性15周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胰激肽原酶组腹腔注射(7.2 U•kg-1•d-1),卡托普利组灌胃给药(10 mg•kg-1•d-1),SHR组和正常血压对照组给0.9% NaCl溶液腹腔注射(2 mL•kg-1•d-1),各组均连续4周给药。实验4周后行颈动脉插管测量血压,然后处死动物,测量各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体积比例(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与管腔面积的比例(PVCA)及血清NO含量。结果:SHR组SBP、LVMI、CVF、PVCA增高,血清NO含量下降,与正常血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用药4周后,胰激肽原酶组SBP、LVMI、CVF及PVCA均较SHR组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胰激肽原酶组NO含量明显升高且接近正常血压对照组水平;胰激肽原酶组除SBP外的各项指标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具有降低SHR血压和逆转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18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G)、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组(HFG)、肝硬化组(HCG)。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E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组织匀浆NO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各组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ET和ALT、肝组织匀浆NO在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G组。eNOS和iNOS的表达均为HF组和HC组明显高于NC组,HF组的iNOS表达高于eNOS表达而HC组的eNOS表达高于iNOS表达。直线相关分析肝组织匀浆NO和外周血浆盯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eNOS和iNOS可能都参与了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NO的生成,且肝纤维化时以iNOS生成的NO为主,肝硬化时在NO的生成中eNOS和iNOS都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内毒素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High levels of nitric oxide (NO) produced by inducible NO synthase (iNO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therosclerosis processes.Naoxinto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ce...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脑病与氧化应激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关系,及姜黄素治疗的效果和机制。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正常姜黄素组(Cur)、糖尿病组(DM)、糖尿病+姜黄素治疗组(DM+Cur),以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Cur组和DM+Cur组采用Cur(60 mg·kg-1·d-1)灌胃给药。12周后测定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iNOS mRNA表达水平及iNOS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MOD)值。 结果与CN组相比,DM组海马组织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1),NO和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组织iNOS mRNA及蛋白表达较CN组明显增加(P<0.01);与DM组相比,DM+Cur组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P<0.01),NO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海马组织iNOS mRNA及MOD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糖尿病脑病与氧化应激水平及海马组织iNOS 表达升高相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抗氧化活性及下调iNOS表达,而对糖尿病脑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鸢尾黄素对大鼠心肌纤维化(MF)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卡托普利)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鸢尾黄素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5 mg·kg-1·d-1),连续7d,构建大鼠MF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外,其他各组于造模第2天灌胃给药,分别给予25、50、100 mg·kg-1·d-1鸢尾黄素和10 mg·kg-1·d-1卡托普利,连续28d。实验结束后采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大鼠心功能,测量心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紫外分光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酶标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 Ⅲ)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HR)加快、左室收缩压(LVSP)降低(P<0.01);HMI和LVMI升高(P<0.05);左心室心肌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血清中ColⅠ和Col Ⅲ水平升高,LDH和CK活性升高(P<0.01);而NO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鸢尾黄素组大鼠HR减慢(P<0.05或P<0.01),LVSP升高(P<0.05或P<0.01);HMI和LVMI均降低;心肌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血清中ColⅠ、Col Ⅲ水平和CK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中、高剂量组LDH活性明显降低(P<0.01),各剂量组NO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鸢尾黄素可抑制Iso所致的大鼠MF,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进而抑制胶原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血塞通(20 mg?kg-1) 组及FMCL高、中、低(30.0、15.0和7.5 mg/kg)剂量组,每组8只,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松扎再灌注120 min 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FMCL作用下大鼠心电图ST段的改变;大鼠TTC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大鼠血清CK、LDH、AST、SOD、MDA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 30.0、15.0 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20 mg/kg)在缺血10、30 min和再灌注10、30、60、120 min时ST段抬高明显降低 (P<0.01),FMCL 7.5 m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FMCL 30.0、15.0、7.5 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20 mg/kg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或 P<0.01);FMCL可改善心肌组织病理损害;与模型组比较, FMCL 30.0、15.0、7.5 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大鼠血清中AST、CK和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FMCL 30.0、15.0 mg?kg-1组及阳性药血塞通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及NO含量明显升高(P<0.01), MDA含量降低(P<0.01)。结论:FMC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血管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研究VCAM-1在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免疫反应.结果:在正常对照组,VCAM-1大鼠肺组织中呈弱表达,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少量的肺内间质. 在实验组,VCAM-1亦表达于上述细胞并呈高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损伤中VCAM-1是肺血管损害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它参与了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GBE50对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和GBE50组。GBE50组于每天缺氧后按照80 mg.kg-1口服GBE50,21天后观察管腔面积/管总面积(LA%)、RT-PCR测肺组织中的iNOS(诱导性NO合酶)活性的变化、用放免法测血浆中cGMP、NO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GMP、LA%明显降低(P0.01),iNOS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GBE50组LA%、iNOS mRNA明显下降(P0.05)和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cGM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E50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