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是人类的好朋友,它既可供观赏,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食者竹笋、房者竹瓦、载者竹蔑、烧者竹薪、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语道出了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竹,是人类的益友,它既可供观赏,又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宋代大文豪苏轼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焚者竹薪,书者竹纸,戴者竹冠,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竹150余种。早在晋代戴凯之撰写的《竹谱》一书,就已经记述竹类70多种。绿竹(别称“坭竹”“乌药竹”),为竹类的一种,茎高可达10米,老杆呈绿色或深绿色。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及浙江南部。茎中自然分泌的汁液即“竹露”。一、竹露的命名竹露,闽南一带俗称“绿竹水”。考之《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有  相似文献   

4.
细考我国有竹150余种。早在晋代戴凯之撰写的《竹谱》一书,就已经记述竹的种类70多种。 绿竹,系竹类中的一种,茎高可达10米左右,老杆呈绿色或深绿色。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及浙江南部,以山区农村居多。茎中自然分泌的汁液即称“竹露”。 一、竹露的命名 竹露,闽南一带称“竹汁”、“绿竹露”、“绿竹水”,台湾人也有称之为“竹奶”;厦  相似文献   

5.
扇子,最早称“要”,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据说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起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障扇”。据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长柄扇,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  相似文献   

6.
石斛的名义和原植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斛,首载《本经》。时珍曰:“名义未详,其茎状若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林兰、杜兰与木部木兰同名,恐误。”近人释名:“叶似竹而生于山石上,竹、遂、斛音近相转,石斛即石遂、石竹。”亦有谓“形态似斛”而得名者。所述释义皆可商榷,如《唐本注》:“又有二种,一者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一如麦斛,叶在茎端,其余斛如竹.节间生叶也。”《图经》:“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茎似竹耶?叶似竹耶?碎者散也或细小又不似竹。  相似文献   

7.
春夏之交,雨洒竹林,笋儿破土而出,为大地增添一派生机。竹笋,是竹的芽胞,古人又称之为“竹萌”、“竹胎”、“竹肉”,为日常生活中常食的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问:《内经》风的含义是什么?其“内风”与后世的“内风”有何不同? 答:《内经》风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包括人类生长的条件、病因、病证和病名。 (一)人类生长的条件:《内经》谓之“实风”,语出《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实风”即自然界的和风或正常的气候,它是人类生长繁衍不可缺少的条件。(二)病因:《灵枢·九宫八风》说:“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所谓“虚风”,即自然界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9.
桂枝药用部位的变迁韦衮政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南宁530001桂枝古今药用部位不同,今就其历史变化状况作一探讨。《名医别录》最早指出了桂的形状是“无骨、正圆如竹”。与筒同义,有竹简的含义。“无骨”是指不带木心的皮,“正圆如竹”是指其皮卷如竹筒状,又有筒...  相似文献   

10.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把食与竹联系在一起:“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焖肉。”梁代诗人吴均在《山中杂诗》中更直接了当:“绿竹可充食”。世间美食多与竹结缘,竹的嫩苗笋是“素食第一品”;还有那竹汁、竹酒、竹蜜、竹叶茶、竹米、竹鼠、竹虫,哪样不是美食?借竹器烹制而成的馔更是遍神州!金衣白玉的竹笋,肉厚脆嫩,清香扑鼻,营养丰富;由于谷氨酸含量较高,故竹笋味道鲜美;笋还有吸收其它食物鲜味的特点,十分可口,所以一直是餐桌上的佳肴。在古时就流传:“味佳莫如笋”,“尝鲜无不道竹笋”,自古以来,笋被认为是野味,又是山…  相似文献   

11.
夾竹桃屬夾竹桃科(Apocynaceae),是一种常绿灌木;学名Nerium indicum, Mill.,原产伊朗,移植我国甚久,現在南北各省都有,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中供观賞用。莖可高达5米以上,叶线狀披針形,带革質,通常三叶輸生。夏秋間頂生聚繖花序,花桃紅色或白色;前者最为普遍,尤其在我国南部,几乎均为紅花夾竹桃。清吳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已有关于此植物的较群記載:“李衍竹譜,夾竹桃自南方来,名拘那夷,又名拘那兒?ê炖嗵?其根叶似竹而不勁……?笨梢娢夜缬醒д咦⒁獾剿恕4送鈯A竹桃在苏联、日本及欧洲各国亦均有栽培。欧产夾竹桃(Nerium oleander L.),在張氏著作中已早經証明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  相似文献   

12.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他对人类有两大贡献:(1)医学成就,(2)医学道德。希波克拉底总结了历代西方医学家的理论、医技提出了新的论点并且进行了实践、传教、启示后人。他留下了规范医生道德准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奠定了“相同者能治愈”的理论,认为“通过相同者,疾病产生,再通过使用相同者疾病被治愈”。发现服用某些大剂量的天然物质能  相似文献   

13.
肾脏与优生     
生育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功能 ,这种功能的正常与否 ,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人类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增高 ,自然优生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优生学是提高人类综合素质的一门自然科学。早在古籍《曲礼》指出“娶妻不娶同姓”,认识到“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初步了解血缘近亲者结婚 ,对生育存在不利因素。《妇人良方》、《化胎教》等书都记载了胎教 ,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汉书上亦有人类先天禀赋的差别 ,以及选择婚配可以达到优生的记载。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 ,更重视优生优育。1 生理方面祖国医学认为肾脏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竹疗     
我们知道竹子的功用很多,它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身体上的病患,如竹叶就是药方上所用的淡竹叶,有清热利尿的功用,竹沥就是竹汁,有镇惊利窍的功用,而且还能用来治疗思想上、习气上的病患。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竹诗,题为《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还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根椐其中的“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语句,明代吴宽借题发挥,写了一篇《医俗亭记》,收在《家藏集》卷三十一(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古文》均予收载),论述了“竹疗”,即用竹子治疗俗病的问题,颇为新奇可喜,悦目清心。  相似文献   

15.
中药附子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我国已知有七十多种,其中四川栽培者命名为“川乌”,而各地野生者称为“草乌”。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和祛寒止痛”等功效,附子与乌头的功用基本相同。我国自古以来认为本类药物“辛热有大毒”,然而传统应用上不仅中医治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4年以来,运用自拟“助孕舒通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在100例病人中,有完整资料并随访者76例,个部病例均为3年以上未孕者。病因:①炎症性不通;②结核性不通;③先天性输卵骨不通;④梗阻性输卵竹不通。男方常规行精液化验分析,女方行妇科检查,r宫输卵竹通畅性试验和其他有关检找,通液黑龙江中医药 3次宫腔通畅仍不怀孕,作宫腔输卵管造影证实为两侧不通为炎  相似文献   

17.
林中 《家庭中医药》2013,(12):58-59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把“精”看作天地间万物的基础。《周易·系辞》日:“精气为物。”注日:“精气氤氲,聚而生物。”疏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精乃气之精也,故此处“精气”可视为“精”。《质疑录。论阳常有余》曰:“人始生,先成精”,“成立吾身者,即真阴之精也”。这些说明了人生命的由来、形体的成立,都源于“精”的参与,“精”是人类形体生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妇人多郁”之说是历代医家宝贵的经验总结,提示郁是导致妇科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验之临床,因郁致病见于妇科者有: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经闭不行,经行乳胀,经行烦躁,经行失眠,崩漏、带下,妊娠腹痛、滞产,乳汁不行,恶露不下,以及不孕等,证明前人之说极是。其“多”者是与男子比较而言,显示了性别不同,在整个人类中的地位,对事物的看法观点以及行为和思维上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  相似文献   

19.
说“度”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度”,人生亦是如此。杨伯家里有一只竹背篓,据说已有250年历史。一般竹背篓的寿命只有3-5年,杨家背篓为什么会保留这么长时间呢?原来,杨家背篓在使用上有家训:不过度。杨伯说:“背篓也是一个生命,你爱惜它,它就活  相似文献   

20.
竹蚜(Oregma tatakella Takahashi)又名“竹佛子”、“竹虱”,属同翅目蚜科.在四川,每年秋末至次年春末,寄生于嫩竹的茎和枝条上。在民间,竹蚜作为抗哮喘的单味偏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简言主治中风、半身不遂,透经络、追涎等。近代虽有个别提及,但也沿袭李氏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