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渊丸为祛风宜肺,清热解毒,通窍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由苍耳子,辛夷,金银花、茜草和野菊花等药制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鼻塞鼻渊,通气不畅,流涕黄浊,嗅觉不灵,头痛,眉棱骨痛诸症[1].方中金银花为君药,绿原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笔者建立了鼻渊丸中绿原酸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野菊花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阮俊  黄永林 《中成药》2004,26(2):153-154
野菊花是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其主要成分为总黄酮,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抗毒、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功能[1,2],野菊花提取物制成的栓剂,应用于临床对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慢性前列腺炎等有显著疗效[3].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药材资源,充分提取野菊花所含的总黄酮成分,我们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西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明  黄亚非 《中草药》2002,33(8):687-688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文献对野菊花不同部位的黄酮有所报道[1],但对野菊花挥发油成分的报道甚少.据文献报道,野菊花挥发油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2,3].但由于品种、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同产地的野菊花的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微波辅助萃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伫怡  王娟  沈平孃 《中草药》2008,39(1):60-62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萃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产品得率和绿原酸质量分数为指标,均匀设计4.0软件设计的U10(108)均匀试验表对野菊花的微波辅助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出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340 W、辐射时间20 min、溶剂乙醇体积分数60%、乙醇用量为9倍,浸泡时间30 min.与传统加热回流野菊花产品得率和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6.8%、0.889%)比较,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野菊花所得相应指标分别为18.3%、1.212%.结论 微波辅助萃取野菊花中绿原酸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目标组分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酶法辅助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Flos lonicerae)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效,主治痈肿、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症,应用历史悠久[1].研究表明,金银花中富含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皂苷、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2,3].提高绿原酸的提取率对于保证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RP-HPLC测定野菊花及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湖南衡阳产野菊花和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以70%的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法提取野菊花、叶中的绿原酸。以0.04%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RP-HPLC测定。结果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为0.776%、野菊叶中绿原酸含量为1.894%。结论野菊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野菊花。  相似文献   

7.
金芪降糖颗粒为国家四类新药,由金银花、黄连、黄芪等中药组成,功能清热益气,用于轻、中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绿原酸为该方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主要成分.其含量测定已报道有紫外分光光度法[1],脉冲极谱法[2],薄层扫描法[3],HPLC法[4].由于复方中药制剂组分复杂,为了有效控制药品质量,采用HPLC法对该方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同提取工艺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志华  许让翻 《中草药》2002,33(8):714-715
绿原酸为众多中药材(如:金银花、茵陈、杜仲等)中抗菌、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份[1].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较多,目前主要有水提醇沉法、水提石灰乳沉淀法、醇提铅盐沉淀法、聚酰胺柱层析法、超滤法等[2].本实验比较水提醇沉法及超滤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2份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mm×250 mm,5 μm);绿原酸和咖啡酸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19:81);检测波长326 nm.蒙花苷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6:23:1);检测波长334 mn,柱温25℃;流速1 mL·min-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5~50 μg(r=0.998),2.5~25μg(r=0.998),4.97~41.47 μg(r=0.99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6.2%,103.7%,RSD分别为2.1%,2.3%,1.8%.结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重庆丰都产野菊花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0.232%,咖啡酸含量整体偏低,江苏和安徽产野菊花中蒙花苷含量基本达到药典规定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野菊花的显微特征常数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野菊花粉末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野菊花中总黄酮化学含量进行测定,用统计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野菊花中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与绿原酸、木犀草苷和蒙花苷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总黄酮含量则无相关性。结论测定野菊花花粉粒的显微特征常数值,可作为其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优选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正交实验,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水浴提取法最优工艺为:液固比为12:1的70%乙醇于80℃水浴提取4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5%.超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为15:1的60%乙醇预浸渍40 min,超声提取45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6%.超声法优于水浴法.结论 以该工艺提取绿原酸,保证了较高的绿原酸质量分数,优化了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鸡树条是忍冬科植物.资源丰富,果实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喘疗效较好.果实中含有绿原酸[1].采用HPLC法测定鸡树条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未见报导.故此,我们对果实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李凤丽  李进  陈涛  佟杰 《天津中医药》2007,24(2):159-160
[目的]确定野菊花微型灌肠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野菊花中有效成分蒙花苷、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0倍,浸泡,蒸馏时间3h提取挥发油后,加8倍量水再分别煎煮2次。[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预测野菊花Q-marker,并建立能够同时测定野菊花Q-marker含量的一测多评方法,为野菊花药材质量评价及优质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结合野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依据Q-marker的“五原则”综合分析、预测野菊花的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适用于野菊花品质评价的一测多评体系。结果 从野菊花的功效相关性、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及成分特异性等多方面分析,预测了野菊花药材中8个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8种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结论 建议考虑将野菊花药材中4个类黄酮成分(蒙花苷、田蓟苷、芹菜素和木犀草苷)和4个酚酸类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作为野菊花药材Q-marker的候选化合物,本研究中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野菊花中8种候选Q-marker成分含量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5.
野菊花药效组分抗炎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验证和进一步确定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为建立野菊花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确定初步药效组分基础上,采用小鼠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耳肿胀实验验证抗炎的生物效应,设立了野菊花水煎剂组、五味消毒饮组、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野菊花药效组分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水煎剂组和五味消毒饮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野菊花的药效组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确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作为野菊花抗炎的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Acer Trunctum Bunge),又名五角枫,系槭树科械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元宝枫因翅果形状象中国古代"金锭"而得名.元宝枫叶中含有黄酮、强心苷、绿原酸、甾体、鞣质和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防治血管硬化、降血糖等功能[1].  相似文献   

17.
天山花楸为蔷薇科Rosacea花楸属Sorbus植物天山花楸Sorbus tianschanica Ruper.的干燥嫩枝叶,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民间常以果实、嫩枝叶及茎皮入药.其果实味苦甘、性平;嫩枝叶和茎皮味苦、无毒,具有清热利肺、补脾生津之功效 [1-2].天山花楸内含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花青素、双联苯酚、类山梨酸、生氰苷等 [3-4].药理试验显示,天山花楸枝叶兼有止咳、平喘、强心等多种药理功效,并且毒性很低 [5-6].  相似文献   

18.
野菊花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野菊花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为指标,采用超声辅助及正交试验优选野菊花水提和醇提工艺,并与常规回流提取进行比较;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RP-HPLC测定绿原酸和蒙花苷含量.结果:综合3个指标,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5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30 min,提取温度75℃;最佳醇提工艺为15倍量8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温度70℃.结论:采用醇提工艺提取野菊花时,总黄酮、绿原酸和蒙花苷得率均较高,可为野菊花综合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索野菊花外观色泽与内在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为优质野菊花药材采购及优良品种的高效、快速选育提供参考.利用测色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分别测定84份不同种质野菊花样品色泽(明暗色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和化学成分(木犀草苷、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绿原酸),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菊花色泽和化学成分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绿原酸与L^(*)、b^(*)呈显著正相关,与a^(*)呈显著负相关,木犀草苷和化学成分的相对关联度γ_(i)分别与b^(*)、L^(*)呈显著正相关,可根据L^(*)和b^(*)预测木犀草苷、绿原酸含量及γi;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与色度值L^(*)、a^(*)、b^(*)无显著相关性;84份野菊种质可聚为4类群,第Ⅲ类群γi和总色度值E_(ab)^(*)优于其他类群,表现为品质和色泽优良,从中筛选出1个品质最优,色泽明、黄,蒙花苷含量高的优良种质.因此,色泽明、黄野菊花药材的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较高,综合品质优良,外观色泽可用于快速预测野菊花药材内在品质.该研究为色泽评价野菊花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野菊花药材采购及优良品种评价及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的市售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绿原酸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10个产地的市售野菊花药材进行分析,考察野菊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XDE-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水(18∶1∶8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20℃。结果:不同产地的市售野菊花药材的绿原酸含量差别很大。结论:所建立的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简便迅速;对10批药材的分析结果表明野菊花药材质量差别很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