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除强迫、偏执外t=2.08~7.59,P〈0.05或0.01);SAS、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6.51和5.89,P〈0.01),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心理干预后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心理干预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父母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地震后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心理状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人员去灾区工作1个月后的心身状态。方法采用自编《心理创伤行为自评量表》对36名心理干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有77.8%的人需要心理学专家帮助;②心情不稳定,轻度占44.4%,中度19.4%,重度2.6%;③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情,轻度27.8%,中度25%,重度8.3%;④容易生气、动怒,为一点小事和别人争吵,轻度41.7%。中度16.7%;⑤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轻度占38.9%,中度19.4%;⑥感到身体紧张不能放松,轻度占36.1%,中度13.9%,重度5.6%。结论心理干预人员在灾区工作1个月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身问题。  相似文献   

4.
5.
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39,自引:1,他引:138  
目的 :为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及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及 3个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 2 72 3名成年被试者进行测量。结果 :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水平低下、外控心理倾向的人主观幸福度低 ,心理症状多 ,心理健康水平低 ;同时还发现 ,内外控制感对社会支持水平也产生影响 ,内在控制感强的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结论 :提示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因素 ,研究这二个中介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探讨心理障碍产生的心理机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也称惊恐焦虑障碍或惊恐性焦虑症。其反应以反复的惊恐焦虑发作为原发的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地担心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焦虑障碍。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把惊恐障碍归属为焦虑症的1个子类.与广泛性焦虑并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入组132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responses of 25 burn patients, 16 males and 9 female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MMPI and the six verbal subtests of the WAIS. These measures were administered upon hospital admission and 11 to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Data analysis entailed Hotelling's T2 tests for paired observations. paired t-tests and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s. Results did not reveal the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deterioration common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composite group MMPI profiles were essentially normal at both administrations with significant pre-post increments on the L Scale, Scale 9 and Scale 0, p < 0.05. Male patient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pre-post changes, while females showed a significant pre-post increment on Scale 0, p < 0.05, which indicates increased social orientation and gregariousness. Patients as a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pre-post increments on the Information (p < 0.05) and Digit Span (p < 0.01) subtests of the WAIS. Males demonstrated more dramatic increases than did females.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se findings and those reported by other investigators are attributed to the use of young children as participants in other studies, the absence of discernible premorbid factors tha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post-trauma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in other investigations and possible differential effectiv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WAIS and MMPI were found to be sensitive to the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experienced by participants, which suggests their application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burn patient's recovery.  相似文献   

17.
165名汶川地震伤员心理健康调查和心理护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SQ)对165名来深圳住院治疗的灾区伤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心理社会支持、健康教育、放松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深圳的灾区伤员入院时PH-SQ高于8分的59人,需重点心理干预的占35.8%,其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紧张或担忧(91.5%),其次是容易疲劳(76.3%)和感觉不快乐(74.6%),有自杀倾向(17.0%),男女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PHSQ复测,高于8分的5人,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52,P0.05),PHSQ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1.46,P0.05)。结论地震灾害给伤员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护理对伤员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部队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战斗力。方法: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运用多种形式组合的综合性心理干预。结果: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后新兵焦虑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35.34%下降为21.64%(χ2=16.81,P<0.01);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由干预前26.85%降为15.62%(χ2=14.89,P<0.01);SCL-90各因子分分析提示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焦虑、人际敏感、抑郁、强迫、敌对、躯体化明显;SCL-90焦虑、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提高和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3所高等院校400名大学生,对其施测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结果: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年级和心理求助史等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在心理疾病污名得分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546,P0.05),在心理求助态度总分、耻辱忍受性和人际开放性上女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216,-2.740,-2.853;P0.05);大一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化程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F=3.627,P0.05),大四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上及其各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F=12.313,P0.001);有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在求助态度总分和自我认知维度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无专业心理求助经历的大学生(t=2.335,2.703;P0.05);求助态度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疾病污名存在显著负相关(r=-0.295,P0.05)。结论:消除心理疾病污名,提升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积极性,才能帮助大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