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就近几年来C反应蛋白(CRP)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因子等方面做了如下综述。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主要由致炎因子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的一系列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CRP从其功能、特征来看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因而可作为预测因子,并可预示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在CRP对影响机制的研究方面,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就近几年来C反应蛋白 (CRP)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预测因子等方面做了如下综述。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主要由致炎因子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的一系列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CRP从其功能、特征来看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 ,因而可作为预测因子 ,并可预示其冠状动脉病变的不稳定性。在CRP对影响机制的研究方面 ,目前认为主要与免疫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其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5例,正常对照组30例,3组进行交叉对照分析。结果: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两者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②CRP>18mg/L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CRP水平升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及预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ACS的患者10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3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hs-CRP浓度,并结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同工酶(Mb)进行分析.结果 hs-CRP与cTnI、CK-Mb和Mb相似,由SA、UA至AMI,它们的水平都依次增高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诊断AMI患者时阳性率分别为91.0%、97.0%、81.0%、67.0%,同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变化,由单支病变、双支病变至三支病变,hs-CRP的水平也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cTnI在预测UA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敏感性分别为75.0%,91.3%、特异性为78.9%, 89.2%.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CS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肌钙蛋白Ⅰ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两种标志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发生心脏事件的特点。方法受试者共113例,SAP40例、UAP43例、AMI30例,对照组35例。删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测定;hs—CRP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①UA组cTnI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②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1)AMI组hs-CRP与其它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UAP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时cTnI增高显著,是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金标准”;AMI时hs-CRP增高显著,表明AMI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损伤及坏死的严重程度。而联合评估这两项标志物的水平则可以识别心脏高风险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h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hs—CRP,出院3个月进行随访并行上述指标监测分析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uA[(433±62.5)μmol/L与(298±47.6)mg/L,t=7.021,P〈0.05]及hs—CRP[(33.16±12.65)μmol/L与(8.59±2.35)mg/L,t=8.534,P〈0.01]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及hs.CRP含量与ACS相关并与再发心血管疾病相关(r=0.387,P〈0.01)。结论uA和hs—CRP含量升高是ACS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CS患者治疗中的监测指标,亦具有早期预防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巧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68-68
C反应蛋白(CRP)属急性期反应物质,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出现于病人的血清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武方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00-100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对3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CR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C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调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60例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显著增高,阿司匹林治疗4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在联合生脉饮治疗后,hs-CRP下降趋势较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为明显。结论生脉散可增强阿司匹林对ACS患者血清hs-CRP的抑制作用,且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37例ACS患者、5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86名健康人血清中hs-CRP的含量.结果 SAP、ACS患者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ACS患者住院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均明显降低.入院时hs-CRP〉10.0 mg/L提示再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很大,出院时hs-CRP〉3.0 mg/L的患者易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结论血清hs-CRP在ACS发生时明显增高,可以作为ACS的预报,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37例ACS患者、5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86名健康人血清中hs-CRP的含量。结果SAP、ACS患者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ACS患者住院治疗后血清hs-CRP浓度均明显降低。入院时hs-CRP>10.0mg/L提示再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很大,出院时hs-CRP>3.0mg/L的患者易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结论血清hs-CRP在ACS发生时明显增高,可以作为ACS的预报,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44,P0.0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性独立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并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浓度测定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发病率在我国迅速增高,冠脉斑块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临床上C反应蛋白(CRP)已应用于预测冠心病患未来事件的因子。但(CRP)这一传统实验测定方法缺乏较高的敏感性,不足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近2年来作应用超敏CRP检测在冠心病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冠心病患超敏CRP与ACS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老年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择同期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查体者分...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变化与脂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急性期反应以及血浆C -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 (LDL)、一氧化氮 (NO)、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的关系。方法 符合ACS诊断的 4 5例患者于入院后第 2天凌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5mL ,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并测定LDL、NO、TC、TG ,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CS患者CRP水平和LDL、NO、TC、TG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结论 调节LDL、NO、TC、TG的水平 ,达到降低CRP水平的目的是防治ACS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玉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96-96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C反应蛋白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敏感的指标,是急性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无症状人群,稳定和非稳定患者中,它是将来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强烈预示剂。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而且具有对抗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辛伐他汀治疗ASC,观察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的影…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值得临床关注。资料表明,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患者的CRP浓度以探讨CRP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6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进行常规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培哚普利进行治疗,通过1个月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改变情况以及血清hs‐CRP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培哚普利进行治疗,能起到一定的抗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斑块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急性心肌梗塞组30例,采用乳酸凝集反应法测定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C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组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与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预测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