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辽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护理。方法对我院眼睑痉挛27例、面肌痉挛132例患者进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睑痉挛27例、面肌痉挛132例患者经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配合有效护理,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患者科学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注射用肉毒毒素注射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1997- 10~ 2 0 0 0 - 10我院神经科门诊共诊治面肌痉挛 135例 ,男 6 1例 ,女 74例 ,年龄 2 3~ 6 9岁 ,病程 0 5~ 12年 ,均为药物、针灸、茎乳孔封闭、手术治疗 (血管减压术 )未能控制者 ,全部做头颅CT检查 ,5 8例做MRI检查 ,未发现大脑、脑干有明显异常。  方法 :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冻干水溶性结晶 ,每支4 0U ,低温保存 ,使用时注射用水稀释至 2 5U/mL的浓度 ,对患者眼轮匝肌、颧肌、颊肌、颏肌等表情肌进行多点注射。每点 0 1mL ,总量为 2 5U左右 ,具体根据肌肉痉挛程度进行剂量分配。  疗效评估 :按面肌痉挛程度分…  相似文献   

3.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运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A型肉毒毒素 ( BTX- A)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193例患者 (其中面肌痉挛 12 7例、眼睑痉挛 3 1例、Meige综合征 2 9例、痉挛性斜颈 6例 )采用局部多点注射法于痉挛肌肉注射 BTX- A,并随访观察。结果 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和 Meige综合征的治疗有效率均为 10 0 % ,作用持续时间分别是 ( 15 .8± 5 .0 )周、( 13 .4 7± 8.1)周和 ( 12 .3±2 .3 )周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有效率为 83 .4 % ,作用持续时间为 ( 17.1± 5 .7)周。副作用局限、轻微且可逆。结论  BTX- A局部注射治疗头 -颈部运动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型肉毒毒素(衡力),每支100U,用生理盐水将药物溶解稀释成25U/ml,用1ml注射器、4.5号针头多点注射,共治疗Meige综合征44例,其中眼睑痉挛型26例,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12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6例。观察治疗前后痉挛强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18.2%),明显缓解24例(54.5%),部份缓解8例(18.2%),无效4例(9.1%),总有效率为90.9%。治疗前后痉挛程度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效一般维持3~6个月。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有效率高、安全、操作简便、局部副作用轻微且可完全恢复,无全身毒副作用,易为临床应用,其缺点是大部份患者在3~6个月后要复发,须重复注射。  相似文献   

5.
994210 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88例临床观察/陈桂兰…//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6).-373~374 A型肉毒毒素1次注射剂量为25~50U。采用痉挛部位肌肉多点注射法,每次每点注射剂量为2.5~5.0U。结果:治后1周内效果最佳,3个月效果有退化,但与治前仍有明显差异。显效88.6%,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面风止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面肌痉挛患者3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7例与对照组186例。对照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面风止痉汤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77.42%,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联合面风止痉汤治疗面肌痉挛,具有协同的功效,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面部症状,且还可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玉明 《山东医药》2006,46(11):46-46
既往常用的除皱方法为手术治疗,副作用和并发症较多。2000年8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微量A型肉毒杆菌毒素行面部多点状皮下注射除皱,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58例要求除皱者中,女148例。男10例;年龄36~58岁。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冻干结晶制品,于-5℃以下储藏,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每0.1ml含A型肉毒杆菌毒素2.5U。用1ml注射器于前额、眉间、眼外眦、颊部、口角等6~12个点行皮纹线注射。  相似文献   

8.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6月 ,我院应用国产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 10 7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5 7例 ,女 5 0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45 .5岁 ;病程 3个月至 16年。左侧面肌痉挛 5 8例 ,右侧 49例 ;按 Cohen和 Albert等强度分级 ,本组 级 31例 , 级 6 7例 , 级 9例。其中 91例曾给予口服药、针灸、面部封闭等治疗而痉挛未能控制 ,其中 2例曾行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方法 :均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 ,治疗前检查肝功、肾功、心电图脑电图 ,必要时行头颅 CT扫描 ,均为阴性及非过敏体质者。A型肉毒毒素为白色冻干结晶…  相似文献   

9.
1998~2000年,我们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和眼睑痉挛,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47例;年龄19~80岁:病程2个月至30年。眼睑痉挛(BS)25例,偏侧面肌痉挛(HFS)44例,Meige氏征3例。既往分别经药物、针灸、封闭或手术治疗,疗效不明显。痉挛分级为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多;2级;无外部刺激时,眼睑和面肌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眼睑和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眼睑和面肌痉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组眼肌痉挛2级3例,…  相似文献   

10.
张娅  王双义  李贵昌 《山东医药》2004,44(31):54-54
2003年3月以来,我科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28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胸大肌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12~2011-05收治的53例需行隆乳术者行双侧胸大肌下半部分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双侧总计100 U).结果 53例术后6~10个月随访,乳房双侧对称良好,外形满意,乳房感觉正常,无假体移位.有1例单侧血肿,3个月后患侧出现包膜挛缩,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硅胶假体隆乳术中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胸大肌注射可以提高假体隆乳术术后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8例老年病人进行眼睑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以氯硝安定、安坦治疗36例老年患者为对照。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与47.8%(P<0.001),显效率分别为92.1%与22.2%(P<0.05),A型肉毒毒素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轻。结论A型肉毒毒素为治疗老年患者眼睑痉挛的有效药物,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及舌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对89例Meige综合征病人进行痉挛肌肉多点注射,对比注射前后的痉挛分级。对其中3例因舌肌张力障碍而进食困难的病人进行舌肌封闭,观察疗效。结果有效率达91.0%,注射后肌痉挛强度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效维持3~6个月,平均(4.3±2.9)个月。3例舌肌张力障碍病人封闭舌肌后,明显改善进食困难。23例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且效果不减;2例复发者随注射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减弱。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及舌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人12个试验包括55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1)短期总有效率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83.21%比71.27%,P<0.01).(2)长期总有效率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54.59%比27.60%,P<0.01).(3)临床复发率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高于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55.66%比18.84%,P<0.01).(4)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13.01%比1.35%,P<0.01).结论 目前的证据表明: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与气囊扩张均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在长期疗效上更优于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  相似文献   

15.
安文峰 《山东医药》2007,47(35):80-80
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24例面肌痉挛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24~66岁,平均48.6岁;病程0.5~12a,平均64个月。主要表现为半侧面部肌肉(包括眼睑)发作性不自主抽动,均为药物、针灸、局部封闭、手术治疗未能控制者,排除其他疾病继发的肌肉抽搐;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大脑、脑干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常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肌肉痉挛,难以处理,不利于肢体功能恢复。1989年Dsa等〔1〕第一次使用肉毒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继发性肌强直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临床上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取得了良好效果〔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加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w对两组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MAS)、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Berg平衡量表(BBS)、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生理消耗指数(PCI)评分。结果治疗后4 w,两组MAS、FMA、10 m MWS、BBS、IEMG、PC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可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前后的食管动力变化及疗效.方法在内镜下用Wilson-Cook、25G注射针选择贲门齿状线上1cm部位3、6、9、12点于食管黏膜面45°角进针5mm注射A型肉毒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97)卫药准字(兰)S-01号),每点20~25U,共80~100U,术后禁食4~6小时.用瑞典CTDPCPolyraf多导胃肠功能测定仪对7例患者分别于注射治疗前后作了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压力及松弛率(LESR)、吞水时食管体部蠕动以及食管内24小时pH检测.结果7例患者治疗前静息压(LESP)为(7.58±1.65)kPa,松弛率(LESR)为(29.69±3.44)%,吞水时食管体部均为细小杂乱低平非推进性收缩波,治疗后1周LES静息压(LESP)降至(3.51±0.38)kPa,松弛率(LESR)为(51.94±3.58)%明显升高(P<0.01);吞水时食管体部均为细小杂乱低平非推进性收缩波,治疗后1周出现低平规律性同步蠕动波;注射治疗前后食管24小时pH检测显示无异常反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可进半流质及普食.7例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食管动力障碍,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无副作用,也无并发症,门诊即可进行,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与酒精局部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无锡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和电针刺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酒精局部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8周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价两组患者肌张力,通过测量起立行走3 m所用时间、步行10 m所用时间评价两组患者行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注射前、注射后2周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4、8周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前及注射后2、4周两组患者起立行走3 m所用时间、步行10 m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8周观察组患者起立行走3 m所用时间、步行10 m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注射前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2、4、8周观察组患者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酒精局部注射相比,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可更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下肢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行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帕罗西汀对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1例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回顾及前瞻相结合的方法 ,部分联合使用帕罗西汀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起效的潜伏期、注射剂量、疗效持续时间、有效率、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潜伏期、注射剂量、有效率、副作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使用帕罗西汀后在持续时间上明显长于单纯注射组(P0.01)。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帕罗西汀在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可以明显延长持续时间,减少注射A型肉毒毒素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