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美容效果。方法: 对以美容为首要目的的面部皱纹患者采用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结果: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效果好,创伤小。结论: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石涛 《中外医疗》2008,27(31):40-40
目的 观察应用A型肉毒素和自身脂肪组织祛除面部皱纹效果.方法 采用A型肉毒素多点注射法和自身脂肪在皱纹真皮下填充术治疗156例面部皱纹患者.结果 156例患者中,半年后回访满意148例,满意率94.33%.结论 A型肉毒素和自身脂肪祛除面部皱纹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部皱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例需要面部皱纹除皱的求美者,通过设计不同的注射点,采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每次总计量小于50^u。结果 两组治疗2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A型肉毒素是治疗面部皱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因除皱肽与A型肉毒素在治疗面部皱纹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面部消毒后在面部皱纹明显处周围标记A型肉毒素注射点,1周后用除皱肽沿皱纹皮内注射,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结果共治疗78例,术后随访2年,有效率达98%,效果满意。结论基因除皱肽联合A型肉毒素在治疗面部皱纹方面作用互补,延长治疗效果,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注射在清除面部动态皱纹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用1 ml结核菌素注射器,30号特制针头进行面部肌肉注射,根据个人皱纹的分布范围、多少调整注射不同点位,每点0.1ml(含5.0U),不需麻醉。结果:除9例患者曾出现轻度瘀斑、水肿,眉型改变、眉下垂,未见红疹、脱皮、恶心、头痛、头部紧绷感等不适外,其余大多数病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总有效率93%。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对称注射法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A型肉毒素以面中线为中轴对称注射面部皱纹,接受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额横纹、眉间纹、鱼尾纹62例,鼻唇沟纹、鼻背纹6例.结果68例患者面部动力性皱纹完全消失,有效率100%,无1例出现眉下垂、睑外翻、面部不对称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A型肉毒素对称注射治疗面部动力性皱纹,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A型肉毒素在面部除皱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全保  林桂松 《当代医学》2009,15(31):136-136
目的A型肉毒素治疗面部皱纹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产生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唇沟纹,口周纹等处注射适量A型肉毒素。结果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可在面部除皱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A型肉毒素在面部除皱的效果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点状注射A型肉毒素去除面部动静态皱纹及皮肤饱满度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病例64例,其中静态皱纹40例,额纹18(43%),鱼尾纹13(32%),川字纹6例(15%隍,鼻背纹3例(7%)。动态皱纹24例,额纹16例(67%),鱼尾纹8例(33%)。所有患者均实行局部多点注射,药物浓度4单位/0.1毫升,根据皱纹情况调整药量及注射点,记录皱纹变化,皮肤饱满度,药物维持时间,不良反应。结果:A型肉毒素对动态皱纹显效率100%,静态皱纹显效率94.2%。肌肉麻痹持续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不良反应:头痛头晕1例,局部水肿,青紫3例症状3~5日消失,无全身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素对面部动静态皱纹治疗安全,迅速,是有效面部除皱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A型肉毒素(BTXA)治疗面部皱纹的疗效.方法 对38例额纹、眉间纹、鱼尾纹患者利用BTXA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采用不同剂量,定点均匀注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后37例效果显著(97.37%),1例有效(2.6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BTXA在面部除皱中有确切的疗效,且痛苦小、见效快、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1例A型肉毒素面部注射除皱致过敏反应病例。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A型肉毒素面部注射除皱致过敏反应病例的病史、治疗经过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结果:A型肉毒素致过敏反应病例少见。结论:A型肉毒素除皱美容,简便易行、起效快、无痛苦、不良反应小,但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要学会正确而冷静地处理其引起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②方法应用国产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31例。③结果31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无效1例,其中6例出现轻微的可逆性并发症,数周后自然恢复,无全身不良反应。④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是一种首选的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倩  黄巡 《河北医学》2006,12(1):59-60
目的:寻求保守治疗咬肌肥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A,BTX-A)对25例咬肌肥大的患者进行治疗,每一侧注射剂量为50U。结果:25例治疗均有效,其中4例出现不对称,经过追加调整剂量后,效果满意,25例均无并发症。结论:A型肉毒素治疗咬肌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方法,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和眼睑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对面肌和眼睑痉挛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小剂量A型肉毒素局部多点注射治疗。结果9例面肌痉挛、46例眼睑痉挛、3例面肌伴眼睑痉挛均缓解,药效作用时间9~26周,平均16周,无全身反应。结论A型肉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透明质酸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面部皱纹的年轻化治疗,肉毒素和皮肤充填剂是两个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分别治疗动态和静态的皱纹。 对于面部皱纹的年轻化治疗,肉毒素和皮肤充填剂是两个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分别治疗动态和静态的皱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治疗斜视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电话回访或就医了解到的情况.结果35例患者斜视不同程度减轻,其中5例患者暂时出现眼睑下垂,2例患者出现短暂的重症肌无力.结论 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斜视的同时,配合严密的护理观察,能使治疗安全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A型肉毒素和注射溶脂技术应用于脸廓整形。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8例要求瘦脸的患者采用A型肉毒素和磷脂酰胆碱联合应用治疗,及对术后情况进行回顾。结果:联合A型肉毒素和注射溶脂技术应用于脸廓整形,效果满意。结论:联合A型肉毒素和注射溶脂技术应用于脸廓整形具有创伤小、回复快、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患者接受等优点,使其在脸廓整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A型肉毒素上市以来,它在眼科、神经科、康复科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用于治疗诸如斜视、眼睑痉挛、半侧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小儿脑瘫和成人中风后肌痉挛等30余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被誉为二十世纪90年代神经科药物的一大进展.1985年,细心的加拿大女眼科医师Carruthers[1]将肉毒素用于眼科斜视矫正时,注意到眼周围衰老的皱纹消失了,第一次把毒索与美容偶联.2002年,肉毒素被正式批准用于整形外科的美容除皱领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浓度A型肉毒素和低浓度A型肉毒素对长期重复肉毒素注射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00例HF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局部注射高浓度A型肉毒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注低浓度A型肉毒素治疗。记录患者痉挛缓解起效时间和痉挛缓解时间,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痉挛起效时间和痉挛缓解时间比较,实验组痉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缓解痉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个月、6个月时全显率为84%和40%,实验组3个月、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44%和58%,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及6个月SA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3及6个月S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肉毒素治疗HFS安全、更有效,起效时间短,缓解痉挛时间长,还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A型肉毒素(botulihum A toXin,BTxA)阻断神经介质的传递,导致肌肉松弛麻痹.最早用于治疗斜视、面肌痉挛等肌肉紧张性疾病,近来将其用于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同样获得良好效果.肉毒素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王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89-591
目的:比较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素和经探条扩张术的疗效。方法:扩张组采用Savary-Gilliard维形探条,探奈直径直径5min~15mm;肉毒素组采用A型肉毒素多点注射。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单次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近期及中远期的疗效。结果:两组方法的l周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但扩张组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肉毒素注射组,且单次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肉毒素注射组。重复治疗后两者的中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