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桂枝汤中芍药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桂枝汤中芍药考黑龙江省兰西县人民医院姜淑珍黑龙江省兰西县中医院王洪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96研郑杨马艳春芍药在先秦诸子书籍中就有许多记载,如《诗经》曰:“赠之以芍”。《山海经》曰:“其草多芍药”。医圣张仲景对芍药情有独钟,《伤寒论》112方中用...  相似文献   

2.
谢宇杰 《河南中医》2006,26(7):12-13
《伤寒论》277条有“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的论述。通过讨论太阴病有无‘口渴’,说明仲景对太阴病“不渴”的论述是言其常,而略其变,然后结合《内经》中的理论阐述了太阴病“口渴”的形成机理,并结合一则病案讨论简要分析了太阴病“口渴”机理在临证思路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太阴病在临床上“口渴”较“不渴”少见的原因,并强调了知常晓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厥阴病篇“阳复太过”之说,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临床,应当摒弃;《金匮要略》柔痉“不恶寒”不能注释为“不怕冷”,“不恶寒”即“恶风”之,意;《伤寒论》第21条表证已去,其主方桂枝去芍药汤当属温里剂;《伤寒论》阐述麻黄汤禁例的诸条经文中“不可发汗”之语,不能简单地注释为“不能发汗”;《伤寒论》第359条的“寒下”非指虚寒下利之症,乃患者擅自寒凉攻下之谓;《伤寒论》第10条“不了了”当指眼睛昏花而言。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99条“手足温而渴者”之辨析037006山西省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周益新037001山西省大同市精神病医院李银章《伤寒论》99条曰:“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历代不少注家认为本条为三阳合病,治从少...  相似文献   

5.
“伤寒六经提纲”之说,仲景书的原貌如何?无从查考,从《伤寒论》中分析,无疑是后世提出来的。据文献考证,《伤寒论》注本,自成无已往后,才逐渐形成提纲概念,例如柯韵伯在《六经正义》中有“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之说,并指出:“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乃是六经分司请病之提纲.”多少年来,研究《伤寒论础学者,因天这六条记载,始终认为是六经病症的高度概括。笔者不敢苟同,现就这六条提纲,谈点管见。1太阳篇提纲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所载的太阳病,有伤寒、中风、温病、风温、中唱、湿…  相似文献   

6.
<正> 口渴是常见的症状,它在辨证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寒论》对口渴的论述颇多,兹就其关于口渴证治的规律探讨如下,不当之处,希同道指正。一、六经的口渴见症《伤寒论》中六经皆有口渴见症。“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太阳气化失调,膀胱蓄水,水饮停于下焦不能输布津液上达(71、72、73、74条),或因水寒闭于中焦,下焦阳气不得蒸腾津液(40条),或因汗后病愈津伤(71条),均致口渴。一般地说,太阳病之口渴,有头项强痛,恶寒等表证,多由膀胱蓄水所致。“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244  相似文献   

7.
崔连有 《四川中医》1999,17(6):15-15
口渴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医圣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中分别称其为“渴欲饮水”、“口煤咽干”、“舌上操而渴”、“大烦渴”、“消渴”等,并对其治法做了详尽的阐述,给后人治渴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就其对口渴的治法归纳为如下八个方面。王清热生津止渴法伤寒邪在太阳不解,易化热内传阳明,而见身热、汗出、烦渴、脉洪大之阳明经证。如(伤寒论》26条:“服桂技场,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场主之。”(伤寒论》222条:“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揭者均属热在阳明,…  相似文献   

8.
卢世秀  王凡 《河南中医》1996,16(1):11-12
《伤寒论》禁忌初探卢世秀北京首钢总医院门诊部(100041)王凡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100035)主题词《伤寒论》;禁忌《伤寒论》中明言“不可汗”、“不可下(攻)”、“不可吐”、“不可灸”者有34条、38处,明言“不可与某汤(方)”者有18条、19处...  相似文献   

9.
森立之稿本伤寒三书揭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江户后期、明治初期著名医学家森立之(1807~1885)生前著有三部有关《伤寒论》的书稿,一直未刊行。其中《伤寒日期纂要》一书提出日期是“规矩”、“绳墨”的观点,并以口期为纲收采唐以前各医家有关伤寒日期的条文268条;《仲景遗篇》收集宋版《伤寒论》所未载的条文61条,其中37条附有森氏按语,考据精详;《张仲景方十八卷》将《外台秘要》中张仲景方或《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内容全部辑出,并按《外台秘要》所记卷数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10.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渴”与“不渴”者,不下三十处之多(当然除外“口中干燥”、“欲饮水”、“消渴”等描述)。结合口渴在该书中所处语言环境的不同,其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难看出,口渴不仅仅是在扮演本身直接所表达的感观意义的角色,而且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就《伤寒论》中口渴的临床意义做一浅探。一、伤寒、温病辨原文第3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者,  相似文献   

11.
在《伤寒论》中对“口渴”的称谓有很多,如“意欲饮水、渴、渴引浆水、饮水、燥渴、口燥咽干、欲饮水数升、舌上燥而渴、大渴、大烦渴、消渴”等等,都对口渴的轻重程度及其表现的不同性质特点作了描述。《伤寒论》中与口渴有关的条文多达50余条,其中以口渴为主症的条文就有33条,约占全书条文的十分之一,可见口渴在疾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现就我个人的一点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阐述,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析四逆散与“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仁岗 《陕西中医》2005,26(6):556-556
四逆散首见于张仲景之《伤寒论》。宋本《伤寒论》少阴病篇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文通过对其主症病机的探讨、功用的分析等,来剖析其与“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死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力 《国医论坛》1999,14(5):4-6
仲景在《伤寒论》中多处提及死证,这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云:“经谓必死,谁敢日生!然药之得法,有可生之理……医者不知死,焉能救生!”本文旨在对《伤寒论》死证进行探析,以供同道参考。l死证选择标准及分布本文选择死证的标准是仲景明言系死证或不治者,对仲景云“难治”或系误治者则不选。依此标准,在《伤寒论》397条经文中,共选死证ZI条,分别为第133、167、210、Zll、212、232、295、296、297、298、299、300、315、333、343、344、345、346、362、368、369条等。此ZI条按六经分类,则太阳病…  相似文献   

14.
柯琴因《内经》“病机十九条”“燥症独无”而强调燥邪致病,并针对《伤寒论》中“痉病”提出“痉之属燥”的理论,其理论具有特殊意义,突出了内伤燥邪致痉,蕴含了保阴存津思想,在病因学、治疗学尤其是预防学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章碧明  李健 《陕西中医》2009,30(10):1410-1412
在《伤寒论》中对“口渴”的称谓有很多,如“意欲饮水、渴、渴引浆水、饮水、燥渴、口燥咽干、欲饮水数升、舌上燥而渴、大渴、大烦渴、消渴”等等,都对口渴的轻重程度及其表现的不同性质特点作了描述。《伤寒论》中与口渴有关的条文多达50余条,其中以口渴为主症的条文就有33条,约占全书条文的十分之一,可见口渴在疾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现就个人的一点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阐述,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瑞春应用五苓散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春教授为著名经方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近5 0年 ,应用五苓散方强调从其病机入手 ,不要囿于《伤寒论》蓄水证之说 ,临床上大大拓宽了五苓散之运用 ,起到药到病除之效。我有幸跟师学习 ,观其用方用药 ,现仅举几例以说明。《伤寒论》中有关五苓散的条文共 8条 ,包括原文 71、72、73、74、1 41、1 5 6、2 44、3 86条。《伤寒论》中五苓散方除第 3 86条为治疗霍乱外 ,主要是针对太阳蓄水证而设。其主要症状为 :口渴、小便不利、有或无表证。如 71条“若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72条“烦渴者”、73条“汗出而渴者”、74条“有表里证 ,渴…  相似文献   

17.
<正> 《伤寒论》有关“热”字的条文计136条,尚不包括语法关系省略“热”的条文。分析这些条文,内容较为全面,论述精当,颇切实用,现试析之。《伤寒论》记述“热”共54种,其内容有普通热型及专用“热”字词组二种。对普通热  相似文献   

18.
潘雨薇  万晓刚 《新中医》2012,(1):129-130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第397条日:“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方由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及粳米组成,可谓《伤寒论》的收官之方。伤寒解后,可能有两种转归:一为伤及阳气而出现瘥后喜唾的理中丸证,此处暂不做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曹雯  王敏  董正华 《陕西中医》2005,26(8):845-845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紧密联系临床的经典著作,在《伤寒论》中,有六条原文分别论述六经病的欲解时。六经病欲解时的推断是以天人感应为理论依据的,天之六淫伤人致病,一年一季一日的阴阳盛衰失序皆可影响人体正邪的对抗斗争。如原文第9条讲“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在细读柯韵伯注解“巳午为阳中之阳,故太阳主之,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灸法探微413000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傅平华《伤寒论》中论述灸的条文虽仅9条,却是经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华,其中所反映的针灸学术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拟就其灸疗特点,试做如下探讨。一、强调用灸须诊脉:《伤寒论》中及灸法的9条条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