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观察脊柱成骨细胞瘤^99 Tc^m-MDP骨显像表现,探讨骨显像用于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4例病理证实的脊柱成骨细胞瘤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术后骨显像及同期CT特点,对比骨显像及CT诊断成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14例接受术前骨显像,病灶均呈显著浓聚,其中13例后位像显示较前位像清晰;11例接受同期CT扫描,病变长径1.3~4.2 cm,9例见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内部可见钙化或骨样密度影;2例呈单纯骨样密度。12例接受术后骨显像,6例显示病变复发,其中5例呈显著浓聚、1例轻度浓聚,5例接受同期CT,其中4例呈骨样密度影,1例软组织密度影伴钙化;6例未见复发,3例骨显像呈放射性减低伴周围浓聚,1例轻度浓聚、1例放射性减低、1例未见异常,5例接受同期CT,1例示术区软组织影、2例碎骨片影、2例未见异常。结论原发及复发性脊柱成骨细胞瘤骨显像多呈显著放射性浓聚。骨显像可用于脊柱成骨细胞瘤术后评估及指导临床决策,术后骨显像阴性可排除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CT发现 8例骨转移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7例骨转移 (P >0 .0 5 ) ;18F FDGSPECT/CT发现 45个转移灶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2 6个转移灶 (P <0 .0 1)。18F FDG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 95 .74% ,特异度 89.47% ,准确度93 .94% ;99Tcm 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 5 5 .3 2 % (P <0 .0 1) ,特异度为 94.74% (P >0 .0 5 ) ,准确度 66.67% (P <0 .0 1)。结论 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 ,18F FDG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 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 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 ,应进一步行18F FDGSPECT/CT显像 ,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99Tcm-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99Tcm 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意义。方法 于 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 15mm缺损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异体冻干骨的复合物 ,B组单纯植入冻干骨。于术后 2 ,4,6周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组织学切片和X线检查。并另选 3只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未出现并发症的移植骨均存活 ,它们的放射性浓度在术后 2周增加 ,4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其动态变化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一致并早于X线改变。②A组的放射性浓度始终高于B组。③另有 2例术后感染 ,在 2周时放射性浓度下降 ,经治疗后 ,恢复正常。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早期动态观察移植骨的存活情况并评价新型植骨材料的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4.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实验室检查、临床骨髓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做了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其中7例做了CT扫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病变部位以肋骨、腰椎、胸椎、头颅骨为最多,其次为肩胛骨、骨盆、四肢骨、胸骨和锁骨等,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和多发性浓聚合并放射性稀疏减淡或缺损区,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结合X线、CT检查不失为诊断骨髓瘤的一种辅助方法.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化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18F-FDG 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对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n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搜集18F-FDG 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文献。由3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OR),并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与Q*。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8F-FDG PET/CT与99Tcm-MDP骨显像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合并分别为0.95[95%CI(0.90,0.97)]和0.77[95%CI(0.71,0.83)],特异性合并分别为0.98[95%CI(0.97,0.99)]和0.90[95%CI(0.88,0.92)],DOR合并分别为602.81[95%CI(214.07,1 697.51)]和41.37[95%CI(8.15,210.05)];SROC AUC与Q*分别为0.984 2、0.901 7和0.945 4、0.833 1。结论应用18F-FDG PET/CT早期诊断肿瘤骨转移明显优于99Tcm-MDP骨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99Tcm-DX与99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Tcm-DX与99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最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99Tcm-HL91乏氧显像与18F-FDG符合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99Tcm-HL91显像和18F-FDG显像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乳腺癌患者行99Tcm-HL91和18F-FDG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T/NT值(病灶计数/对侧计数),定性和半定量法计算诊断灵敏度。结果病灶摄取18F-FDG和99Tcm-HL91的T/NT值为(3.16±0.57)、(2.14±0.36)(P<0.01);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摄取18F-FDG T/NT值为(3.14±0.43)、(3.19±0.27)(P>0.05),摄取99Tcm-HL91 T/NT值为(2.16±0.38)、(2.10±0.32)(P>0.05);病灶T/NT值分布18F-FDG为1.56~9.43(中位值3.15),99Tcm-HL91为1.36~6.28(中位值2.95),两者呈正相关(P<0.01);定性法18F-FDG诊断灵敏度为90%,而99Tcm-HL91为84%;半定量以T/NT值2.0为标准,18F-FDG灵敏度为97%,以T/NT值1.5为标准,99Tcm-HL91灵敏度为90%。结论乳腺癌组织对18F-FDG和99Tcm-HL91均有明显的摄取,呈显著正相关;99Tcm-HL91诊断乳腺癌有较高灵敏度,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18F-FDG PET 显像寻找转移瘤原发灶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PET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探讨其影像特征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8F-FDGPET于15例病人,10例经活检或手术发现肿瘤转移灶,3例胸腔穿刺发现肿瘤细胞,2例头颅MRI提示颅内转移瘤.采用PET胸腹部显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评价.结果12例病人于临床发现的肿瘤转移灶部位可见明显或中度示踪浓聚,SUV2.93±0.33;3例胸腔积液病人呈片状示踪分布.14例病人经PET显像发现肿瘤原发灶,3例位于肝脏、2例位于乳腺、9例位于肺脏.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显影类型分为三种9例转移灶明显显影,原发灶也明显显影;2例转移灶中度显影,原发灶轻度显影;3例胸腔积液处片状示踪分布,原发灶明显显影.但有1例MRI诊断颅内转移瘤的病人,PET显像未能找到原发灶,经半年随访观察尚未发现其它肿瘤灶.结论应用18F-FDGPET显像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灵敏的方法,其准确度达90%以上,可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9Tcm-MDP全身骨显像难以确诊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共210个骨转移灶的影像资料。以临床随访及病理检查获得最终诊断结果,计算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骨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比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差异。结果 210个病灶中, 99Tcm-MDP SPECT/CT正确诊断骨转移灶82个,良性病灶112个,诊断准确率为92.38%(194/210),灵敏度为94.25%(82/87),特异度为91.05%(112/123),阳性预测值为88.17%(82/93),阴性预测值为95.72%(112/117)。99Tcm-MDP SPECT/CT对脊椎病灶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肋骨病灶(χ2=7.81,P<0.05)。结论 利用99Tcm-MDP SPECT/CT显像对全身骨显像难以诊断的乳腺癌骨转移灶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不同骨病患者99Tcm-MDP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各病种自身来说,结核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多82%,其他良性骨病单发病灶比多发病灶多20%,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分别多36%和18%。恶性病变的病灶在中轴骨及外周骨同时出现(占18%),而良性病变则未见到。良性骨病病灶比邻分布明显多于无规律分布,占90%,而骨转移瘤无规律分布占84%。骨转移瘤及原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别占82%及94%)、摄取放射性不均匀(分别占71%及76%)。骨结核病灶累及关节最多,占73%。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除结核外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单发分布多见。恶性病变以多发分布多见,并可同时无规律地出现于中轴和外周骨上,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摄取放射性不均匀。骨结核以多发及易累及中轴骨多见,病灶多形态规则、摄取放射性较均匀,极易累及关节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4岁,因左大腿无明显诱因间断疼痛2年入院.近2个月疼痛时间间隔缩短伴夜间痛.发病后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异常家族病史.查体可见左大腿较对侧大腿萎缩,无静脉曲张及皮肤颜色改变,中外侧压痛,压痛范围约3 cm×4 cm,无放射性痛及轴向叩击痛.实验室检查:CRP 8.59 mg/L,ESR 8 mm,TP 69.3 g/L,AP 44.6 g/L,GP 24.7 g/L,A/G 1.81,AKP 97 IU/L,BUN 3.5 mmol/L,Cr 61 mmol/L,Ca 2.52 mmol/L,P 1.29 mmol/L,EOS 396个/μL.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及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对探测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影像学手段进行比较。方法68例诊断或疑诊甲旁亢患者行99TcmMIBI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其中9例在一周内行99TcmO-4甲状腺显像),患者均行全身显像,其中1例行SPECT/CT融合显像,35例行B超检查,6例行CT检查。54例行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甲状旁腺增生18例,甲状旁腺腺瘤25例,甲状旁腺癌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1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例),其余14例临床最终除外甲旁亢。结果99TcmMIBI双时相显像阳性47例,阴性21例;99TcmMIBI/99TcmO-4联合显像阳性8例,阴性1例。核素显像经病理及临床其他检查证实真阳性47例,真阴性15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94%,特异性83.3%,准确性91.2%,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3.3%。结论综合运用99TcmMIBI的双时相显像、全身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及99TcmO-4显像能进一步提高核医学对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定性及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99Tcm-N-NOET与99Tcm-MIBI心肌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 99Tcm-N-NOET{双[N-乙氧基,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氮化锝](Ⅴ)}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可疑冠心病的74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年龄 55.6±11.5岁)行门控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和冠脉造影(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其中行 99Tcm-N-NOET静息心肌显像44例(平均年龄55.9±11.6岁),行 99Tcm-MIBI静息心肌显像42例(平均年龄55.4±11.5岁).前者于注药后1h显像,后者于注药后1~1.5h显像.结果 99Tcm-N-NOET和 99Tcm-MIB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71.4%和64.7%(P>0.05),特异性分别为 88.9%和87.3%(P>0.05),两组间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99Tcm-N-NOET与 99Tcm-MIBI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对诊断冠心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 99Tcm-Tetrofosmin(TF)胸部显像在诊断肺部肿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部肿块患者(肺癌23例,肺部良性疾病10例)行胸部 99Tcm-TF显像和CT扫描,并对SPECT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各组间结果.结果 99Tcm-TF胸部显像区分肺部原发性肿瘤良、恶性及其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均高于CT(P<0.05).肺癌组的靶/非靶(T/N)值明显高于相应的肺部良性病变组T/N值(P<0.001);且肺癌组断层显像的T/N值明显高于平面显像(P<0.01).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的T/N值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P<0.05);而2 h滞留分数(RI)肺腺癌组要高于肺鳞癌组(P<0.05).结论 99Tcm-TF能准确、有效地探测肺癌的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利用半定量方法能提高其准确性,还可能为肺癌的组织类型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99Tcm-DX淋巴显像与肢体淋巴性水肿(ELE)的分类与病因的关系及其图像特点。方法临床诊断511例ELE,其中原发性淋巴性水肿(PLE)14例,感染性继发性淋巴性水肿(SLE)166例,损伤性SLE127例,不明原因SLE204例。采用99Tcm-DX显像,每个肢体足(手)趾(指)间蹼皮下注射99Tcm-DX5mCi,1h后显像。结果PLE显像图特点为肢体淋巴集合管和腹股沟淋巴结(或腋下淋巴结)不显影,药物滞留在注射点。感染性SLE显像为肢体局部感染区软组织内放射性集积,根据感染区淋巴管受损程度,感染区以上淋巴集合管显影或不显影,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显影或不显影。损伤性SLE显像特点,患肢软组织内放射性弥漫性集积,淋巴集合管和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不显影,轻者肢体可见淋巴管网显影。结论99Tcm-DX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诊断ELE方法,它通过肢体软组织内放射性分布状况,淋巴结及淋巴管显影情况反映肢体淋巴回流的动力学变化,此变化与ELE类型、病因及淋巴管受损程度相关。并对疾病预后的估计,疗效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99Tcm-HYNIC-TOC显像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99Tcm-HYNIC-TOC显像对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86例患者进行99Tcm-HYNIC-TOC显像,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47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19例,良性疾病20例.静注99Tcm-HYNIC-TOC 350~400 MBq后1、4 h行全身显像,阳性区域行单光子发射/X线透射断层显像(SPECT/CT).结果 99Tcm-HYNIC-TOC显像阳性38例,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34例,非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良性疾病1例,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81.4%、99.5%和88.0%.结论 99Tcm-HYNIC-TOC显像可有效帮助诊断及定位神经内分泌肿瘤、评价手术或其他疗法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过探测兔新生微血管活体评价动脉易损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将1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普食对照组(A组)、易损斑块组(B组)和稳定斑块组(C组),每组5只。于喂养2周后分别进行股动脉分离假手术(A、C组)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B组),之后喂养不同成分饲料。于4、8、12周末静脉注射99Tcm-3PEG4-RGD,注射后0.5 h、1 h、2 h行SPECT/CT显像及同机CT平扫。4、8周末显像后对3组各处死1只实验兔,12周末处死剩余动物,行离体血管SPECT显像、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3组实验兔注射99Tcm-3PEG4-RGD后0.5 h SPECT/CT图像显示,4周后3组兔腹主动脉区均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15,P=0.122);8周后B、C组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F=17.037,P=0.001);12周后B组腹主动脉局部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A、C组(F=43.710,P<0.001)。8、12周末,B、C组腹主动脉中均含有新生微血管,且B组数量明显高于C组。B组兔腹主动脉斑块的AHA动脉粥样硬化分型为Ⅲ型及Ⅳ型,C组为AHA Ⅱ型。A组腹主动脉中无新生微血管及易损斑块。结论 99Tcm-3PEG4-RGD分子显像对无创性评价兔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2岁,消瘦、乏力、尿频1个月余,1个月内体重下降5kg,行走困难入住我院。体检:甲状腺未触及包块,四肢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多次查血清总钙,在3.98~4.61mmol/L之间,血磷正常,碱性磷酸230I U/L。X线平片见双手骨皮质吸收,明显骨质疏松。B超见双叶甲状腺正常,左叶甲状腺后方异常光团。增强CT见左叶甲状腺后方软组织低密度影,边缘强化,内有分隔,考虑甲状旁腺瘤。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甲旁亢。为了进一步证实甲旁亢和准确的术前定位,行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静脉注射99Tcm-MIBI555MBq后15min行前位早期平面显像,然后于1h、3h、6h行延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99Tcm-ZPPAb在荷瘤鼠体内生物学分布特征及显像特征。方法 ①建立荷H22肝癌小鼠模型48只,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4只。制备99Tcm-ZPPAb及99Tcm-IgG。②体内分布实验: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只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Tcm-ZPPAb和99Tcm-IgG 7.4 MBq,于30 min、1、2、3、4、5、6 h,每时相取3只,计算各脏器每克组织的放射性摄取比率(%ID/g值)及肿瘤与对侧肌肉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值)。③显像实验: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只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Tcm-ZPPAb和99Tcm-IgG 7.4MBq,于30 min、1、2、3、4、5、6 h计算T/NT值。结果 99Tcm-ZPPAb标记率为70%,99Tcm-IgG标记率为85%。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组织不同时相间%ID/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P=0.5231),各时相肿瘤组织%ID/g值均高于除肝脏、肾脏和血液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F=9.36,P=0.0007)。两组间同时相肿瘤组织%ID/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9,P=0.0001)。实验组不同时相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3,P=0.2237);两组间同时相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9,P=0.0001)。显像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同时相T/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4526),两组间同时相T/N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9,P=0.0048)。结论 99Tcm-ZPPAb标记简单,标记率较高,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摄取与滞留,有望成为肿瘤阳性显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