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L-10对TGF-β1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0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s,HSC)表达CTGF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系rHSC-99,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L-10、TGF-β1干预和两者共同干预48 h后,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肝星状细胞中CT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TGF-β1单独干预HSC,CTGF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强(P<0.05);不同浓度的IL-10单独干预HSC,各目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的IL-10与TGFβ1共同干预HSC,CTGFmRNA表达水平与TGF-β1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0可显著抑制由TGF-β1诱导的CTGF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干预作用和作用机制. 方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采用不同浓度的白介素-10处理后,分别应用ELISA法和Northern blot检测大鼠HS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 α和白介素-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率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 结果:白介素-10可明显下调大鼠HSC 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并且抑制NF-κB活性,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白介素-10可能通过下调HSC 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和抑制NF-κB活性来发挥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转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HepG2.2.15细胞株在体外促进肝星状细胞中CTGF和TGF-beta1的表达, 进而探讨HBV促肝细胞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 将HepG2和HepG2.2.15细胞株分别在体外与肝星状细胞(LX-2)共培养, 以单独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对照组. 培养24, 48, 72 h后, 以Real-time PCR定量检测肝星状细胞中CTGF和TGF-beta1 mRNA的表达, 以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其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在24、48、72 h时点, CTGF和TGF-beta1 mRNA分别增高约1.7、4.2、9.6倍(P<0.01)和2.2、6.1、8.1倍(P<0.01), 以72 h差异最为显著; 而与HepG2细胞共培养实验组LX-2细胞CTGF和TGF-beta1 mRNA在三个时间点分别增高约1.7、1.2、1.3倍(P<0.05)和2.7、1.9、2.1倍(P<0.05). CTGF和TGF-beta1蛋白表达量分别增高约2.1、2.6、2.5倍(P<0.01)和1.7、3.3、3.1倍(P<0.01), 以48 h差异最为显著; 而与HepG2细胞共培养实验组LX-2细胞CTGF和TGF-beta1蛋白表达量在三个时间点分别增高约1.6、1.1、0.9倍(P<0.05)和1.1、1.4、2.5倍(P<0.05).结论: 与HepG2.2.15细胞株共培养后, 肝星状细胞中肝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强. 体外实验证明HBV具有诱导肝细胞纤维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0受体(IL-10R)表达及IL-10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肝纤维化(B组)和IL-10干预组(C组)。B组和C组以CCl4腹腔内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C组并予IL-10腹腔内注射干预造模。于第7周和第11周分别随机选取一批大鼠,分离肝星状细胞,抽提总RNA,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HSC中IL-10和IL-10R mRNA表达情况。结果病理组织学证实肝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原代HSC分离培养成功,IL-10干预可以减轻其肝纤维化程度。肝纤维化时IL-10和IL-10R的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有所增强,但随着肝纤维化进展,IL-10的表达逐渐减弱。IL-10干预可以使二者的表达上调,以第11周时变化最为显著。结论大鼠肝HSC可表达IL-10及IL-10R,IL-10可作用于HSC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0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干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采用不同浓度的白介素-10处理后,分别应用ELISA法和Northern blot检测大鼠HSC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凝胶迁移率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白介素-10可明显下调大鼠HSC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并且抑制NF-κB活性,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白介素-10可能通过下调HSCICAM-1、TNF-α及IL-1β表达和抑制NF-κB活性来发挥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4,5,7-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TGF-β1、MMP-2及TI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HSC-T6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Genistein作用24 h后,用噻唑兰比色法(MTT)检测测定活细胞数,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TGF-β1、MMP-2及TIMP-2的mRNA水平.结果:Genistein作用于大鼠HSC-T6后,活细胞数目减少,12.5、25及50 mg/L 3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的4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306±0.0067,0.256±0.0085,0.1316±0.0049VS 0.4468±0.0299,均P<0.05).不同浓度的Genistein干预HSC-T6,MMP-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强(均P<0.05);TGF-β1和TIMP-2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Geni Steill可能通过增强大鼠HSCMMP-2 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TGF-β与TIMP-2 mRNA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对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调节细胞增生、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的重要效应分子。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时产生CTGF的主要细胞。内毒素(LPS)血症是肝纤维化的诱因之一。现研究HSC在LPS作用下CTGF mRNA表达情况,探讨CTGF在LPS介导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鸡尾酒疗法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 的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及蛋白谱的变化,探讨鸡尾酒疗法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鸡尾酒作用大鼠HSC-T6 细胞株后,采用半定量RT-PCR 法检测细胞中TGF-β1、MMP-2 和TIMP-2 的mRNA 表达水平.应用SELDI-TOF-MS 技术分析HSC-T6 细胞...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0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表达Fas/Fas配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拟通过观察外源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干预后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PDGF致纤维化和IL-10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肝星状细胞(HSC)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以不同浓度的AGE-BSA刺激HSC,观察AGE受体(RAGE)、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Ⅲ型前胶原mRNA;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GFβ1及Ⅰ、Ⅲ型前胶原蛋白的水平。结果高浓度的AGE-BSA(100μg/ml)培养24 h便能促进RAGE、TGFβ1、CTGF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并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细胞上清液蛋白水平有同样改变。结论一定浓度的AGEs能促进HSC前胶原及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呈时效性改变。AGEs对肝纤维化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在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上的表达。方法:采用肝脏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及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来分离培养大鼠HSC;应用实时监测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于造模第4、6、8周时检测大鼠HSC PBR mRNA的水平。结果:在第4、6、8周时模型组大鼠较同期正常组大鼠的HSC PBR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HSC PBR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1);而不同时期正常组大鼠HSC PBR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肝纤维化过程中,HSC PBR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HE-1与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 初步探讨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肝星状细胞系作为体外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1、10、20 μmol/L)的姜黄素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 以MTT比色法测定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含量, 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Na+/H-泵(NHE-1 mRNA)的表达.结果:各浓度姜黄素可明显下调肝星状细胞NHE-1 mRNA表达(0.6401±0.0063, 0.2391±0.0039, 0.1437±0.0044 vs 0.7214±0.0155,P <0.05), 降低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水平(199.40±16.22, 182.37±14.72, 169.91±15.80 ng/mg pro vs 216.35±17.19 ng/mg pro,P <0.05), 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NHE-1mRNA的表达来抑制HSC的增殖及Ⅰ型胶原的合成等机制, 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胶原分泌及TIMP-1mRNA、MM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SC,HSC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OCT,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OCT对HSC中MMP-2、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应用OCT干预后,HSC合成Ⅰ、Ⅲ型胶原减少,TIMP-1 mRNA的表达较少,而MMP-2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可以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的合成,增强MMP-2mRNA的表达,抑制TIMP-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OCT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α-干扰素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IFN-α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HSC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IFN-α作用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MTT)测定活细胞数及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AnnexinV和PI双染方法将早期凋亡与中晚期凋亡和死细胞区分开,从而测定HSC的早期凋亡情况.结果:MTT实验观察到IFN-α作用于大鼠活化的HSC后,作用组活细胞数目减少,1×10~7及1×10~8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的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82,5.44,均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示HSC的早期凋亡率随干扰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10~7及1×10~8U/L两个作用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t=4.31,5.07,均P<0.05).结论:诱导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可能是IFN-α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HSC-T6与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共同培养24小时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5%、10%、20%)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与空白对照组及血清对照各组比较,可明显抑制cyclin D1 mRNA及其蛋白表达(P〈0.01)。结论: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通过抑制HSC cyclin D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发挥对HSC细胞周期的调控,这可能是该药抗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 E)和不同剂量硒(Se)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Vit E和Se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40%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在饲料中补充Vit E和不同剂量的Se进行营养干预.应用HE常规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对肝组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以β肌动蛋白(actin)作为内对照,检测HSC中TIMP-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Vit E补充组(250 mg/kg食物)和低Se补充组(0.2 mg/kg食物)大鼠与病理造模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较高剂量Se(1.0mg/kg食物)则使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与病理造模组相比,P>0.05).结论:Vit E和适当剂量的Se能显著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下调HSC中TIMP-1 mRNA的表达;而过高剂量的Se则无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as受体、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活性增加,TGF-β1、Smad3、CTGF、Mas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Ang(1-7)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P0.05),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结论 (1)AngⅡ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2)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Mas受体表达下降(P0.05),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白细胞介素-17(IL-17)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最重要的效应因子,可引起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损伤。前期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IL-17阳性表达细胞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然而IL-17引起肝纤维化的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IL-17对人HSC细胞株LX2活化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IL-17处理人HSC细胞株LX2,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Col-Ⅲ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结果:LX2细胞活力随IL-17浓度增加呈升高趋势,但各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处理组(100 ng/mL)α-SMA、Col-Ⅰ、Col-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随着IL-17浓度的增加,α-SMA、Col-Ⅰ、Col-Ⅲ蛋白表达逐渐增高。结论:IL-17可促进HSC活化以及Col-Ⅰ、Col-Ⅲ表达,从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TIMP-1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TIMP 1表达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发病中的意义及外源性IL 10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N组 ,8只 )、CCl4组 (C组 ,2 8只 )和IL 10干预组 (Ⅰ组 ,2 4只 ) ,建立下常对照、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及IL 10干预模型。造模第 7周和第 11周 ,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原位灌流消化 ,11%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HSC)。半定量RT PCR法检测各组HSC的TIMP 1mRNA表达水平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贴壁后HSC的TIMP 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均检出TIMP 1的mRNA表达 ;造模第 7周 ,C组与I组的TIMP 1mRNA表达均高于N组 (P <0 .0 1) ,I组低于C组 (P <0 .0 1) ;造模第 11周 ,I组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C组TIMP 1的表达水平较第 7周进一步增加 (P <0 .0 1) ,而I组有所下降 (P <0 .0 5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TIMP 1的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TIMP 1随着大鼠肝纤维化进展表达逐渐升高 ,IL 10通过抑制TIMP 1的表达 ,起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g,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4、8周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对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Cl4注射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P〈0.01).且注射1、4、8周组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强度呈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0.05)。CTGF主要表达于肝星状细胞胞质中.CTGF 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质水平的改变相一致。结论 CTGF作为一种致纤维化因子,其过表达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