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腋下直切口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19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腋下直切口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作者10 年间应用腋下直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术195 例。胸膜外途径67 例,胸膜内途径128 例。动脉导管未闭加垫结扎156 例,切断缝合8 例,钛铗钳闭术31 例。结果:全组术野显露良好,手术顺利,无死亡。结论:该切口隐蔽、美观、组织损伤小,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开胸术,可在临床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Denis Browne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enis Browne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enis Browne切口治疗52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手术过程与转归。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术野暴露良好,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再通病例。结论Denis Browne切口隐蔽美观,并发症少,可在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手术方法;评价其手术疗效及其优缺点,适应证。方法:用微创左侧腋下直切口胸膜外术式对23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实施结扎手术,并与30例经典的左侧开胸手术术式患者进行对比,就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有差异。结论:微创左侧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易实施,经济美观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微创手术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左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具有组织损伤小,术野显露良好,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笔者自1998年8月至2003年4月应用该术式结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腋下小直切口手术径路动脉导管结扎术的经验.方法:对16例1~15岁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以腋下小直切口作为手术径路,实施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16例病儿均痊愈出院.术中导管破裂出血1例,暂时性轻度声音嘶哑2例,术后随访3月~2年,未见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创伤小、美观,适用年龄广.无其它手术禁忌.易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新方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腋下直切口(8cm ̄10cm)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方法治疗27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果:人武部病例均痊愈,无胸膜外血肿、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方法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具有对患儿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损伤少、恢复快、美观易于接受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微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末闭(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香伟 《广西医学》2001,23(2):237-239
目的:探讨左腋下微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对13例小儿PDA应用左腋下微小直切口结扎术,切口以第4肋间上下延长共约5cm进胸后常规行PDA结扎术。结果:全组术野显露良好,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并发症少,无死亡。结论:左腋下微小切直切口手术径路隐蔽美观,效果满意,特别适合小儿PDA结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腋下微小切口结扎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对 13例小儿 PDA应用左腋下微小直切口结扎术 ,切口以第 4肋间上下延长共约 5 cm进胸后常规行 PDA结扎术。结果 :全组术野显露良好 ,术中经过顺利 ,术后并发症少 ,无死亡。结论 :左腋下微小切直切口手术径路隐蔽美观 ,效果满意 ,特别适合小儿 PDA结扎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小切口行胆道手术。切口设计为3~5cm。本文通过对需手术治疗的327例胆道疾患病人,无选择性地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小切口人路进行手术的回顾性总结,实践证明:3~5cm的小切口用于一般胆道手术可以获得手术野显露满意、操作简单、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病人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切口采用左后外侧切口,对机体的损伤较大,作者设计并探讨左腋下小横切口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左腋下小横切口行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术12例,平均年龄4.3岁(2~6岁).结果:全组手术野显露满意,无死亡及并发症病例.切口平均长度4.2cm,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平均住院日8.8天.讨论:此方法具有切口小、切断呼吸肌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疤痕隐蔽、微小,不影响外观;无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恢复快,可早期出院,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对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1.
海拔3 700 m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1年6月在海拔3 700 m高原手术治疗的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3例.其中藏族7例,世居西藏地区的汉族6例;年龄1.5~12岁,平均(4.4±2.1)岁;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6例,中度肺动脉高压4例,严重肺动脉高压3例;术前动脉血氧饱和度79%~88%,平均84.5%.均采用腋下小切口.管型导管者采用三重结扎的方法,而漏斗型者以及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缝扎再双重结扎的方法.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和声音嘶哑等,4~7 d均痊愈出院.随访时间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导管再通、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均已恢复正常活动.结论:高原地区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采取三重结扎或缝扎再双重结扎的方法,对于不具备常规开展体外循环手术的西藏地区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早期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9月在海拔3 700 m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8例,根据手术径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右腋下切口组(n=9), 采用右腋下小直切口;正中切口组(n=9),采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观察右腋下小直切口对关胸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24 h胸腔引流液量以及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均无早期死亡.右腋下切口组体外循环结束后关胸所需时间、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正中切口组(P<0.05);右腋下切口组术后24 h的胸腔引流液量亦显著少于正中切口组(P<0.05);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残余漏.结论:高原地区采用经右腋下小直切口,施行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手术,能避免或减少胸骨正中切口的弊端,明显缩短术后的愈合周期,而且切口隐蔽、美观,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微创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微创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 ,讨论微创外科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优点及前景。方法 :本组 2 9例患者 ,单纯房间隔缺损 2 0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左房粘液瘤 1例。其中经介入行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6例 ,余均在体外循环非停跳下通过右腋下直切口治愈。结果 :全组病例无死亡 ,Am platzer封堵器治疗及手术均获得成功 ,术后 2 d~ 8d出院。结论 :微创外科治疗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美容等完全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器(T-piece)在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中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复苏过程中,根据现场设备准备情况实施自动充气式复苏器或T-piece人工通气。在复苏过程中单纯使用T-piece-面罩正压通气病例123例与在复苏过程中使用了自动充气式气囊人工通气病例102例,入NICU后即刻采取桡动脉微量血行血气分析,并拍摄X线胸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复苏成功率、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piece人工通气后气漏的发生率比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人工通气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现场复苏过程中应用T-piece简单、安全、有效,重复操作性强,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气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儿自信心的目的。方法:本组15例患儿中,均为室间隔缺损,其中11例人工补片修补,3例为肺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合并双腔右心室,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32~4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22min,手术全程(90±10)min,术后5~7d出院。结论:微创伤切口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能达到完全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使用parks切口行斜视手术32例,使手术时间缩短,恢复期缩短,术后无并发症、切口小、不影响外观及术后反应轻,疗效满意。因此,笔者认为parks切口与传统的肌止端切口(swan氏切口)及角膜缘切口(limbus切口)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6例患儿分别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例数,均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有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左腋下斜行小切口经胸腔和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二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俊  李庄  李爱民  杨利杰 《重庆医学》2012,41(26):2683-2684,2688
目的探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外科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112例,均采用腋下第3或第4肋间微创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8例,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心肌阻断时间为(21.0±5.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0±2.3)d。随访3~16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切口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对婴幼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8例,室间隔缺损2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右腋下小切口组,n=15,男10例,女5例),对照组(胸骨正中切口组,n=15,男8例,女7例)。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清醒时间(3.49±1.83)h、拔管时间(10.81±7.33)h、ICU时间(25.84±11.78)h、体外循环时间(CPB时间)(78.07±23.61)min、阻断时间(51.53±16.16)min,对照组清醒时间(4.07±2.33)h、拔管时间(11.66±8.41)h、ICU时间(30.46±15.55)h、CPB时间(73.07±29.78)min、阻断时间(47.07±26.57)min。2组各变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虽然数据统计未有显著差异,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术后清醒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较对照组短,同时实验组可能由于小切口术野小、操作较复杂等原因, CPB时间、阻断时间较对照组相对较长。但24h胸腔引流实验组(85.13±19.09)ml,较对照组(116.67±31.47)ml显著减少(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能取得与胸骨正中切口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美观、长期较高的生活品质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