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34例青年结直肠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发症状、就诊时间、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等资料。结果 34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腹部CT、钡剂灌肠及肠镜可以协助诊断,且肿瘤多位于直肠,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为主,占48%,预后差。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需对有消化道症状、家族性息肉病史及肠癌家族史的青年人,行必要的结直肠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陆兆炯 《河北医药》2013,35(15):2292-2294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分型,分析其预后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青年结直肠癌患者48例,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48例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结果青年组以腹痛(52.1%)、大便习惯改变(47.9%)相对多见,青年患者多因大便习惯改变就诊(P<0.05)。青年组患者易误诊为肠功能紊乱、消化道溃疡、痔疮等疾病,误诊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肿瘤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肿瘤细胞组织学分型和Dukes分期均较老年组差(P<0.05)。青年组手术根治率和3年存活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较高,肿瘤细胞分化低,恶性程度高,应及时就诊,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8例35岁以下的结直肠癌病例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青年人结直肠癌主要临床表现为粘液血便或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肿瘤主要在直肠及乙状结肠,组织学类型以分化不良为主,Duke's分期以C、D期为主,根治率43.75%,5年生存率为28.21%。结论: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结果上述2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0%(4/20),其中病理类型(χ2=18.315,P=0.000)、临床分期(χ2=11.135,P=0.004)、淋巴转移(χ2=10.660,P=0.005)以及手术方式(χ2=83.383,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32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在男女患病率、各年龄组间癌症好发部位、患者性别与病理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病理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的黏液腺癌所占比例与中老年组相比发病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例直结癌患者中城市患者共21例,占本次标本研究病例的65.62%,农村患者占比为34.37%。其中,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中农村患者较多,城市患者青年组比例大于农村患者,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结直肠癌的预后比较差,属恶性疾病,其发病率有明显家族集聚性,与遗传因素、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年龄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肠镜活检标本对老年结直肠癌诊断价值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例肠镜活检为结直肠癌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4例)与年轻组(≤59岁,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病理Dukes分期、组织分化。结果最常见临床症状,老年组为便血,年轻组为腹痛(P<0.05);内镜显示两组病变范围及病变形态无差异(P>0.05)。与年轻组相比,老年组肿瘤的分化程度较年轻组高;老年组肿瘤的Dukes分期明显较好(P<0.05)。结论肠镜活检标本诊断老年结直肠癌对临床早期诊断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际胃肠道上皮肿瘤新分类标准下,结直肠癌粘膜活检病理诊断。方法对1984~2004年我院病理科肠镜黏膜活检诊断为癌,同时又在我院实施手术切除的113例患者的病理诊断报告做比较性回顾分析。结果手术切除标本和肠镜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报告一致,无一例是原位癌,全部有浸润,或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结论结直肠黏膜活检细胞和组织结构已肯定达到癌的标准,可按浸润癌进行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结合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随访资料完整的390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回顾性分析进行研究,经 Cox 回归模型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3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6.79月,5年生存率为56.89%;其中167例结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8.78月,5年生存率为59.70%;223例直肠癌病例的平均生存年限为45.14月,5年生存率为54.79%。单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诊断并手术时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部位、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远处脏器转移等;多因素分析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单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出现症状时间、手术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性别、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期、淋巴转移。结论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为肿瘤部位、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肿瘤直径。影响结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手术性质和病理分期。影响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是性别、手术的性质、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及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手术的结直肠癌标本67例,用免疫组化法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ZHX2蛋白检测,联系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的ZHX2蛋白阳性率显著降低(95.5%vs80.5%,P<0.05)。ZHX2阳性率在直肠癌中为90.6%,在结肠癌中为71.4%(P<0.05);在高、中、低分化癌中依次为81.2%、84.2%、69.2%(P<0.05)。在随访周期内,ZHX2阳性病例比阴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45.1±8.8)月vs(27.3±6.7)月,P<0.05]。结论 ZHX2可能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的作用,检测其表达情况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10-813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内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只有明确的黏膜肌层浸润,才能被诊断为癌。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切片,观察肿瘤浸润黏膜肌层的情况,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32例(61.5%)有黏膜肌层浸润,诊断为结直肠癌,15例(28.9%)未见黏膜肌层浸润,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余5例(9.6%)腺体异型不明显,考虑受活组织检查取材影响,只能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而52例(100%)的术后病理检查全部确诊为浸润性腺癌。结论:WHO结直肠癌诊断标准在术前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中有较高的误诊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实际工作中对结直肠癌的活组织检查诊断,应结合肿瘤的大体类型、细胞形态、腺体结构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避免将癌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延误治疗,后者只适用于手术切除标本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张俊  宁忠良  赵旭辉  魏忠  樊平  戴寅  谢钊 《安徽医药》2017,38(12):1529-153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4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临床分期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结果 结直肠癌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均无密切关系(P>0.05)。初诊时发现血小板增多症70例(16.67%),术后TNM I期70例,Ⅱ期99例,Ⅲ期217例,Ⅳ期34例,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依次为7.14%、14.14%、18.89%和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与血小板增多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B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失血量(47.00±36.39)ml少于B组的(65.25±25.50)ml,手术时间(252.75±52.18)min长于B组的(223.00±60.46)min,住院时间(23.10±7.92)d、首次排气时间(2.60±0.67)d、进流质饮食时间(2.75±0.63)d均短于B组的(26.45±6.17)、(3.73±0.75)、(3.98±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B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其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蒲静  刘苏 《上海医药》2015,(2):30-3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的临床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月经结肠镜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5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11例(7.1%)、中年组(45~60岁)43例(27.7%)和老年组(>60岁)101例(65.2%),对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理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便血及黏液便为主要临床症状,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腹痛、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18.2%和9.1%,34.9%和41.9%、34.7%和19.8%。老年组便秘、急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4.8%,青年组无发生。三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以直肠为主,占34.8%(54/155)。三组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均以中分化腺癌最多,占60.0%(93/155),但青年组(45.5%)的低分化癌比例明显高于中年组(7.0%)和老年组(5.0%)。临床分期以中晚期为主,Dukes B、C、D期分别占17.4%、34.8%、34.8%,Dukes A期仅占9.0%。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仍以老年人为主,目前有年轻化趋势,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绝大部分患者发病时已处于中晚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监测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旨在早期发现术后复发或转移。方法:用酶标抗结直肠癌抗原单克隆抗体和酶标抗癌胚抗原,检测97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每月1次,历时18~24个月。结果: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阳性率分别为64.7%和53.0%,假阴性率分别为35.2%和47%,两者合用其中一项阳性率为82.4%,假阴性率为17.6%,故两者同时检测具有互补作用。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异常早于临床复发或转移约2~3个月。结论:检测血清结直肠癌抗原和癌胚抗原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心肺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动脉血二氧化氮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及气道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中心肺功能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80例大肠癌患者,其中4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40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及3、5年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5.0%,均高于对照组的67.5%、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特点显著,且预后比散发性结直肠癌要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9年6月罗山县人民医院经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2例、Miles术1例。结果 10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5~29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60~240ml,平均120ml;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2~9枚,平均6枚;术后2~5d胃肠功能恢复,平均3.5d;术后住院时间7~12d,平均9.5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出院随访2~18个月,1例出现轻度性功能障碍,1例术后13个月后发现肝脏转移,未见复发及腹部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发生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可较早进行术后化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CRC发病123.4万例,死亡60.8万例;其中男性发病66.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其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121.40±23.93)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6.02±6.07)h、进食时间(61.20±6.52)h、住院时间(10.20±2.10)d均短于对照组的(188.30±34.66)min、(81.39±8.32)h、(110.51±5.81)h、(14.91±1.92)d,术中出血量(52.50±9.88)ml少于对照组的(98.26±13.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3.42±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5±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状态与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3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KRAS总突变率为42.4%,该基因在直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4.6%和4.1%,这两个基因的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学关系不大。结论 KRAS、NRAS和BRAF基因属于相互联系的通路,一个发生突变将制约另外两个基因的发生改变,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能够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