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67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37例,开腹肝切除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及随访数据资料。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切口长度(5.65 cm vs.18.33 cm)、禁食时间(1.53 d vs.2.74 d)、止痛药用量(136.20 mg vs.290.75 mg)、术后住院时间(7.52 d vs.13.65 d)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06年5月至2010年9月,因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及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各随机选择30例.于术前24 h以及术后即刻、24 h、48 h、72 h抽取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NK细胞、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肾上腺素、皮质醇术后即刻达到峰值,中性粒细胞、血糖、IL-6、CRP术后24 h达峰值.术后各时段对应数值开腹手术组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NK细胞术后24 h达最低值,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左肝内胆总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时,腹腔镜术式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4 0 0例 (A组 )、开腹胆囊切除术 4 0 0例 (B组 )为评价LC的优越性 ,进行了 2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0 0例患者 ,男 2 95例 ,女 5 0 5例 ,16~78岁 ,平均 4 6岁 ,其中急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14 8例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6 0 0例 ,胆囊良性息肉 5 2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术者的技术水平基本相似。1 2 手术方法 A组在全麻下使用德国产WSIP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 ;B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胆囊切除术35 8例 ,全麻下行常规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和1∶2配对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0例)和开腹组(20例).计量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中,7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3例行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术,无中转手助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中,14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6例行规则性肝切除术.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47 ± 235) ml,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的(408±191) ml(t=2.199,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术后平均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9±0.6)d、(3.2±1.2)d、(8.9±2.3)d,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的(3.0±1.6)d、(4.9±1.6)d和(11.5±2.3)d(t=2.149,2.917,2.921,P<0.05).腹腔镜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于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1、3、5天ALT分别为(228±100) U/L、(143±51)U/L、(85±24) U/L,AST分别为(196±67) U/L、(90±35) U/L、(46±10) U/L;而开腹组患者术后第1、3、5天ALT分别为(557±401)U/L、(414±397) U/L、(217±199) U/L,AST分别为(506±317) U/L、(178±122) U/L、(71 ±33)U/L,两组同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3.001、2.073,4.196、2.223、2.272,P<0.05).30例患者随访3~15个月,腹腔镜组患者中,1例术后4个月出现AFP升高,CT检查示肝内多发肿瘤,经介入治疗后,病情稳定;开腹组患者中,1例术后7个月CT检查示手术切缘以及邻近肝段存在肿瘤复发,经RFA治疗,无再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和微创性。方法将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40例行肝切除病人,随机分入LH组和开腹肝切除(OH)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体温、血象的变化。结果切口长度、出血量、进食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体温、血象的升高LH组明显小(少)于OH组(P<0.01);LH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OH,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LH组术后无并发症,OH组发生胆漏1例。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与OH相比,LH是安全的,而且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切除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年3月,Philip Mour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由此开创了微创外科蓬勃发展的新纪元.腹腔镜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备受外科医师和病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肝胆外科收入治疗的肝肿瘤患者62例,根据其采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30例,开腹组患者32例,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禁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这些数据采用x珋±s形式表示,行t检验;性别、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率这些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类型、Child-Pugh分级等基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术后平均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为93.3%与开腹组患者90.6%术后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左叶切除术治疗肝肿瘤患者不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损伤相对较小,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安伞性及有效性.方法 不阻断肝脏血流的情况下,联合采用超声刀、Ligasure及血管夹进行完伞腹腔镜下肝切除15例,其中肝海绵状血管瘤9例,直径5.0~15.0 cm(平均直径7.9 cm),肝囊肿纤维化3例,其中2例为引流术后复发,均位于左外叶,左外叶明显缩小.原发件肝癌3例,直径1.0~5.0 cm,肝功能均为Child A级.结果 15例患者腹腔镜肝切除均获成功,其中左外叶切除6例,其余患者为肝不规则切除,无中转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虽30~500 ml,平均251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无术后死亡,术后除1例患者肝癌创面渗血,保守治愈外,其余无并发症,全部治愈.结论 对位于Ⅱ、Ⅲ、Ⅳa、Ⅴ、Ⅵ段肝脏肿瘤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在国内外已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LH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报道仍然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技术要点及安全性。方法 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由同一手术组施行的腹腔镜肝切除手术116例,其中肝细胞癌95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包括肝内胆管结石癌变1例),肝脏转移癌12例,肝囊腺癌1例,其中男77例,女39例,平均年龄48.7(28~71)岁。结果手术方式包括解剖性肝55例,非解剖性切除61例。手术时间75~310min,平均(216±87)min。出血量50~1500ml,中位数250ml。116例病人中23例输血,输血量400~800ml。5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死亡。中转开腹5例,其中1例术中死亡。8例术后出现少量胆漏,经引流后愈合;11例出现少量腹水(均为肝功能ChildB级),经对症治疗消失。术后住院时间3~18d,平均(6.1±1.9)d。术后随访6~83个月,平均(28.1±10.5)个月,复发12例,未发现腹腔及穿刺孔转移。结论 LH是一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科为32例肝脏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采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脏切除29例,非解剖性肝脏切除3例,32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包括原发性肝癌23例,转移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3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腹腔镜肝切除包括左外叶切除(Ⅱ+Ⅲ段)17例,左内叶切除(Ⅳ段)2例(左外叶已切除),左半肝切除(Ⅱ+Ⅲ+Ⅳ段)8例,Ⅴ段切除1例,Ⅵ段切除1例,Ⅲ、Ⅳ、Ⅴ段部分肝切除3例。肝切除手术时间75~285 min,平均215 min;术中出血115~760 ml,平均365 ml。未发生胆汁漏、出血、气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1~3 d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进食,5~11 d(平均6 d)恢复出院。随访31例,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8个月,除1例术后1年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外,其余均健在,健在肿瘤患者未发现复发、转移。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能达到根治要求,安全、可行,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肝癌切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的微创性和安全可行性。方法40例肝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手助腹腔镜(HALH)和开腹肝癌切除术(OH)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HALH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均明显少于OH组(均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相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助腹腔镜肝癌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其中7例同时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00±37.42)min;术中出血(306.25±29.73)mL,手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7.88±1.36)d;残石率0。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好、安全,联合胆道镜取石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病变位于左肝的大肿瘤患者(肝细胞癌1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7例,肝转移性鳞癌、肝囊腺瘤和肝梭形细胞瘤各1例)采用手助腹腔镜行规则性或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结果 31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包括肝左外叶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5例,不规则性肝切除5例。瘤体直径平均8.3cm。术中16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时间14.3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9min,平均出血量112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8d。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凋亡对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意义。方法:54例肝切除手术患者,包括(1)对照组:肝血管瘤10例;(2)肝病组:肝癌32例和肝内胆管结石12例,肝病组中肝硬化24例(肝硬化组),无肝硬化20例(非肝硬化组)。术中取肝组织检测肝硬化和细胞凋亡。依据细胞凋亡指数(AI)在肝硬化组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下限值分2组: AI<0.0381组和AI≥0.0381组。分析AI与肝硬化和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肝病组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肝病组中肝硬化组AI(0.046±0.022)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0.026±0.021)(P<0.05)。AI预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符合率(准确度)为79.55%,Child分级的符合率为59.09%,差异有显著性(P=0.0194及P=0.0285)。结论:肝细胞AI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较可靠地反映肝功能变化和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同期行26例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腔镜组)和37例行传统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需求、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的出血量(113.20±60.60)mL明显少于开腹组(295.95±76.72)mL(t=-9.982,P=0.000);腔镜组术后镇痛药需求比例(48.0%)低于开放组(83.8%)(χ2=7.384,P=0.007);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P=0.000);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6.20±1.32)d短于开腹组(11.43±2.35)d,(t=-11.169,P=0.000)。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办法,具有明显的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和对比近1年来10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同期施行的154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A与OA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等方面LA明显优于OA(均P<0.05)。结论LA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较OA显示出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5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即LCH-TD)与开腹手术组(84例常规胆总管探查,即OCH-TD),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胆漏情况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两组手术后T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结论LCH-TD术式微创,临床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S-腺有蛋氨酸(SAM)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四氯化碳和乙醇联合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大鼠行30%肝部分切除术,然后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HGF组,SAM组,HGF+SAM组。手术当天起,肝硬化组肌内注生理盐水2 mL/d,HGF组予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0.65 mg/(100g·d),SAM组予肌内注SAM20 mg/(kg·d),HGF+SAM组同时按上述方法和剂量注射2种药物。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5d被处死,取血检测AST,ALT,ALB和TB; 同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HGF组,SAM组,HGF+SAM组术后15 d AST,ALT,TB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ALB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 而HGF组,SAM组,HGF+SAM组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硬化的大鼠肝脏行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储备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受损,肝脏再生亦有障碍。HGF和SAM都可促进术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9.
单发及多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单发及多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5年间收治的148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单发及多发性肝脓肿分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胆源性在多发性肝脓肿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单发组(P=0.018),平均年龄、就诊时间及住院天数多发性肝脓肿组也明显高于单发组(P=0.023,0.043,0.015)。多发性肝脓肿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水平较高(P=0.021), 血清白(清)蛋白水平较低(P=0.039)。单发肝脓肿最常见部位在肝右叶(P=0.002),而多发性肝脓肿更易累及左右两叶(P<0.001)。大肠杆菌是两种肝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单纯抗生素治疗多用于多发脓肿的患者(P=0.022),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则多用于单发性肝脓肿(P=0.021)。多发性肝脓肿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比例较高(P=0.03)。肝脓肿相关的病死率在多发性肝脓肿患者中明显为高(P=0.025)。结论:与单发性肝脓肿相比,多发性肝脓肿病例具有年龄较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合并胆道疾病、脓肿多侵及肝脏两叶、容易发生ARDS和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治疗多采用手术和/或单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硒螺旋藻(Se—SP)对大鼠肝叶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印证其生物利用价值。方法用Wistar大鼠复制67%肝叶切除动物模型,设Se—SP高剂量(H)和低剂量(L)治疗组,术前以Se—SP灌胃7d;另设生理盐水(C)及假手术对照组(S)。于手术前及其后24h取鼠肝细胞,检测硒(Se)、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细胞增生核抗原(PCNA)表达指数,慧星实验检测过氧化氢诱导的肝细胞DNA损伤。结果与C,S组相比,H组、L组肝细胞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Se,GPx和SOD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PCNA指数明显升高(P〈0.05),过氧化氢诱导的DNA损伤程度较轻。结论Se—SP对肝切除鼠肝细胞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促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