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飞蓬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飞蓬全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对小飞蓬全草乙醇提取物的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反复柱色谱,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飞蓬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1),槲皮素(2),木犀草素(3),芹菜素(4),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5),槲皮素-3-O-α-吡喃鼠李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甲酯(9),4′-羟基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黄芩苷(11),芦丁(12).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菊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飞蓬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锦灯笼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锦灯笼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结合ESI-MS,UV,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脂素-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1),(+)-松脂酚-O-β-D-双吡喃双葡萄糖苷(2),(+)-杜仲树脂酚-O-β-D-双吡喃葡萄糖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苷(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莨菪亭-7-O-β-D-葡萄糖苷(7)和对羟基苯乙醇-(阿魏酸-4-O-β-D-葡萄糖酯)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广藿香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广藿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田蓟苷(1),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4-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尿嘧啶(4),大豆脑苷Ⅰ和Ⅱ(5),藿香苷(6),7-O-(3″,6″-二-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芹菜素苷(7),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8),4′,5-二羟基-3,3′,7-三甲氧基黄酮(9),金合欢素(10),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4-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1,2-O-[2S-(3,4-二羟基苯基)-1,2-乙烷二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6-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2,4~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臭灵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分离臭灵丹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学反应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臭灵丹二醇(1),冬青酸(2),洋艾素(3),金腰素乙(4),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猫眼草酚(6),5,6,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7),槲皮素(8),柽柳素(9),万寿菊素(10),槲皮素-3-O-β-D-半乳吡喃糖苷(11),万寿菊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3-O-β-D-芸香糖苷(1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5)、豆甾醇(16)、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邻羟基苯甲酸(18)、β-谷甾醇(19)。结论:化合物5,7,9~15,17~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的13C-NMR数据由本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牡丹花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牡丹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牡丹花瓣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NMR和13C-NMR、MS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2),二氢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野漆树苷(5),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8),山柰酚(9)。结论:化合物1、3、5、7均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正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借助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adinoside A(1),stryspinoside(2),苄醇β-D-吡喃葡萄糖苷(3),苄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酯(4),2,5-二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油酚-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油酚-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10),木犀草素3’-O-L-鼠李糖苷(11),熊果酸(1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3),脱落酸(14),鸟苷(15),5-甲氧基尿嘧啶(16),反式桂皮酸(17)和对羟基苯甲醛(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忍冬藤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MCI HP-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忍冬藤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灰毡毛忍冬素G(3),七叶内酯(4),木犀草素(5),槲皮素(6),芹菜素(7),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11),忍冬苷(12),Hydnocarpin D(13).结论:化合物4,7,9~11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报道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木脂素.  相似文献   

8.
枫香槲寄生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研究枫香槲寄生Viscum liquidambaricolum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ODS中压制备、Sephadex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采用理化数据分析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枫香槲寄生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杨梅二醇(myricadid,1),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2),2α,3β,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α,3β,23-tri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3),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4),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pyranoside,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ide,6),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snoside,7),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euron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eopyrmmsyl-(1→6)-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亦为首次从槲寄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华枸杞Lycium chinense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D101大孔吸附树脂、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 从中华枸杞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O-(6-O-3-羟基异丁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甲氧基香豆素(1)、东莨菪苷(2)、东莨菪素(3)、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4)、cassoside I(5)、对羟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苯甲醇吡喃葡萄糖苷(7)、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9)、5-O-对香豆酰奎尼酸甲酯(10)、绿原酸甲酯(11)。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香豆素葡萄糖苷,命名为枸杞苷E。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灯盏花中提取分离所得的灯盏花素原料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黄芩素(1),4-羟基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3),6-羟基山奈酚-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4)。结论:4个化合物首次从灯盏花素原料药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薷药材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香薷药材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95 %乙醇超声提取 ,色谱柱InertsilODS-3,流动相甲醇 水 冰醋酸 (60∶40∶2 ) ,检测波长 274nm。结果 :香芹酚在 023~215μg (r=0.9999) ,百里香酚在 039~236μg (r =0.9999)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香芹酚 99.9% (RSD 1.4 % ) ,百里香酚 98.6 % (RSD 1.3% ) ,重复性的RSD分别为香芹酚 1.1% ,百里香酚 1.6 %。结论 :该方法可靠、便捷 ,可以作为控制香薷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谈献和  巢建国 《中药材》1998,21(7):337-339
对中药五香草进行药材性状、显微特征鉴定及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为临床用药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石香薷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石香薷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石香薷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溶媒浓度、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石香薷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香薷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33倍量的60%乙醇,于90℃水浴回流提取1次,每次2.2h。此工艺下小鱼仙草总黄酮的提取得率达37.85 mg/g。结论:该工艺提取得率高、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江香薷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分析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在最佳分析条件下,经毛细管色谱分离、气相质谱分析工作站WILEY/NBS库,NIST02质谱数据库检索,并参照有关文献,共分离出50个峰,鉴定了38个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百里香酚(18.31%),3,13-十八碳二烯-1-醇(10.26%),香荆芥酚(8.60%)等。结论:利用GC-MS分析鉴定江香薷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江香薷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5.
江香薷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江香薷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所得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药材粉碎度、提取时间、浸润时间及药材提取部位等进行了全面比较。结果:确立了香薷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江香薷两种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江香薷药材中木犀草素、黄芩素-7-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Angilent Zorbax,Extend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50:5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素、黄芩素-7-甲醚分别在0.04~0.61 μg、0.20~3.0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药材提取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98.60%,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均良好.不同采收期江香薷药材中木犀草素和黄芩素-7-甲醚含量有较大差异,以8月份药材中木犀草素和黄芩素-7-甲醚含量最高,分别为264.8μg/g、2 746.3μ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江香薷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杭州石荠苧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杭州石荠芋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溶媒倍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杭州石荠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82C2,即加20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痛风宁抗炎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痛风宁的一般抗炎药效.方法分别观察痛风宁高中低剂量对角叉菜胶、甲醛致大鼠足趾肿、二甲苯致小鼠耳肿的影响.结果痛风宁15,10,5g*kg-1三个剂量组均能抑制以上三种致炎剂所致的肿胀,并呈量效关系.结论痛风宁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求血、尿、骨灰中Ca、P及钙调节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1月龄雌性大鼠去卵巢后3个月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取血、尿、骨标本.测右后肢股骨、胫骨及第2~4腰椎骨密度,血清、尿、骨灰中Ca、P含量及血清中E2、CT、PTH含量.结果与正常假手术组对照,模型组右股骨、胫骨及腰椎BMD,右股骨湿重、干重、灰重及骨灰Ca、P含量,血清中E2、CT明显降低(P<0.01),而尿Ca排出量及血清PTH含量则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血Ca、P及尿P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Ca、P及E2、CT、PTH等调节激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冲剂对创伤骨折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或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测定三组的肾指数、肾中柠檬酸、DNA、RNA含量及^3H-TdR ^3H-UR参入率。结果:创伤骨折引起大鼠肾指数明显下降,^3H-TdR 参入受抑制,DNA含量降低,^3H-UR参入率和RNA含量升高;应用益气活血冲剂可以改善这些变化、促进DNA和RNA的合成。结论:创伤骨折后应用益气活血冲剂可以改善创伤引起的肾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