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在鉴别诊断肾实质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30日~2010年4月30日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肾实质性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EUS与CE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时间,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CEUS明显增强42例,肿瘤可见假包膜征31例,呈快进慢出39例,与CE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灵敏度(97.87%)、准确度(92.59%)显著高于CECT(80.85%、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在肾实质性肿瘤增强强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等方面与CECT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CEUS对肾癌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度显著高于CECT。  相似文献   

2.
超声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小肾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直径小于4 cm肾占位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20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 结果 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78. 18%、CT 92. 73%、超声造影90.00%.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患者共76个≤3.0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造影剂使用SonoVue,剂量2.4ml,经肘静脉团注,在动脉相、门脉相及实质相观察病灶的灌注情况。结果76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28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18个,转移性肝癌10个;良性病灶48个,包括血管瘤20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5个,局部脂肪缺失15个,肝硬化增生结节7个,局部脂肪变性1例。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结论应用SonoVue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汤雷军  吴安  周建勤  汪秀能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3):331-332,F0003
目的通过比较小肝癌在增强CT与超声造影的各期增强异同,探讨增强CT和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小肝癌分别行增强CT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同一病灶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的各期增强方式。结果小肝癌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不同时期的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小肝癌中有5例(20%)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增强模式不完全一致,其中1例差异较大,增强CT检查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均为低增强,而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低增强,延迟期低增强。结论小肝癌在增强CT和超声造影检查均能反映肿瘤血供特点,两者共同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23例肝脏小病灶患者做了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23例造影显示病灶34个,选择其中28个典型病灶为重点观察对象。结果超声造影定性的准确率为91%,高于常规超声的55%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70%。提示二代造影剂Sono Vue可连续观测病灶内血流灌注情况,等同于增强CT和增强MRI的检查原理和判断标准,是超声诊断肝内病灶的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在肝脏小血管的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2例小血管瘤(我们定为直径≤3cm)患者,通过中心静脉(一般选肘窝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观察肿瘤强化方式。结果:造影后的超声表现:(1)34例动脉期呈环状增强或快速完全性向心性增强;(2)5例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中心无增强;(3)2例动脉期病灶完全强化;(4)1例动脉期病灶中央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小血管瘤的诊断方面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小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于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3例患者共81个肝小血管瘤先后进行常规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肝小血管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注射对比剂后,全部81个肝小血管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60个表现为超声造影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增强,21个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环状增强;所有病灶门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均呈现填充的增强过程。64个病灶(79.0%)在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完全填充,17个病灶(21.0%)呈不完全填充。门脉期及延迟期呈高回声改变者56个,等回声改变者20个,低回声改变者5个。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肝小血管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7.8%(63/81)和96.3%(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肝小血管瘤的动态增强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血管瘤(HH)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78例H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对HH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HH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图像表现.结果 CEUS与增强CT对HH的诊断符合率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直径≤3cm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病例的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CT资料,比较两种方法中小肾癌的灌注特征、准确性及对坏死灶和假包膜的显示率。[结果]肾细胞癌在超声造影和增强CT中的灌注特点表现为"快进快退"者分别为74.29%和78.57%。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小肾癌的准确性为84.29%,对假包膜和坏死灶的显示率分别为61.43%、55.71%;增强CT诊断小肾癌的准确性为87.14%,对假包膜和坏死灶的显示率分别为64.29%、58.57%。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小肾癌诊断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对假包膜及坏死灶的显示率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小肾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增强CT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内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45例79个病灶经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进行法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超声造影声像特征.结果不同性质病灶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特征不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内局限性病灶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结论肝脏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超声造影、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强化模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造影和增强CT诊断PHC的准确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最大直径小于3 cm的肾肿瘤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观察并分析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以及造影后肿物内部的造影模式及灌注特点, 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病例取样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超声66.7%,超声造影90%。应用SPSS13.0计算软件,两种诊断方法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为小肾癌在诊断方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对病灶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MSCT对小肝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4例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检查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27%、88.64%、81.82%;超声造影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张筱双 《吉林医学》2012,(10):2043-2045
目的:探讨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在肝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收治的肝占位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同一类型的肝占位病变的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各时相增强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同类型肝占位性病变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在动脉相增强的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反向谐波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对于肝脏占位性肿瘤的明确诊断,可以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彭小星 《吉林医学》2011,(34):7250-7251
目的:探讨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诊断肝占位病变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6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与增强螺旋CT进行检查。结果: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螺旋CT诊断肿瘤在动脉相的增强类型方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反向谐波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螺旋CT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具有较高的独立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袁小瑛 《当代医学》2016,(19):80-8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诊断为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43例,分析48个病灶的病理结果,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病灶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开始消退时间、病灶在超声造影前和超声造影后的诊断评分对比。结果(1)中-低分化癌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14.2±4.3)s、(22.5±7.8)s、(58.3±47.2)s,高分化癌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14.9±3.7)s、(26.3±10.4)s、(285.4±94.2)s,透明细胞癌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26.4±9.1)s、(31.9±10.7) s、(154.8±66.5)s,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灶在超声造影前和超声造影后的诊断评分(1分、2分、3分、4分、5分)分别为(0灶、4灶、17灶、20灶、7灶)、(0灶、0灶、2灶、3灶、43灶),结果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造影对区别早期小癌灶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不同分化类型肿瘤的超声造影特点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对同例病例诊断的各种优劣势。为临床选择检查项目时提供佐证。方法:我院72例肝肿瘤病例,对其超声造影检查,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造影剂SonoVue(声诺维)2.4 mL,观察记录病灶大小、形状、血流分布及分析超声造影各时相特征后,再进行CT增强扫描,各自做出诊断后与病理检查结果核对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86.1%,CT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87.5%,超声造影与CT增强在诊断准确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造影及CT增强扫描对肝肿瘤病变的显示都有特异性的表现,但二者在诊断准确率上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检查项目的选择,超声造影优于CT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孤立性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孤立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造影后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9例病变中,6例动脉期快速强化,实质期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模式 2例呈“快进慢出”模式 1例呈“慢进慢出”模式.造影前仅4个病灶诊断为恶性或恶性倾向 造影后7个病灶获得定性诊断,诊断的正确率达78%.结论:超声造影中小肝癌的增强模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部分病灶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需结合其它影像学方法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