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后,椎间盘内外分别注射50μg/mL和25μg/mL医用臭氧5~10mL.结果 80例患者共84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进行3个月和6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优36例,良31例,一般8例,无效5例,优良率83.8%,总有效率达93.8%.6个月随访,优42例,良29例,一般5例,无效4例,优良率88.8%,总有效率达95.0%.结论 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突出髓核射频热凝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评价法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93.06%,总有效率98.27%,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入院后,在大型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侧后方穿刺路径法行臭氧治疗,嘱患者卧硬板床休息3d后,经上述路径再次行射频热凝消融术,二者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随访1周~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包括L4~L5椎间盘突出者8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6例,L4~L5、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者1例。本组病例共16个椎间盘行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0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CR),3例术后部分缓解(PR),1例术后轻微缓解,1例无改善。总有效率86.7%。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椎间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安全有效,能明显地缓解疼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160-161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经小关节内侧缘靶点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 58例中,治愈55例;显效2例,无效1例,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2年多的临床患者应用及观察研究,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经临床、影像检查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先行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 65例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22例、良33例、可6例、差4例,总有效率93.8%,优良率为84.6%,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沅陵县中医医院疼痛科经CT引导下定位行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结果本研究112例,经1~6个月随访,按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1]进行疗效评定,显效99例(88.3%),有效12例(10.7%),无效(0.08%).显效率88.3%有效率99.1%.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既能治疗突出部位,又不损伤正常椎间盘组织的安全,高效,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笛 《疑难病杂志》2012,11(7):524-526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LDH患者,随机分臭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臭氧组给予单纯的臭氧溶核术,联合组先行射频热凝治疗,后行椎间盘内、盘外臭氧溶核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结果 2组术后1、3、6、12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臭氧组(P<0.05或P<0.01)。术后12个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臭氧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过敏反应、椎间隙感染或脊髓、神经、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加臭氧消融术治疗LDH安全、微创,较单纯臭氧消融术疗效更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在CT引导下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于术前、术后1、3、6、12个月时用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JOA腰腿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优良率为86.6%(97/112例),总有效率为92.9%(104/112例)。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87例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引导下,行突出髓核的射频热凝术联合三氧消融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改良的Macnab评价法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天、1周、1月、3个月VAS评分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93.37%,总有效率96.86%,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外臭氧消融术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CT导引下将18G穿刺针刺入病变椎间盘,单纯盘内外注入胶原酶36例和单纯盘内外注入臭氧27例,与46例臭氧联合胶原酶之间的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单用胶原酶有效率为81%,单用臭氧治疗的有效率78%,胶原酶联合臭氧应用有效率达92%。结论:在CT导引下椎间盘内外消融术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经CT引导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等离子刀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VAS评分的比较,探讨CT引导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等离子刀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1(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组)20例、实验组2(等离子刀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组)2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进行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1术前VAS评分为8.5±0.6,术后1周为2.5±0.4、术后1个月为1.9±0.5、术后3个月为1.7±0.3、术后6个月为1.4±0.2、术后12个月为1.4±0.2,术后术前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2组术前VAS评分8.8±0.5、术后1周为2.0±0.4、术后1个月为1.4±0.4、术后3个月为1.0±0.2、术后6个月为0.7±0.2、术后12个月为0.5±0.2,术前术后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术前VAS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等离子刀结合臭氧消融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但术后1年内疗效等离子刀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12.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共治疗46例,72个椎间盘,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穿刺及消融均顺利完成,随访3个月,术后24h优良率为78.26%,术后1周优良率为86.96%,术后1个月优良率为91.30%,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95.65%。结论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简便、有效、微创的技术,疗效肯定,可作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结果本组效果优53例,良65例,差4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95.1%(53/65例),有效率为9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按解放军304医院术后疗效评定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5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d。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个月,平均4.6个月,疗效:优43例,良12例,优良率98.3%,差1例,占1.7%。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6月我院2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进行射频热凝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cNab的标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本组优114例,良120例,差12例,无效6例,优良率为92.9%。结论:射频热凝联合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臭氧盘内外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4例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射频热凝、臭氧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临床疗效采用VAS评分和MacNab评分标准分析。结果:术后1天、7天的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射频热凝、臭氧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集中了三者的优势,远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邢学红  唐忠秋  罗海茂 《四川医学》2011,32(8):1255-1257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射频治疗组(A组),臭氧治疗组(B组),射频与臭氧联合治疗组(C组)。随访3~6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并对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70.0%和93.3%,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P〈0.05)。结论射频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CT介入下射频热凝结合臭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症状和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采用CT介入下射频热凝结合臭氧、胶原酶联合治疗.结果:经10~90天随访,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78例,占61.9%;良27例,占21.4%;可15例,占11.9%;差6例,占4.8%.优良率为83.3%,有效率95.2%.结论:CT介入下射频热凝结合臭氧、胶原酶联合治疗,集合了三者的优点,疗效更确切,是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骶管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8例,采用C型臂X线机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骶管胶原酶溶核进行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3、12个月时采用疼痛强度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术后12月显效、有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68.8%(260/378例)、25.4%(96/378例)、3.7%(14/378例),2.2%(8/378例)。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骶管胶原酶溶核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两种靶点入路行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根据突出类型行靶点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对照组行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分别评价术后VAS评分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远期疗效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不同的腰椎间盘突出类型采用相应的靶点入路,能更精确地到达靶点,达到满意效果,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