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优化管理,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由内镜诊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方法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加大硬件设施和洗消设备的投入,加强质量监督,从细微做起,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1]。结果自2008年4月起,本院引进迈尔集成内镜洗消设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内镜的清洗消毒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结论加强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优化管理,大大地提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李焕芝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16-1919
目的:探究规范化流程管理对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率的效果与意义及其对策。方法:抽取2017年1月—6月间进行常规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前组;另抽取2018年1月—6月间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干预后清洗消毒灭菌的消化内镜500件资料作为管理后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不合理(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当、消毒不全面、操作过程不规范、浸泡周期不合理、重复操作和存放不规范)发生率差异。结果:经规范化流程管理后,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临床各项操作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管理前组(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以及消毒灭菌的合格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临床操作水平及内镜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减少或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医患间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韩桂玉  焦秀贞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27-1428
目的:探讨进一步加强内镜的清洁消毒以及灭菌质量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质量问题而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制定完善的内镜室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正确的内镜储存方式及严密的内镜消毒灭菌、生物学指标监测及控制;强化内镜室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结果:各项制度完善,措施到位,有效的控制了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内镜的消毒质量、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结论:建立健全内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医护人员的慎独精神贯穿于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预防之中,使内镜的清洗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预防内镜室发生交叉感染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及内镜产品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内镜诊治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经内镜可以传播病源微生物,内镜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分支杆菌等,已逐渐成为医学界、患者及舆论传媒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健康发展,预防消化内镜检查造成的交叉感染,遵照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我院2006年底购置了迈尔集成内镜洗消中心,在应用过程中清洗消毒效果比旧式清洗消毒效果有显著提高,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英  郭敏 《淮海医药》2009,27(2):165-166
目的观察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胃肠镜)有效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采用四槽清洗消毒法和内镜洗消中心清洗消毒两种方法对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按卫生部标准监测,60件使用四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8.3%,60件使用内镜洗消中心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运用现代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可以提高内镜消毒效果,提高内镜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消化内镜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内镜清洗与消毒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很难完全除去污染,不完全的清洗使细菌在消毒过程中可继续存活,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灭菌的作用。医疗器械使用彻底的清洗,去掉附着在上面的血液、脓血、体液等有机物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因此,严格的清洗才能保证消化内镜的消毒、灭菌完全,达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我们对某市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9家三级医院内镜室的清洗环节进行了专项调查,找出影响其清洗质量的因素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首次以卫生标准形式颁布了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其中3项是强制性标准: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其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胃肠镜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也越受到来越重视.李筱轶等[1]对石家庄市12所医院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调查显示12所医院全部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其中4所医院未设置独立洗消间,多所医院消毒灭菌方式正确但清洗过程不规范,抽样检测6条消化内镜清洗效果,2条不合格.因此,做好内镜清洗消毒有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经过内镜传播、减少内镜引起的交叉感染、保护内镜操作人员的健康,延长内镜使用的年限.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清洗剂大致相同,有碱性清洗剂、中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和多酶洗剂等,本文不详细介绍.本文就内镜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钟雪萍 《黑龙江医药》2010,23(5):818-819
消毒与灭菌质量是确保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的前提,是最重要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应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应。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院将妇科、产房、妇产科门诊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保证了无菌物品的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提高和保证了医疗和护理质量;并控制了医院感染。这种新的管理工作模式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83-18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清洗以及消毒监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措施,对内镜清洗以及消毒引发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清洗以及消毒质量加强监督。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对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消毒间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实施常规管理并将之作为对比组,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在监控管理中对消化内定清洗以及消毒问题进行分析,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将之作为研究组。结果对比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抽检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82.47%,研究组总合格率为9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监控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能够使清洗消毒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抑制,同时还可保障医疗安全,既能够保证检查以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提升医护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是保证医护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2]。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深入贯彻,医院消毒供应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我院自2010年6月实施集中清洗消毒灭菌的规范化管理以来,加大了对供应室的人力、物力投入加强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硬式内镜在CSSD集中清洗与灭菌效果。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由专人负责,采用多种清洗模式,选用合适的灭菌方式。通过严格的灭菌管理,保证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效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了解某院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各种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方法 依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对内镜集中管理前后内镜消毒和灭菌的相关数据进行登记、比较分析.结果 内镜中心成立后,内镜的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内镜室的建筑布局、清洗消毒设施的配置、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对内镜的消毒灭菌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主要在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相关工作进行监控时的改进方法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对持续监管以及改进消化内镜的消毒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消化内镜消毒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并对影响其最终消毒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护理质量的相关标准进行完善,加强清洗消毒的质量监督。结果在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情况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的相关要求,确保内镜的消毒质量能够得到不断地改进,以此来让消化内镜的消毒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有效地改善,确保内镜监测过程中的消毒或灭菌效果能够达到相关要求,为医疗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结论通过对内镜清洗消毒的监控管理进行持续改进,不仅可以提高内镜中心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为医疗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而且还可以防止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三级医院内镜消毒灭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省6家三级医院对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执行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内镜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卫生厅组织于2004年10月30日至12月30日对我省厅直6家综合大医院内镜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和采样监测。结果 6所医院消毒级内镜及附件采样共83份,合格47份,合格率56.60%;灭菌级内镜即腹腔镜及其各种手术钳采样67份,合格64份,合格率95.50%。内镜污染细菌中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分别为18.67%、8.00%、5.33%。HIV抗体初筛试验1 例阳性。结论各医院贯彻执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力度不够,尤其是消毒级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率低,存在医疗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16.
王霞  姜蕴 《丹东医药》2006,(3):59-60
2004年卫生部下达了关于《内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办法的实施,为保证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院在2005年投入资金,改善内镜室的就医环境。在原有两条内镜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两条内镜,购置了标准的内镜洗涤消毒机,并配备了专门的护士,负责各种消化内镜的消毒,确保每一条内镜在使用前达到所规定的消毒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李松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21-122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进行规范清洗消毒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 1年6月~2012年6月手术室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包100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件手术器械在手术室进行清洗、包装后统一送到消毒供应室进行灭菌;研究组50件手术器械直接纳入消毒供应室管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都在消毒供应室按规范流程进行.观察两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结果 研究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4.0%,包装质量合格率为98.0%,灭菌质量合格率为100.0%,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4%、9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清洗、灭菌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杜绝消化内镜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所造成感染的传播。方法通过对消化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研究,结合我国卫生部2004年公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及多年的工作经验制定消化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的具体方法并广范应用。结果消化内镜相关的感染传播彻底的杜绝了。结论为预防消化内镜所带来的医源性感染,保障消化内镜技术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消毒供应中心是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预防医院感染和阻断传播责任。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本院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技术操作程序,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及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卫生部200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规范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来,无锡市人民医院将持续质量改进引入胃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针对存在问题,加强胃镜清洗消毒监控,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