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primarytumoroftheduodenum,PTD)较少见,早期因缺乏特征性症状,加之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被延误诊断,现将我们自1998年1月—1999年2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TD...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六例报告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市061000)吴国柱孟德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甚为少见,我院1986年8月~1996年7月收治6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性,5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返酸、嗳气半年,呕吐、...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国内报道较少,预后差。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达到早期手术、改善预后的目的,我们总结12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从1985年至1994年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9例。上腹胀痛,呕吐,出血和黄疸状态状常与肿瘤部位有关。由于本病缺乏特症状,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早期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常被延误诊断,我院自1983年~1997年共收治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中,十二指肠腺癌12例,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一、性别与年龄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40~74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6.
7.
作者报告原发性小肠肿瘤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5岁 ̄79岁,平均62.1岁。20例中良性5例,恶性15例。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空肠各6例,回肠8例。恶性肿瘤以腺癌最多,其次为平滑肌肉瘤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是本组小肠肿瘤的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腹块是常见体征。本组临床诊断与手术及病理对照,误诊率为55.0%。除1例未手术外,余19例均作了手术治疗。作者就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肠系膜肿瘤31例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市530027)陈建思原发性肠系膜肿瘤临床少见,误诊率高。我院1985~1995年共收治原发性肠系膜肿瘤31例,现报告诊治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年龄、病程31例中,男19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23例;术前诊断小肠肿瘤14例(其中位于十二指肠8例,空、回肠6例),诊断符合率50%;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10例、姑息性手术9例、放弃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5年存活7例。[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率低,恶性小肠肿瘤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改善预后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诊断分析(附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诊断分析(附11例临床分析)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内科(200072)钟敏章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较少见,仅占全部消化道癌瘤的0.35%[1]。我院1988~1994年1月收治1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1例,男性5例,女性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北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994-2002年误诊的4例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术前、术中均误诊,从而导致误治.结论对40岁以上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患者要警惕该病的存在,内镜活检或术中活检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术式.化疗和放疗未能显著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外科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及国内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外科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84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外科治疗情况,并收集国内正式发表的15篇有关此病的外科治疗报道,共计264例,随访148例。用SPSS10.0对生存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共25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5例(54.0%),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13例(5.2%),节段性肠切除21例(8.4%)。姑息手术81例(32.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节段性肠切除和乳头区肿瘤局部切除术间生存无差异(P>0.05)。根治性手术治疗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75.8%、72.0%、59.4%。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节段性肠切除和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与姑息手术生存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十二指肠腺癌手术方式可选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节段性肠切除和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但目前姑息手术比例仍较高,疗效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14.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7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7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最常见。B超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27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2.2%。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密切相关。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的诊治——附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十分罕见,本研究旨在总结原发椎管内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天坛院神经外科三病房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例经病理证实为椎管内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38.5岁。4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疼痛,平均病程10.9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肿瘤位于颈段4例,胸段1例,骶段1例。本组患者均采取显微手术治疗,术中辅以电生理监测,肉眼全切1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4例症状缓解,出院后全部患者均行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原发性椎管内淋巴瘤是椎管内的罕见肿瘤,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椎板切除减压,肿瘤切除.术后辅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0月~2009年8 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25例胰腺转移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肿瘤为肺癌8 例、结肠癌5 例、胃癌4 例、胆囊癌3 例、食管癌2 例、肝癌1 例、胃恶性间质瘤1 例、恶性纤维细胞瘤1 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 个月)。 14例行B 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4 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7 例为临床诊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横结肠次全切除2 例,胰腺体尾+ 脾脏切除2 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1 例;放疗+ 化疗10例,局部放疗4 例,全身化疗2 例;4 例未治疗。24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7个月(10~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个月(2~20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5 个月(0.5~6 个月)。 结论:胰腺转移性肿瘤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7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70例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2例,胃楔形切除32例.肿瘤平均直径5.4cm,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2.9%).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66例(94.3%),CD34阳性53例(75.7%),SMA阳性24例(34.3%),Desmin阳性8例,S100阳性8例.术后复发5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71.3%.良、恶性胃间质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和61.8%(P<0.05).瘤体直径<5cm与瘤体直径≥5c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48.4%(P<0.05).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预后主要与肿瘤大小及肿瘤的良、恶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例十二指肠腺癌,重点讨论了本病的基本X线征象,强调了低张力双对比造影在诊断中的重要价值:1.能真实显现病灶的形态学特征;2,有利于癌肿与良性病变的鉴别;3,观察病变周围脏器组织的形态特征改变,为病灶切除提供参考资料。论述了十二指肠癌肿与其他常见病的鉴别要点及其漏、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是一种罕见骨外恶性肿瘤,发现3例,均经病理证实。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作为本瘤组织学特征是破骨型多核巨细胞数量众多,且大多呈结节状排列。其组织象与骨巨细胞瘤极为相似,首先要注意二者间的鉴别。本瘤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往常施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复发率极高,本文对复发3例采用肿瘤广泛切除及带蒂肌皮瓣移植修复创口的联合手术均获治疗成功,随访2.5~6年未见复发。本术式治疗较为彻底并能一期重建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5—2001年间收治的134例PA患者进行分析。患者行PRA-AⅡ-ALD测定、安体舒通试验、肾上腺影像学检查等。其中126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血浆肾素活性(PRA)(0·157±0·102)ng/(mL·h),醛固酮(ALD)(321·72±152·13)pg/mL。108例行安体舒通试验,阳性者96例。肾上腺B超、MRI、CT或SCT定位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70·2%、100%和93·6%。126例接受手术患者中,单侧腺瘤98例,双侧增生25例,腺瘤伴增生3例。术后腺瘤大部分效果良好,15例增生者术后效果良好,其余10例较差。结论PRA-AⅡ-ALD测定、安体舒通试验等是PA的主要定性方法,PA定位主要依靠肾上腺B超、MRI、CT及SCT检查,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