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深静脉置管术,其中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76例,颈内静脉呈管术5例,股静脉置管术3例.结果 本组8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73例,2次或多次穿刺成功11例,发生导管阻塞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诊断及治疗并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从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对所有各种原因引起的急危重症.外周血管条件差的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以及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的患者,都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建立临时性或长期性血管通路.均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急救病人的抢救效果更加显著,具有简便、安全、快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与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10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对象、穿刺结果、操作特点、并发症及处理。结果:本组210例经皮深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在2~10min内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管时间最长94d,全部病例未出现血气胸、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迅速的独特优点;即时监测静脉压力和调整输液速度;但需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陆元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33-2534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基层医院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组与普通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组,比较其抢救成功率。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组与普通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组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3%、70.7%,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危重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研究组多次穿刺成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研究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52.38%,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危重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临床救治,可显著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避免患者遭受严重身心伤害,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给药抢救,观察组采取深静脉穿刺置管给药抢救,穿刺置管路径为锁骨下静脉。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早期抢救成功率及后期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提高给药效率,协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兰珍  王亚莲 《河北医学》1996,2(4):380-381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312500)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吕兰珍,王亚莲深静脉穿刺置管已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高营养及一切静脉穿刺有困难者。我院自1992年以来,深静脉穿刺置管已逐步应用于临床。现将52例穿刺作一回顾性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心血管危重患者及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维护.方法 采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PECATH型号、规格为CF-C16Ga×20 cm单腔导管,从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置入,观察穿刺成功率、治疗效果及留置时间.结果 30例置管均一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22~28 d,均正常拔管,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只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深静脉置管技术,熟悉血管解剖特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给予良好的导管维护,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改良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良组采用改良右侧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置管操作时间均要好于改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进针点及进针方向较充分考虑了胸廓的变异及颈部血管的走向差异,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秀云 《河北医学》2003,9(12):1147-1147
1952年Aubarmic报告了他10年中应用锁骨下静脉输液的经验,当时只在欧洲受到重视。直到1960年以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的方法才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发展到多途径穿刺腔静脉置管。随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广泛运用,使一些需特殊药物治疗,特殊患者的治疗及浅静脉穿刺极度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失血休克患者临床进行研究.方法:选自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急诊收治的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救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对其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救治.结果:30例病人28例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2例患者因其病情过于严重,失血量过多导致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于失血性休克及时救治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率,且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失血休克患者的效果是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为危重病患者CT增强扫描提供最佳穿刺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采用静脉留置针行CT增强扫描的50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0例)和对照组(246例).试验组患者使用深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增强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0.08%与11.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增强成功率(98.08%与94.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次穿刺成功率(95.00%与96.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在危重病患者中深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普通静脉留置针,可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保证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规范化抢救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2011 年我院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病人80例,应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在5分钟内得到救护者76例,占 95.0%;在 5-10 分钟以内得到救治者4例,占 5.0%.8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抢救脱险72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 90.0%.经精心的护理,治愈53例,自动出院19例.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地采取各项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形成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血栓发生率(40.00%)高于观察组(10.00%)(P0.05);其护理的满意度(50.00%)亦低于观察组(95.00%)(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以及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其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床边胃镜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术对重型颅脑损伤伴胃瘫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伴胃瘫患者71例,先将鼻空肠营养管经鼻插入胃腔内,再置入胃镜,在胃镜下用异物钳钳夹胃腔内的鼻肠营养管,将其送至Treitz韧带以下,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结果 71 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胃瘫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其中1 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无穿孔及误入气管患者.2例术中出现全身强直、心率增快,1例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经处理均于术后2 h内好转.置管成功后无胃肠内容物反流;无一例出现营养管滑脱.结论 床边胃镜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建立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操作技术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外伤后脑脊液内皮素和NO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与外伤性蛛血CT表现的关系。方法 重型脑外伤病人30例,入院时GCS小于8分。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CT蛛血表现进行Fisher分级;于入院后24h及3,5,7d进行脑脊液ET-1、NO浓度测定。结果 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伤后第3d达到高峰;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ET浓度无显著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伤后第3d抑制最明显;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NO浓度未见差异;FisherⅢ组2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伤后第1,3,5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7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虽未见差异,但仍低于FisherⅡ,Ⅳ组。结论 颅脑外伤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脑脊液ET 浓度升高,NO抑制,而严重外伤性蛛血病人蛛网膜下腔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上述平衡破坏,从而可能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后脑脊液中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与外伤性蛛血CT表现的关系.方法重型脑外伤病人30例,入院时GCS小于8分.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CT蛛血表现进行Fisher分级;于人院后24h及3,5,7d进行脑脊液ET-1、NO浓度测定.结果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伤后第3d达到高峰;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ET浓度无显著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ET浓度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颅脑外伤后各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伤后第3d抑制最明显;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脑脊液中NO浓度未见差异;FisherⅢ组病人脑脊液中NO浓度伤后第1,3,5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7d与FisherⅡ,Ⅳ病人组之间虽未见差异,但仍低于FisherⅡ,Ⅳ组.结论颅脑外伤后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脑脊液ET浓度升高,NO抑制,而严重外伤性蛛血病人蛛网膜下腔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刺激进一步加重上述平衡破坏,从而可能引起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深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深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效果.方法:对42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陈2例脓胸患者外,其余病人均经深静脉导管抽净胸腔拧积液,肺组织复张,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疗.结论:掌握好适应症后,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