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该院口腔科消毒效果。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口腔科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口腔医疗器械、紫外线消毒灯及蒸汽压力灭菌锅进行现场采样检测评价。结果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依次为58.3%、94.0%、97.5%、100.0%、90.0%、98.0%和94.7%。结论环境空气现状、紫外线消毒灯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相对较低,消毒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HBV、HIV感染者的逐年增加,医护人员接触HBV、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口腔科器械种类较多,频繁用于患者口中,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容易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1].为坚决杜绝在口腔科诊疗中出现的医源性感染,现将口腔科消毒灭菌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腔科医护人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口腔科医护人员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长期以来口腔科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职业防护知识,医护人员只是在发现有传染病和明显的分泌物和血液污染时才进行防护,多数医护人员意识淡莫,是造成医护人员忽视自身防护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口腔科器械消毒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口腔科医生在给病人诊疗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使用器械,如何才能所使用的器械真正无菌是口腔科避免交叉感染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做好对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才能降低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报道如下。1口腔科器械污染的现状口腔科常用的器械有诊疗用手机、拔牙钳、牙挺子、镊子、口镜、手术用刀、剪及微小物品如车针、扩大针等。这些器械在诊疗过程中是完全接触血和粘膜的,而且使用后污染程度是非常高的,有报道说口腔科治疗盘上微型器械、诊室空气及医务人员的合格率分别…  相似文献   

7.
8.
9.
朝阳市医院口腔科消毒灭菌效果调查与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诊疗器械种类多、使用频繁,消毒与灭菌效果不好直接导致医源性感染,加强和改进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控制外源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对辖区内6所医院口腔科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调查、监测,根据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监测和细菌培养,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口腔保健与治疗的要求逐渐提高,专科器械与精密仪器种类不断增多,口腔器械的消毒与管理工作倍加受到关注。因此,规范口腔器械的消毒与管理工作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减少了污染环境,为确保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刘正湘  王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821-2821
口腔科是易于发生交叉感染的场所。我科在医院消毒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将口腔消毒灭菌作为重点内容,力争杜绝在口腔科诊疗中出现的医源性感染。现将口腔科消毒灭菌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室和口腔科临床观察表明:TD清洗消毒剂(氯化磷酸三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的平均杀菌率为100.0%,对口腔科器械消毒无菌率为100%,对被HBsAg阳性血清污染的器械浸泡30分钟转阴率为98.1%。其消毒效果优于新洁尔灭,与戊二醛相同。在口腔科使用两年,未见金属器械有锈斑生成。  相似文献   

13.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与交叉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长期从事口腔治疗工作的实践中,笔者对口腔科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有一些粗浅的见解.尤其是近年口腔诊所在城市和农村日益增多,因大部分诊所条件设备不够完善,防护意识欠缺,导致治疗中医患之间、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口腔科门诊的患者比较多,其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口腔疾病的诊疗时,需要确保器械与双手的卫生,避免出现细菌感染。尤其是在医务人员的器械与双手与患者唾液、血液接触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出现院内感染清理。然而,目前医院口腔科随着牙钻高速涡轮机的广泛使用以及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来执行,引起的院内感染比较常见,不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部分器械的时候还会污染空气。需要对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加强控制,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本文就口腔科病原体污染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与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口腔科的诊疗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彭燕华  张芸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910-1911
口腔专科诊疗工作的特殊性,使医护人员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从而易通过血液、体液及皮肤黏膜途径感染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结核杆菌,其危险性越来越受到口腔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陈婧 《家庭医药》2016,(8):95-96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掌握消毒灭菌知识的情况,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内科、外科、医技及手术室中选取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100名医护人员中,对消毒灭菌定义的掌握优秀率为50%,合格率为70%;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优秀率为34%,合格率为66%;医护人员职称越高对消毒灭菌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并且显著高于职称较低的医护人员,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仍然较缺乏对消毒灭菌的认知,应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加强,以提升其消毒灭菌知识水平,避免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科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9年12月起,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始通过FMEA对口腔科器械实施管理。于FMEA实施前后所使用的口腔器械中随机选取1638件,对其展开FMEA分析,对比实施前后的失效模式危急值(Risk Priority Number, RPN)、器械管理效果及服务满意度。结果 FMEA实施后的口腔器械交接数目不符合、器械损坏、器械包装名称错误、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不合格的RPN值明显比实施前低(P<0.05);FMEA实施后的口腔科器械清洗、包装合格率比实施前高,器械耗损率、湿包发生率比实施前低,及时发放率比实施前高(P<0.05);实施后的服务满意度总分实施前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科器械展开管理时,应用FMEA并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口腔科器械管理中的风险,提升器械管理效果,并且有助于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强化戊二醛和甲醛溶液对口腔科频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寻找简便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分别选用2%强化戊二醛和甲醛溶液(甲醛溶液80ml/m^3:高锰酸钾40mg/m^3:清水为40ml/m^3)对高速手机头,洁牙机头,正畸专用钳等口腔科频用器械进行定量,定时消毒,在无菌操作下分时段采样,并用醛类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2%强化戊二醛组浸泡30分、20分、15分、10分、5分钟后,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2)甲醛溶液组薰蒸30分、20分、15分、10分,5分钟后,培养结果也均无细菌生长,但5分钟组有少许细菌生长。结论:2%强化戊二醛浸泡5分钟以上及甲醛溶液薰蒸10分钟以上,对口腔科频用器械可起到有效消毒灭菌效能。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在口腔科病区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消毒含漱液漱口对口腔科诊室菌落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含漱液漱口对口腔诊室空气质量及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嘱患者治疗前使用指定含漱液(普通清水、玉洁新、双氧水或洗必泰)漱口,每种含漱液连续使用5d,每天于8:00、10:00及12:00采集空气样本,观察各诊室在不同时点、不同含漱液漱口后空气菌落数的差别。同时选择高峰时段观察漱口前后椅旁痰盂表面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使用不同含漱液漱口后诊室空气菌落数玉洁新〈双氧水〈洗必泰〈普通清水。使用3种含漱液漱口后痰盂表面的细菌杀灭率均大于90%,但玉洁新与双氧水细菌杀灭率高于洗必泰。结论:就诊前使用消毒含漱液漱口可改善口腔科诊室空气质量及减少物体表面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