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7%-91%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梗死前心绞痛病史[1].梗死前心肌缺血的发生可限制心肌梗死时心肌损伤坏死的面积[2].本文将156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分为有梗死前心绞痛和无梗死前心绞痛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2009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并除外再梗死的156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31例,女25例,年龄28岁-79岁,平均62岁.有梗死前心绞痛(A组)77例,入院前有典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史或心电图检查有缺血型ST和T波改变;无梗死前心绞痛(B组)79例,入院前无心绞痛史及心电图呈缺血型改变史.  相似文献   

2.
病例为我院1990年4月至1991年7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酶学及心电图排除Q波和非Q波型心肌梗塞。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1例,不稳定型21例,无痛性心肌缺血51例。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自身对照组19例。本组患者第一次住院用极化液治疗,第二次住院用酶治疗,两次住院平均间隔时间13个月。第二组94例。其中用酶治疗65例,用极化液29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30天内出现的反复心绞痛,定义为梗死后心绞痛,可发生于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发生率23%至60%。“梗死后心肌缺血”可在无心绞痛时发生。无痛性ST—T改变,伴或不伴二尖瓣返流的反复发作的肺水肿及室性心律失常均说明有反复发生的梗死后心肌缺血,Q波及非Q波型心肌梗死及接受溶栓治疗者可发生梗死后心绞痛,而非Q波型梗死其梗死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如果梗死后立即出现心绞痛,说明远离梗死区  相似文献   

4.
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血流是否恢复 ,我们观察了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 CAR)的三个心电图参数 (病理 Q波、ST段、T波 )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旨在评价综合心电图指标能否为 AMI后患者的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0例 ,男 90例 ,女 60例 ;平均年龄 58± 1 5岁。均为第一次住院接受静脉溶栓的AMI患者 ,均符合 1 979年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本组吸烟者 57例 ,高血压 54例、糖尿病 42例、高血脂 1 5例。梗死位于前壁 54例 ,下壁 39例 ,2个以上部…  相似文献   

5.
谭勇明  杨立华 《内科》2008,3(4):517-5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冠心病的临床分型标准,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7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的年龄60~90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症状36例,单纯心绞痛18例,单纯心肌梗死56例,单纯心律失常16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4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47例。97例心肌梗死的病例中,57例表现为Q波型心肌梗死,40例表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30例有心律失常的病例中,心房纤颤2例,室性期前收缩17例,房性期前收缩4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病窦综合征2例。部分病例有多种心律失常。结论老年冠心病具有无症状者多、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易合并泵衰竭、非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175例.按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死(QMI)和非Q波心肌梗死(NQMI).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53例,Q波心肌梗死病人122例,对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嗜烟史及合并糖尿病、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血清心肌酶、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非Q波心肌梗死组女性、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开放、冠脉弥漫型病变与Q波心肌梗死组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Q波心肌梗死组血清磷酸激酶(CPK)峰值、肌钙蛋白T(cTnT)峰值(1 046 U/L±518 U/L,2.9 ng/mL±1.2 ng/mL)、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均低于Q波心肌梗死组.结论 NQMI 病人既往心绞痛史、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率高,而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冠脉单支病变、冠脉完全闭塞率低,而冠脉弥漫型病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均高.血清CPK酶峰值、cTnT 峰值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有效性的预测因素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住院,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冠心病,行PCI的100例患者,对年龄、糖尿病、心绞痛及等同症状、病理性Q波四项预测因素进行分析。依据第12个月的随访结果和PCI有效性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100例患者中预测因素阳性的(同时满足75岁以下、无糖尿病、有心绞痛及等同症状、无病理性Q波)共29例,其中PCI有效21例,无效8例;预测因素阴性的(同时满足75岁以上、有糖尿病、无心绞痛及等同症状、有病理性Q波)共24例,其中无效20例,有效4例。(2)75岁、不合并糖尿病、有心绞痛及等同症状、无病理性Q波的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76.6%、41.2%、70.4%、31.0%;(3)75岁、合并糖尿病、无心绞痛及等同症状、有病理性Q波的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4.9%、53.1%、86.9%、46.6%。结论 (1)75岁以下、不合并糖尿病、术前有心绞痛及等同症状、体表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的患者行PCI获益大。(2)年龄、心绞痛及等同症状预测PCI有效性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非梗死性异常Q波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非梗死性异常 Q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心电图有异常 Q波而排除心肌梗死的患者5 6例 ,分析其异常 Q波的发生导联及与原发病的关系。结果 :非梗死性异常 Q波可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病等疾病中出现。结论 :临床上异常 Q波应密切关注其发生导联及动态观察 ,以防误诊为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现为升高 ,其升高的幅度 (均 <3.0 ng/ ml)明显 <非 Q波型 AMI(2 4% >3.0 ng/ml)和 Q波型 AMI(90 % >3.0 ng/ ml) ,且一般 3天后即转为阴性 ,而 AMI患者 6天后多数仍为阳性。非 Q波型 AMI和Q波型 AMI急诊就诊时 Tn T的阳性率分别为 79.1%和 90 .7% ,住院后第 2日均达 10 0 % ,均明显高于同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率 ,两组 Tn T阳性在持续时间上相似 ,但在升高幅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影响 Q波型 AMI患者 Tn T的自然变化规律。  结论 :UAP患者 Tn T的变化与非 Q波型 AMI和 Q波型 AMI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后再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死率高,为争取早期诊断、治疗、降低病死率、预防再梗死发生,本文作者对1987~1997年73例患者,作如下分析与报道,病例中男61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4例,糖尿病史者10例,长期吸烟者15例。发病至住院时间平均为9h,两次心梗间隔时间平均为41个月。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者52例(71%);45例发病时仅有胸闷,为无痛性心梗(38%);73例均有心律失常,40例严重心律失常(56%)。心电图:65例出现Q波加深、加宽或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68例有ST段较前抬高,T倒置,其后有演变。3例QRS波振幅降…  相似文献   

11.
无Q波性心肌梗塞: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 Q 波心肌梗塞(MI)患者的短期预后相当好,其住院死亡率约2%。然而,晚近报告无 Q 波 MI 患者与有 Q 波 MI 患者相比,远期并发症导致死亡、再梗塞及心绞痛的危险性更高。本研究对无 Q 波 MI 和 Q 波性MI 两组患者,就其运动试验特征、冠脉解剖及预后进行比较。病人和方法研究对象为339例确诊 MI 的患者,年龄34~70岁,所有患者均无接受过溶栓治疗。于出院前完成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运动试验后所有患者服用β阻滞剂至少1年。结果 339例 MI 患者中无 Q 波者87例(26%),Q 波性 MI 者252例(74%)。两组年龄相似,但无 Q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 (AMI)根据有无 Q波形成分为有Q波心肌梗塞 (MI)和无 Q波 MI。无 Q波 MI表现为 ST段下移与 T波倒置 ,并呈演进性变化 ,持续 2 4小时以上 ,伴有心肌酶谱尤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 MB)升高。临床上有一些胸痛患者 ,其心电图表现酷似无 Q波 MI,但心肌酶谱与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 T(c TNT)均无升高 ,这可能是一种心肌顿抑现象 ,而不是 AMI。近年来 ,我们遇到 2 1例此类患者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均为男性 ,年龄 34~ 65岁 ,平均 47.6± 9.6岁。入院前均有持续性胸痛病史 ,持续时间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TO)病变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闭塞血管TIMI血流和心肌灌注(TMP)血流的变化;了解CTO病变PCI后心电图、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心绞痛或心电图异常的住院患者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TO病变,进行PCI支架置入术。分析术前、术后IRA的TIMI血流、TMP血流、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CTO病变PCI后IRA的TIMI血流、TMP血流3级者分别为36例(85.7%)和25例(59.5%);PCI前、后心绞痛、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电图Q波、ST段、T波异常与相关CTO均<30%,PCI前、后心电图显示Q波、ST段、T波异常共40次,前、后对比共17次(42.5%),无异常者23次(57.5%)。结论 CTO病变行PCI后,对冠状动脉再通、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以及对心电图异常的改变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胸痹心痛患者例数200例,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胸痹心痛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8年10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无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20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诊断后,冠心病患者100例、无冠心病患者100例。心电图中显示,在ST段低平、ST段抬高、Q波中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正常、房颤、T波倒置、LBBB、RBBB中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P0.05);气虚证患者在检查结果中显示ST段抬高比例低、ST段下移比例高;阴虚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比例较高、在ST段抬高中比例较低;阳虚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在T波低平、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气滞证患者在T波倒置和ST段下移中具有较高所占比、在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血淤证患者在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ST段抬高中所占比较低;痰浊证患者在ST段下移、异常Q波中所占比较高、在T波倒置中所占比较低;寒凝证患者在ST段下移、异常Q波中具有较高比例、在T波倒置中比例较低;在上述所有证型中,阳虚证患者异常Q波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痹心痛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改变具有相关性,在不同中医证型下,胸痹心痛患者存在不同心电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中已广为推广 ,本文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此介入术前、后Q T离散度(QTd)变化。1 对象与方法介入组 :选取我院 2 0 0 1年 1 1月~ 2 0 0 3年 1 1月3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 ,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相关冠状动脉狭窄≥ 75 %或完全闭塞 ,每例均行介入术 ,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TIMI 3级。其中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5 0~ 73( 65± 6.2 )岁。并选取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的 2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1 4例 ,女 6例 ,…  相似文献   

16.
人们既往已注意到冠心病时对称性T波倒置。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患者非对称性T波倒置,与心电向量图对照研究结果,结合临床分析病因,讨论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自1984年1月至1987年1月间,住院和门诊病人中非对称性倒置T波比值≥2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60-84岁,平均66岁。本组50例中高血压病24例,  相似文献   

17.
梗死后心绞痛(PIA)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是早期心肌再梗死和梗死延展的高危因素[1],可增加患者病死率。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PIA发生的有关原因。1对象与方法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AMI患者110例,均符合1979年WHO的有关诊断标准,且排除急性期死于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以及死于脑血管等其他疾病并发症者。110例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32~82岁,均有典型临床表现,每例均有详细的心电图记录及心肌酶谱(CK-MB)记录。其中Q波梗死98例,前壁梗死(包括前…  相似文献   

18.
作者比较了200例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复发性心肌梗死病人和同期入院的680例首次梗死病人的住院死亡率,以提供关于有过梗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预后的资料。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胸痛史,出现诊断性Q波和血清酶的变化。如以往梗死史也符合上述标准才诊断复发性梗死。在住院的最初28天为近期预后期。结果880例冠心病鉴护病房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7例(18.4%)在梗死后28天内死亡。首次和复发性梗死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梗死的部位和大小及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均相似。复发性梗死病人心源性休克较首次梗死者常见(P<0.01)。复发性梗死病人的住院死亡率和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较首次  相似文献   

19.
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房梗死非常罕见,下面报告1例。患者女性,41岁。咳嗽、喘息、呼吸困难30余年,加重并胸闷1周就诊。图1右心房梗死图形临床诊断:支气管哮喘,可疑心肌梗死。心电图示:P波顺序发生,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正双相,即出现房性Q波,aVR导联P波呈正负双相,胸导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房性Q波,P R间期0.10s,QRS波和ST T均无异常发现。加作右胸导联,V3R~5R呈rs型,V6R呈QS型,ST T亦无改变。心电图诊断:短P R综合征,房性Q波。讨论不伴随心室肌梗死的单纯性心房梗死几乎不可能从心电图上独立进行诊断。临床上心房梗死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1991~1996年,我们收治无Q波型心肌梗塞(NQMI)患者12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53~74岁,平均59岁。均符合NQMI诊断标准中的① ③或② ③项:①持续性胸痛超过半小时;②持续S—T段抬高,或S—T段下降和(或)T波改变>24小时,无新的病理性Q波;③发病2~4小时CPK及CPK—Mb升高,约20小时达峰值(至少为正常上限的2倍)。本组合并高血压7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冠心病4例,慢性肾炎1例。血清酶峰值CPK平均1000U/L,GOT平均82U/L,LDH平均482U/L,均符合AMI变化。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1~7mm7例,S—T段抬高2~6mm3例,T波倒置≥1mm6例,均未出现病理性Q波,且符合AMI演变规律。经住院治疗,痊愈11例,死亡1例。 讨论:据文献报道,NQMI占AMI的20%。长期以来,病理性Q波一直被认为是诊断透壁性心肌梗塞的根据,仅有ST—T改变和(或)R波变化者提示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近年来的研究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