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不仅发生于心脏病患者,且可发生于非心脏病疾忠及正常人。诊断较为容易,但临床欲判断其为功能件或器质性甚为困难,本文分析131例室早心电图,试图评价其临床意义以及与心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正常健康人群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室早的检出率分别达5%和50%,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相似文献   

3.
心率震荡(HRT)是指正常个体自发性室性早搏(室早)后窦性心率先是短暂的加速,随后短暂的心率逐渐减速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可发生于程控性室早或室上性早搏之后,反映了自主神经在早搏后  相似文献   

4.
室性早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性早搏(室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其取决于室早是偶发还是频发,是发生于左室还是右室,是短联律间期还是长联律间期等。当室早联律间期较短时,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使该次室早的心搏量下降,进而引起一定程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生在舒张晚期的室早,对血流动力学无太大的影响,但频发的舒张中早期,联律间期明显缩短的室早可能产生血流动力学障碍。  相似文献   

5.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于心肌梗塞,其中最常发生的是窒性早搏(以下简称室早)。现仅就室早在心肌梗塞中发生频率、重要性及处理原则结合文献简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二连发室早为连续出现的2个室早,也称成对室早(图1)。二连发室早可偶尔出现,也可频繁或呈联律出现。连发室早多为病理性室早,表明心室内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较高或存在室内折返,往往预示着可能发生同源性室速。连发室早是诱发室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警告性室性心律失常,倍受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慢型克山病伴发室性早搏对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性早搏(下简称室早)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也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及正常人,但以心肌疾患尤为多见。本文就旬邑县1982~1996年发生的229例慢型克山病患者伴有室早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其预后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 229例病例均为我所1982~1996年在旬邑县医院、张洪、土桥、职田、大峪四大镇地段医院住院治疗和全县每年一次的慢型克山病线索调查资料,经核实确诊后复查所得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病例  相似文献   

8.
早搏是指在窦性或异位心律的基础上,心脏某一起搏点比基本心律提前发出激动,过早地引起心脏部分或全部除极。发生于心室的早搏称室性早搏(室早)。正常人群中室早较常见,常无临床意义。如  相似文献   

9.
室性早搏的治疗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人群发生率很高。随着临床科学的发展 ,现今对室早的认识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1 室早的分类  对室早有各种分类方法。从机制上可将其分为自律性增高、折返激动和促发激动等。从心电图上可分为单形、多型、成对、成串室早及RonT现象等。根据室早的心电图图形还可大致确定其起源部位 ,如右室流出道室早、左室后间隔室早等。根据Holter还可对室早进行分级。这些分类方法都曾用来指导治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分类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如Lown氏分级曾被认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室早指数对器质性病变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106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律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变两组,统计室早个数、室速和室颤的发作阵次及诱发室速、室颤的室早联律间期、室早前次心搏的QT间期。结果106例患者中,平均24h室早总数12066±1105个;阵发室速662±79次,53例由RonT室早诱发,其中器质性病变46例(86.85%);阵发室颤39±5次,均发生于器质性病变者,其中11例(68.8%)由快速多形性室速诱发;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患者中诱发室速和(或)室颤的室早联律间期分别为340±15ms和420±20ms,室早前次心搏的QT间期分别为420±10ms和410±25ms,室早指数分别为0.90±0.10和1.00±0.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室早指数在0.78~0.83之间时,易诱发阵发性室速和室颤,尤其是器质性病变者,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吞咽诱发房性心动过速的病例偶有报道,但吞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极为罕见,现报告2例。 例1,男,64岁,农民,因心慌气短,进食时加重而来我院检查。根据有关检查资料和病史,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在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现有室性早搏156个,成对室早9个,室速8阵,室上性早搏978个,室上性心动过速168阵。将室速出现的时间与患者佩带动态心电图记录时所作的生活日志相对照,发现8阵室速均发生于吃饭或吃水果时。室性早搏及成对室早也主要发生于这个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2.
短阵型室性心动过速(NSVD)是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由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而患者常不自知,而延误治疗。本文根据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探讨预测NSVT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动态心电图记录117例,其中男88例,女29例。根据病情分为三组:Ⅰ偶发室早组(室早<599次/24小时)42例;Ⅱ频发室早组(室早>600次/  相似文献   

13.
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性早搏的临床与治疗黄振平作者单位:解放军105中心医院(230031)室性早搏(室早)颇为常见,可见于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故如何正确判断和评价其临床意义十分重要。一、室早的分类室早可偶发或呈联律出现。多形的或R撞T(RonT)则称复杂室早,具体分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频发单源性室早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7例,长程心电图示24 h总早搏个数为33 117±11 173个,均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早。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术前术后超声及长程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室早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1.0±0.12级vs 2.2±1.1级,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小(45±9 mm vs 59±15mm,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高(0.55±0.09 vs 0.40±0.08,P<0.01)。结论频发室早可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射频消融室早可逆转心肌病。  相似文献   

15.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室早和室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在心脏结构正常者,更易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1700万人群中,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占40%-50%。室速、室扑和室颤都属于恶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证实,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SCD的最主要原因,为65%-85%。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过去病史、梗塞大小及其他并存问题,如心肌缺血、心衰、室性异位搏动等。前壁梗塞比后壁梗塞预后更差。梗塞早期或后期发生的左室衰竭均使死亡率增加。室早对整个死亡率及猝死率均有高度预测性,且与左室功能不全程度密切相关。射血分数(EF)低或室早均使死亡率增加2倍,如二者并存,则死亡率增加3倍。梗塞后将近一半患者的死亡是猝死。而猝死更易发生于梗塞后高频室早的患者。β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血压、改善心肌供氧,使死亡率下降。β阻滞剂可改变缺血性心脏病面临的两个主要危险:心肌缺血的发展与危  相似文献   

17.
室性早搏(室早)在临床十分常见,每个人一生中几乎都发生过。心电学工作者每天都可见到室早,但其复杂多变的心电图表现常给诊断及鉴别带来困惑。室早的发生机制、危险分层仍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室早的临床辅助诊断作用,尤其是室早对窦性节律的影响已成为近年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对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同时令选取30例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同参与研究。观察研究三组患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率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率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鉴别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性早搏(房早)、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目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改善房早、室早患者的预后,致使这类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面临很大困难。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本身可引起明显胸闷、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房早、室早引起的症状相混淆而不被认识。本组从心理学角度对有房早、室早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同时对伴有一定程度焦虑抑郁的心律失常患者,用抗抑郁焦虑药进行治疗,探讨心理障碍对房早、室早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报道的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发作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初始节律(基础节律)进行分析归纳,发现TdP发作有4种初始节律:①快速节律依赖性TdP:快速节律+长间歇+窦性心律(简称窦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②缓慢节律依赖性TdP:缓慢节律+长间歇+窦律或交界律+室早;③T波电交替依赖性TdP:T波倒置、振幅大小交替,室早落在振幅大的T波上;④室早依赖性TdP:成对的、二联律室早与窦律可形成二、三联律,有规则出现,而多形室早与窦律一起形成节律则不规则,室早之后直接发生TdP。各类发作的初始节律变化都有其规律,临床上同一病人可同时出现多种类型,使问题复杂化,但针对初始节律规律特征,可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