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氧化氮在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及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急性损伤效应,Greiss法测定NO2-含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实验表明PC12细胞传代后7 d达到增殖高峰,低剂量L-NAME对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在四个不同剂量L-NAME的比较试验中,100μmol/L的L-NAME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鱼藤酮亦可诱导PC12细胞DNA梯带的形成.另外,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以抑制鱼藤酮诱导的caspase-3蛋白酶的活力,L-NAME亦可抑制鱼藤酮诱导的NO的产生.结论一氧化氮和caspase-3共同参与了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鱼藤酮处理对PC12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培养PC12细胞,分别用0、0.01、0.05、0.1、0.5、1、5、10tmol/L鱼藤酮处理细胞12 h,以及1μmol/L鱼藤酮分别处理细胞0、2、6、12、18、24 h,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LC3-Ⅰ和LC3-Ⅱ含量,荧光显微镜检测GFP-LC3荧光斑点的数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随着鱼藤酮处理浓度升高,LC3-Ⅱ/LC3-Ⅰ比值和GFP-LC3荧光斑点数量均随之增加;随着鱼藤酮处理时间延长,GFP-IC3荧光斑点数量也随之增加,LC3-Ⅱ/LC3-Ⅰ比值先升高后降低,透射电镜显示细胞线粒体受损和细胞自噬水平增加.结论 鱼藤酮对PC12细胞自噬的影响具有量效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ETH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已分化PC12细胞为体外神经元模型,分别用浓度0、0.5、1.0、1.5、2.0、2.5 mmol/L的METH处理PC12细胞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NO含量。结果以0 mmol/L为对照组,经0.5~2.5 mmol/L METH处理的PC12细胞,24h倒置显微镜下可见PC12细胞胞体变圆,神经突起变短、断裂至消失,神经网络逐渐消失,细胞边缘不清,可呈毛刺样;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随METH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凋亡率在0.5~1.5 mmol/L浓度范围内逐渐升高,至2.0 mmol/L时凋亡率较前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细胞培养液NO含量随METH浓度增加逐渐升高。结论一定浓度的METH能导致PC12细胞毒性损伤,使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NO生成增加,细胞凋亡及NO过量参与了METH对PC12细胞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鱼藤酮对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鱼藤酮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鱼藤酮对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结果 5.0 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12 h及24 h后,G0/G1期及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0.01),而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P<0.01).单纯鱼藤酮中毒12 h线粒体膜电位即降低.结论大剂量(5.0 μmol/L)鱼藤酮引起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细胞周期改变,可能导致PC12细胞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和核的形态。结果PC12细胞自然凋亡率为3.23%±0.64%,1和3μmol/L鱼藤酮作用于PC12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24%±2.92%(P<0.05)和48.82%±6.66%(P<0.01)。400μmol/L NaHS不诱导细胞凋亡,但可使1和3μmol/L鱼藤酮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到11.13%±3.82%(P<0.05)和31.28%±6.85%。结论H2S可以抑制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5 脂氧酶选择性抑制剂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以鱼藤酮预处理的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条件培养液培养PC12细胞,通过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分析PC12细胞损伤和活性变化,Hoechst/碘化丙啶荧光双染检测PC12细胞死亡,并评估齐留通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细胞毒性的作用。结果:1、3、10 nmol/L鱼藤酮对PC12细胞无直接毒性,但是其预处理的BV2细胞条件培养液间接诱导PC12细胞形态改变、活性下降,LDH释放和细胞死亡明显增加;001、1 μmol/L齐留通能有效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细胞毒性作用。结论:5 脂氧酶抑制剂齐留通能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鱼藤酮神经毒性,提示5 脂氧酶通路在小胶质细胞炎症诱导的神经细胞死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姜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拮抗鱼藤酮致PC12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对鱼藤酮(Ro)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鱼藤酮建立PC12细胞损伤模型;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物质(ROS)水平;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结果 0.5 μmol/L姜黄素和1.0 μmol/L姜黄素均可减轻0.1 μmol/L鱼藤酮对PC12 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减轻了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明显增加了 PC12 细胞内SOD的活性,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降低了PC12细胞内ROS的含量,明显抑制了鱼藤酮对PC12 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与鱼藤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姜黄素可拮抗鱼藤酮致PC12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清除细胞内ROS,诱导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参二醇对鱼藤酮、MPP+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鱼藤酮(0.3、1、3、10、30μmol/L)或MPP+(0.1、0.3、1、3mmol/L)诱导细胞损伤。设阴性对照组、人参二醇对照组(10、25、50、75、100mg/L)、鱼藤酮(3μmol/L,24h)或MPP+(1mmol/L,48h)组,人参二醇(10、25、50、75、100mg/L)联合鱼藤酮(3滋mol/L)或MPP+(1mmol/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I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人参二醇(10、25、50、75、100mg/L)本身不会抑制PC12细胞增殖,其中50、75mg/L人参二醇还可促进细胞增殖;各浓度人参二醇对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损伤均不具有保护作用;在MPP+处理诱导细胞损伤后,50、75mg/L人参二醇可提高细胞增殖活性,但人参二醇对细胞凋亡和坏死及TH的表达无影响。结论人参二醇(50、75mg/L)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细胞增殖有关;人参二醇对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ZHAO Qian-Lu CHAI Xi-Qing 《医学争鸣》2005,26(20):1888-1891
目的: 探讨鱼藤酮对PC12细胞Caspase-3, Fas和Fasl的作用及与凋亡的关系.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株凋亡率的影响,并检测1.0 μmol/L鱼藤酮干预不同时段对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凋亡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凋亡率为0.0199±0.0020,经0.1, 1.0, 2.0和3.0 μmol/L不同浓度鱼藤酮干预2 d,凋亡率明显增加其变换值分别为: 0.0305±0.0030, 0.0486±0.0073, 0.0313±0.0041和0.0285±0.003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2),实验组中以1.0 μmol/L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 μmol/L时,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递减. 对照组Caspase-3, Fas和Fasl FI值分别为1.0±0.03, 1.0±0.02和1.0±0.04;经鱼藤酮干预3, 6, 12, 24和48 h,各组均有Caspase-3, Fas和Fasl表达,其中以鱼藤酮干预6 h时Fas/ Fasl表达最明显(P<0.01),而12 h 时Caspase-3表达最明显(P<0.01). 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不光滑,细胞突起减少,核质比小,细胞质空间增大,核周隙增大、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边集. 结论: 鱼藤酮可通过激活Caspase-3, Fas/ Fasl凋亡途径损伤PC12细胞.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oxidative stress in rotenone neurotoxicity to dopaminergic neuron PC12. Methods: High differentiated PC12 cells as dopaminergic neurons were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otenone. The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with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Cell viability and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were assessed by MTT. SOD and MDA were detected with biochemical assay. And the specific fluorescent probe (DCF-DA) was used to examine ROS in PC12 cells. Results: After treated with rotenone for 24 h, most of the PC12 cells became smaller and rounder. The process of axon was reduced, shortened or broken in a time and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manner. The mitochondrial structure and metabolism were chang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expanded and the free ribosom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increased and cell viability decreased. SOD increased and MDA de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fluorescence was more obvious in PC12 cells treated by rotenon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Rotenone is neurotoxic to cultured dopaminergic neuron PC12. Rotenone might exert this effect through the metabolism of oxidative stres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neuron. 相似文献
12.
鱼藤酮致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affinoma,PC1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跨膜电位(用△Ψm表示)及超微结构的作用,以探讨鱼藤酮损害线粒体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鱼藤酮对PC12细胞ROS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及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0.1、1.0、2.0和3.0μmol/L浓度的鱼藤酮可诱导细胞产生ROS分别为1.55±0.17、2.16±0.10、1.77±0.20和1.40±O.12,损坏△Ψm分别为93.86±10.12、119.43±7.09、102.71±9.36和83.14±10.70,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中以1.0 μmol/L鱼藤酮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μmol/L时,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递减.电镜下多数细胞线粒体形态异常,表现为:局部水肿、部分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线粒体髓样变及空泡样变性等.结论鱼藤酮诱导ROS生成、损伤线粒体△Ψm及改变线粒体超微结构,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NGF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情况。方法:实验分为10、20、50和80 μg•L-1 NGF组及含10%胎牛血清的对照组。不同浓度的NGF组均诱导PC12细胞72 h,在24、48和72 h分别观察细胞的突起长度和细胞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在诱导72 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NGF作用后PC12细胞向MAP2阳性细胞分化的情况。 结果: 20、50和80 μg•L-1 NGF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50 μg•L-1 组最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加入NGF组分化的细胞其突起和细胞直径明显增长和增大,以50 μg•L-1 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NGF能够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50 μg•L-1 的NGF浓度是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提取物对鱼藤酮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的鱼藤酮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损伤的模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胞外多巴胺(DA)水平.结果:同毒物组比较,EGB在0.35、0.70、1.40 mg/ml浓度下能减轻MPP 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在1.40 mg/ml浓度下能减轻鱼藤酮引起的损伤,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增高胞外DA水平:2 mmol/L MPP 和10 μmol/L鱼藤酮作用下胞外DA分别为(6.875±0.201)和(5.321±0.167) ng/ml,而1.40 mg/ml EGB分别与2 mmol/L MPP 或10 μmol/L鱼藤酮共同作用,DA升高至(7.595±0.139) ng/ml(P<0.05)和(6.917±0.201) ng/ml(P<0.01).结论:EGB对鱼藤酮和MPP 体外诱导PC12 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高浓度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Fluo-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在0.01~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Dex浓度依赖性地拮抗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至1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到正常组的(86.6±2.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为正常组的1.4±0.1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1μmol/L Dex预处理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抑制胞内活性氧过度生成(P<0.01),降低细胞内Ca2+浓度(P<0.01),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 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ex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芪对锰致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染锰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细胞,MTT比色法观察染锰PC12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FMC)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及黄芪的拮抗作用。结果:锰对PC1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反应关系;FMC和TUNEL检测结果均显示锰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而加入黄芪后,各组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锰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黄芪对锰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2细胞中JAK1、JAK2、JAK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梭曼中毒2、6、12、24h的PC12细胞的JAK1、JAK2、JAE3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毒后2h组PC12细胞中JAK1、JAK2、JAK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在中毒后12h组达最高,中毒后24h组的表达量低于12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断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 梭曼中毒增强PC12细胞中JAKs基因的表达,在梭曼中毒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苷对NaCN及缺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抗凋亡的机制。方法:以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为模型,采用MTT比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流式细胞技术,考察红景天苷对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活性、Western-blot技术检测胞浆中细胞色素C水平,考察红景天苷抗凋亡的机制。结果:红景天苷可以有效地改善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活性,降低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水平。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NaCN及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