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平 《中外医疗》2014,(31):164-16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护理支持,将循证护理组的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明显减少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早期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均在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VAS评分、大脑中动脉流速(Vm)显著低于对照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头痛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动脉瘤性珠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预后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头痛程度、功能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卡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夹闭法治疗,给予实验组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预后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近期预后质量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介入栓塞技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预后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预防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56例和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60例,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术后颅内再出血、神经功能障碍及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循证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aSAH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问题,实施具体护理措施.结果:治愈18例,治疗好转13例,死亡5例,其它4例.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aSAH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则同期未发生脑积水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早期手术以及出血破入脑室等因素均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独立性因素,而Fisher分级、多次出血、高龄以及Hunt-Hess分级为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多因素.结论:从单因素与多因素两方面分析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尼莫地平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8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两组脑梗死、脑积水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进行预后判断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较对照组好。结论在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脑损伤病例,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可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早发性脑血管痉挛(CVS),以降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方法71例经DSA证实有动脉瘤及早发性CVS,全麻下行动脉瘤GDC栓塞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微导管对载瘤痉挛动脉缓慢灌注尼莫地平针剂0.5mg;对照组33例给予除治疗组尼莫地平以外的相同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迟发性CVS发生率、头痛缓解、病死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性CVS积极地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剑虹  张雷 《循证医学》2007,7(6):369-373
循证临床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自行开发的指南。本文对国外科学可靠的指南开发方法做一综述,以促进符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的循证临床指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孙麟  唐羽  谢磊  张伟 《中国医院》2013,(11):6-8
将循证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医院后勤管理,分析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开展循证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循证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运行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研究了如何收集、分析、评价证据和开展循证管理,构建了医院后勤循证管理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循证医学强调最佳证据的思维模式,分析2003年中国精神科期刊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手检2003年6种精神科杂志的分析实验性论文,统计出现各种错误的频度。结果 仅有P值(38.3%)、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27.4%)、非正态分布情况下应用正态分布方可使用的统计方法(14.0%)、对照组非干预因素不匹配(11.5%)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目前的精神科期刊论文还存在某些问题,尤其是统计学方法选择和应用问题,影响着证据的等级,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从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相互关系 ,论述循证医学对中医的指导作用 ,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护理,发现并提出问题,查询最佳证据并验证相关资料,再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信息的索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介绍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循证医学文献的索取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是循证医学的良好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去20年国内外先后完成了400项以上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如ISIS、GISSI、GUSTO、TIMI,4S,Syst-China,CCS-1,CAST等等,现在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成为评价一些治疗措施的最佳方法,章回顾了国内外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发展,并介绍了国内正在进行中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寻找整合病人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的让据的护理新理论。它既是服务对象的需求,又是护理学发展的必然。方法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文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结果通过权威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护理行为,再用批判性眼光米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或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此循环,不断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并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指导护理实践,通过实践验证过程,对建立护理学科的科学性和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循证医学的概念、实践过程及与医学信息服务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医院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用循证医学实践对毕业实习医生在呼吸内科病房进行教学查房。通过实际病例,指导学生询问病史,通过现有资料,查找循证医学依据指导诊断和治疗,初步体会对提高内科毕业实习质量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