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水平,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为3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前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打消其心理顾虑;术中默契地配合医生;术后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腹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护理工作的配合下,ERCP联合EST的成功率达90%.结论:ERCP联合EST取石术是诊治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全部造影成功,确诊为胆总管结石153例,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 胆总管结石153例,取石成功148例,成功率96.7%;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高淀粉酶血症6例,EST术后并发症为5.9%(9/153),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十二指肠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光机通过监视系统完成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EST).结果: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2004年6月-2005年8月)72例.经胰胆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成功采用网篮加气囊一次排净结石70例,占97.2﹪.结论:通过对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乳头大气囊扩(EPL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性、有效性和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8月到2013年07月在本院EST+EPLBD136例胆总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ERCP护理,观察组在ERCP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前、手术后观察护理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对照组35例(51.47%),观察组10例(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差异性。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最佳诊断方案及内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9年-2004年12月经彩超、CT、MRCP和ERCP确诊的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方法及内镜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超对胆囊结石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达100%,但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仅25%。ERCP及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最高,可达97%。32例患者中31例行ERCP及EST治愈,术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B超加ERCP或MRCP对合并胆囊结石的胆总管结石检出率高。ERCP及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预后佳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EST联合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391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联合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39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于EST联合ENBD治疗术后行常规护理、鼻胆管引流护理以及相关并发症观察与处理。结果39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382例,成功率97.7%。行ENBD35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其中急性胰腺炎13例,急性胆管炎1例,活动性出血5例。均经及时观察发现以及治疗护理,顺利恢复。结论EST联合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的良好护理,对保证手术治疗成功和并发症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plus cholecystectomy,LCBDE+ LC)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RCP/EST+ 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浙江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21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其中98例采用LCBDE +LC治疗,112例采用ERCP/EST+ LC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余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并随访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BDE+ LC组:手术成功率96.9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06%,结石残留率2.04%,远期结石复发率1.02%,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0%,乳头狭窄发生率1.02%.ERCP/EST+LC组:手术成功率91.96%,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0.71%,结石残留率7.14%;远期并发症:结石复发率7.14%,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4.46%,乳头狭窄发生率2.67%.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BDE +LC组结石复发率、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ERCP/EST+ LC组(P<0.05),乳头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 LC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更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术式,对于适宜的患者行胆囊管取石或胆总管Ⅰ期缝合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但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胆瘘、残余结石等情况下,ERCP+ EST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波 《安徽医学》2013,34(6):728-730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联合EST、EPBD术(内镜组)临床资料,以同期82例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为对照,比较2组取石成功率、住院费用等。结果内镜组93例(96.9%)患者常规ERCP取石成功,2组患者成功率、住院费用、结石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ERCP联合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治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3例,分别采用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再序贯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例,另4例是在大量择期LC后出现急腹症而采取治疗性ERCP/EST.结果:39例选择现行ERCP/EST术,再行LC术,4例因LC术后诊断有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术治疗.手术时间:ERCP/EST平均时间为90分钟,LC术平均时间为40分钟,两种手术几乎无出血.ERCP/EST术后第1天开始进半流食,LC后当晚便可进半流食,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第二步手术后平均住院5.4天,43例中37例随访时间2个月~1年,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腹部彩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疾病选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达到不开刀微创治疗胆石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伴有或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在LC术前或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病人治疗经过。结果:LC术前组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40例,EST清除结石36例,清除率90%;术后组ERCP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5例,EST清除结石5例。结论:ERCP、EST配合LC治疗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明显减少了LC的并发症和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的比9例,不开刀微创,痛苦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ERCP途径)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可行性和护理操作配合。方法 40例高龄胆总管巨大结石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在密切监护下经十二指肠镜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机械碎石术(EML)取石,视具体情况留置鼻胆管引流。结果 38例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5.0%,有11例行鼻胆管引流。乳头肌切口创面轻度渗血4例,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ERCP途径(EST联合EML)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安全有效,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专科护士精心的术前准备、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和监护,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对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82例ERC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合并憩室患者与未合并憩室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有憩室组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与无憩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取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比较,EST创口出血者增多,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其它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175例ERCP+EST手术配合护理要点。方法:对泉州市第一医院2001年9月~2010年9月胆总管结石ERCP 750例进行总结,探讨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胆总管多发结石650例,单发结石嵌顿100例。其中715例1次结石取净;20例结石残留,再次内镜取石取净;15例因结石较大或结石较硬致使碎石困难或合并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等致取石失败,转手术治疗。本组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315例,发生率为42.55%。本组30例出现黑便,经用止血药及饮食控制后出血停止;15例出现黑便,行十二指肠镜检为括约肌切开处渗血,血凝块致胆汁排泄不畅,给予局部注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后出血得以控制。消化道大出血2例,中转开腹手术;十二指肠穿孔3例,1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保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患者住院时间4~17天。结论:胆总管结石行ERCP+EST取石安全可靠,但要注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网石蓝联合取石气囊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56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 to graphy,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根据结石数目及大小行网石、碎石或联合取石气囊取石治疗。结果:156例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154例,行EST并取石,成功151例,成功率98.05%。术后出现并发症出血2例,轻度胰腺炎7例。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网石蓝联合气囊取石取净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在内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加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一年来符合该手术适应症的20例患者在行ERCP+EST后再行LC术的护理体验。结果通过术前的心理护理和专科知识的宣教、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患者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节省了住院费用,治愈率100%。结论 LC联合ERCP+EST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本组20例患者在行LC术前均能在内镜下顺利取出胆总管结石,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5例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35例)、EPBD组(32例)与sEST+EPBD组(38例)。EST组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EST治疗,EPBD组采用ERCP+EPBD治疗,sEST+EPBD组采用ERCP+sEST+EPBD治疗。比较3组患者单次取石成功率、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单次取石成功率、术后12 h的腹痛缓解率、体温正常率、白细胞正常率、术后1周的直接胆红素正常率、ALP正常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EST+EPBD组术中出血、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均低于EPBD组与EST组(均P<0.05)。结论 ERCP+sEST+EPBD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可降低术中出血、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柴玉萍  庞志锋 《微创医学》2007,2(3):199-20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124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ERCP检查后,12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124例患者行ERCP检查后120例明确诊断,诊断正确率为96.77%;行EST并取石者120例,取石成功116例,成功率为96.67%。EST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对82例各种类型胆管结石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根据乳头的形态、位置及结石大小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内镜下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机械碎石、取石网篮或球囊取石,术后部分患者行ERBD治疗。结果:EST一次性取石成功71例,2次取石成功6例,EPBD后取石成功5例;EST术后发生中等量消化道出血3例,胰腺炎1例,急性胆管炎2例,网篮和结石同时嵌顿转外科手术1例,并发症发生率8.54%。结论:内镜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胆道术后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的理想方法,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年来应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9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92例EST病例中插管成功87例,成功率94.6%;结石未能取出1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胆管炎等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7.6%。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腹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徐隽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08-308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9月-2005年12月15000例LC术后19例胆总管残留结石,均由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ZRCP)确诊,其中通过十二指肠镜乳头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出结石11例,再次手术取石8例。结果19例中12例经EST取石成功,另7例再次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愈。结论通过应用ERCP和EST,不仅提高了对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水平,尤其为胆总管残留结石找到了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途径,并为相关的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