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先注入硬膜外0.75%左旋布比卡因3~4 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混合药进行麻醉,与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按需注入局麻混合药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66~81岁,体重47~85 kg,ASAⅠ~Ⅲ级,随机分成A、B 2组各3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A组注入0.75%左旋布比卡因3~4 ml和B组注入1%利多卡因3~4 ml,并且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3 mg加芬太尼20μg等比重药液2 ml,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A组注入局麻混合液(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1/20万肾上腺素)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2~3 ml,维持阻滞平面T8以上。观察比较2组局麻药用量、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结果注入硬膜外腔0.75%左旋布比卡因3~4 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与注入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3 mg加芬太尼20μg腰麻比较,血液动力学变化较轻,2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皆较完善,肌松满意(P>0.05),不良反应轻。结论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查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时,先注入硬膜外0.5%左旋布比卡因4 ml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与腰麻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后按需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并加以比较。方法 60例高龄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80~95岁,体质量46~82 kg,ASA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2组各30例。选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后,A组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B组注入1%利多卡因4 ml,并且2组各加入20μg肾上腺素作为实验量。B组用腰穿针顺硬膜外穿刺针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3 mg加芬太尼20μg等比重药液2 ml。然后2组各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平卧后A组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8~10 ml初量,A、B组术中酌情注入追加量4~6 ml,维持阻滞平面T8~6,最高达T4,最低达S5。观察比较2组局麻药用量,血压、心率变化,感觉、运动阻滞,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平面平均起效时间和最高平面平均时间及Bromage评分1、3级平均起效时间B组短于A组(P均〈0.01);达到Bromage评分1、3级的患者比例和RAM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局麻药用量少,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且安全有效。置管前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4 ml,然后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初量和追加量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除起效慢外,血液动力学也较稳定,副作用轻,安全有效,亦能达到较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30例。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左旋布比因2 ml,必要时通过置入硬膜外腔的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10 ml,用于调整麻醉平面和麻醉维持;CEA组硬膜外腔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15 ml。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A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P0.05)。结论: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上下腹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本组观察比较穿刺成功后先向足端注入试验量的局麻药再向头端置管注药和向头端置管成功再注药的麻醉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急诊剖宫产手术病人120例,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年龄20~35岁,体重48~80kg,ASA I~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1.2麻醉方法A组于L1~2间隙穿刺成功后针尖斜面朝足端直接注入0.5%布比卡因4ml,再向头端置管3cm后平卧,无腰麻征象后,以1ml/s速度注入1.5%利多卡因加0.25%丁卡因混合液8~12ml。B组于L1~2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cm,患者平卧,再注入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0.75%盐酸布比卡因与5%盐酸利多卡因重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80例拟行急诊剖宫产,随机分成两组:A组(n=40)为0.75%布比卡因2ml+50%葡萄糖0.5ml;C组(n=40)为5%利多卡因液2ml(含1:200000肾上腺素).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蛛网膜下腔给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呼吸、麻醉起效时间、作用时间、肌松作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较A组快(P均<0.01),两组麻醉效果、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C组给药后2~3min心率及血压降低较明显.结论 5%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时的效用性和安全性一样可靠,5%利多卡因起效更快阻滞更完善,但必须密切注意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两组局麻药均为重比重药,对循环影响较小、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腰麻硬外联合阻滞用于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下腹、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病人120例,18~77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0.75%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溶液0.5ml;Ⅱ组:0.75%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溶液0.5ml,每组60例。取L2~3或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至硬膜外腔,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穿刺直达蛛网膜下腔,回抽脑脊液流出后,将腰麻针斜面向上以0.1ml/s速度蛛网膜下腔给药1.5~2ml,然后退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两组麻醉效果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维持。分别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范围及恢复时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及麻醉效果和手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及达到时间相似(P>0.05),Ⅰ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阻滞程度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1)。Ⅰ组患者血压心率较用药前无明显改变;Ⅱ组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心率无明显改变。结论:与0.75%布比卡因比较,0.75%罗哌卡因用于硬腰联合麻醉安全有效,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芳 《吉林医学》2010,31(13):1790-1790
目的:评价子宫切除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SE)组经L1~2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l,首次剂量7~9 ml(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1∶1),杜氟合剂3 ml静脉推注。腰硬联合组(CSE):L2~3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脑脊液致2 ml,再行硬外置管并固定,以备所需。结果:镇痛效应、肌松程度腰硬联合组明显优于硬外组,局部麻醉药量也少于硬外组。结论:与硬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有很好的镇痛、肌松效果,且局部麻醉药量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60例行脐以下手术病人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头部位置高低对头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60例ASA分级Ⅰ~Ⅱ级,脐以下手术,随机分成A、B两组,各80例。A组:观察组,垫枕休息。B组:对照组,去枕平卧。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麻醉方法:所有病人取L2~3穿刺,采用肋穿刺包,用内针法,16号硬膜外穿刺针抵达硬膜外腔后,取25G腰穿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到脑脊液后注入0.5%布比卡因2~3ml(0.75%布比卡因2ml 10%葡萄糖1ml混合成重比重溶液),拔出腰穿针,再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平卧,所有病人穿刺、置管顺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应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经腹会阴联合切口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62例,34-75岁,ASA Ⅰ-Ⅱ级.采用两点穿刺,先于T10-12间隙硬膜外穿刺并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后用7号腰穿针于L2-3间隙穿刺,有脑脊液流出后,以0.1ml/s的速度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2.2ml,进腹后酌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或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平均用药量(11.70±2.63)ml.术中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并观察麻醉效果、作用时间、呼吸和循环功能变化.结果蛛网膜下腔注入布比卡因后,药物起效时间为1-3分钟,麻醉平面固定时间为10-15 分钟,阻滞平面达T3-5-S5.手术时间为(192.00±26.58)分钟,术后镇痛时间达2-3h.腰麻后15分钟呼吸循环功能各项变化不明显(P>0.05),麻醉后30分钟与麻醉前比较,SBP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B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快速输液或给予麻黄碱即可纠正.本组麻醉均获成功,无失败病例,术后发生头痛1例,自行缓解,无其它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 0.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完善,术后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手术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联合麻醉用于下腹部手术100例进行分析。方法:患者于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常规建立静脉通路,麻醉前快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取左侧卧位,适当背曲,选用一次性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套针,常规消毒,经L2~3间隙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穿刺针后孔置入25G腰穿针,针尖刺入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即刻缓慢注入0.75%布比卡因(10~15mg)+10%葡萄糖液1ml,退出腰穿针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3~4cm,固定后平卧,针刺法测定阻滞范围。结果:全组中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32例因术中探查上腹部时出现牵拉不适,取度冷丁50mg静注后症状消失,最高麻醉平面在T6以下,大多数患者在注药后即刻有下肢发热、麻木感,可能单侧较重,平卧后(注药后3min左右),平面达T10~12之间,注药后15~20min平面固定,其最高阻滞平面T6,在单纯腰麻下完成手术为63例(63%),硬膜外腔未用药;因手术时间长或阻滞平面欠佳,硬膜外追加2%盐酸利多卡因27例(27%);无腰麻后头痛、腰腿痛及呼吸抑制。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结论: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双重特点,避其缺点,起效快,肌松充分,安全可靠,对于下腹部手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麻醉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临床工作的需要,麻醉学科蓬勃发展。现将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新药应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展情况介绍如下。一、学科的发展麻醉和麻醉学的范畴是在近代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不断地更新变化。麻醉已远远超出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工作范围也不局限于手术室。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指出:麻醉科是临床科室,以二级学科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管理和建设,担负以下四项基本任务:1、临床麻醉。2、急救复苏。3、重症监测治疗。4、疼痛诊治。目前全国各医院的麻醉科正遵循卫生部的文件要求努力建设,不断完善,为我国麻醉学…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评价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06例(125眼)各型青光眼使用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Ⅰ级90眼,占72%;Ⅱ级30眼占24%;Ⅲ级5眼占4%。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眼球筋膜囊下麻醉联合表面麻醉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临床麻醉信息系统近年来已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它实现了手术麻醉过程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使医疗信息、麻醉信息达到共享.文章从医学教学现代化的角度阐述了临床麻醉信息系统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足月妊娠、拟接受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局麻药用量、麻醉阻滞完善所需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9.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最高麻醉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9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优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P〈O.05)。结论CSE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镇痛完全、阻滞完善、肌松满意、对循环、呼吸干扰相对较小、并发症少、不受时间限制等优点,更有利于母婴安全,是一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陆化娟 《吉林医学》2015,(7):1323-1324
目的:探讨和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的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传统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行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97.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采用喉罩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且缩短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3种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名,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全身麻醉组产妇依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mg、氯胺酮30~40mg、丙泊酚1.0mg/kg、琥珀胆碱1.5mg/kg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吸入体积分数为0.010~0.015的七氟烷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适当给予产妇芬太尼、咪达唑仑和曲马多。3组均于胎儿娩出即刻抽取胎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出生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1、2、3和5d时的神经行为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1、2、3、5)。记录术后1和24h时产妇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分别记录为NRS1、24),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结果 3组间新生儿出生1和5min Apgar评分及NBNA1、2、3、5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3组的NRS1均<3分,全身麻醉组显著低于硬脊膜外腔阻滞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P值均<0.01),3组间肠道恢复通气时间和开始哺乳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喉罩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对母婴是安全的,对产妇术后恢复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