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3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CgA和EMA( ).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IMPC临床病理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14例IMPC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发生率为4.8%;其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8.6%及转移个数(平均7.6个)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个)(P〈0.05);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癌巢呈假乳头状,由位于人工间隙内呈中空簇状/腺管状排列的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细颗粒状;核卵圆形,深染,有轻度异型性,分裂象较少。免疫表型:上皮膜抗原(EMA)在瘤细胞中有独特的阳性表达——"反极"染色现象,部分瘤细胞可表达ER、PR、c-erbB-2。结论:IMPC是乳腺癌中的少见类型,癌巢呈假乳头状,生物学行为恶性度较高,诊断时应与浸润性乳头状癌、黏液腺癌、转移性乳头状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瞿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97-98,F000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24例IMPC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激素受体、Cerbb-2和细胞增殖表达。结果 24例IMPC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小腺管状排列,细胞团外缘毛糙呈锯齿状,表面细胞质微绒毛样改变,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胞质伊红染,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不同程度异型。免疫组化ER、PR、CerbB-2阳性率分别为75%、62.5%、54.2%;Ki-67阳性率70.8%,生长指数10%~80%,平均30%。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的少见乳腺癌类型,易转移,高淋巴结侵袭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阐述该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肉眼观察肿瘤质硬、边界不清,直径5.0 cm,肿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粘液样,呈浸润性生长。镜检显示明显扩张的管腔内见微小乳头状或桑葚状的癌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外缘呈锯齿状,部分间隙内可见少量粘液。癌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呈柱状形或立方形,边界不清,无明显坏死和炎细胞反应。胞质多少不均,淡伊红至强伊红染。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异型,核分裂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淋巴结内见相同形态学改变,淋巴管内见癌栓。免疫组化瘤细胞CK7和EMA表达阳性,ER、PR弱阳性表达,c-erbB-2强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在癌细胞连接面的胞膜,而在间质面弱阳性表达。结论:I 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这组病例ER、PR、Her-2、EMA、E-Cadherin、CD31、p53、Ki-67的表达。结果:11例IMPC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呈里面朝外(inside-out)的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团由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形成主间质分离。印片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桑葚体样细胞球表面细胞质呈微绒毛样改变。11例中7例有血管淋巴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63.64%。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微乳头和腺样结构的外侧缘;E-Cadherin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强表达,而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Ki-67表达率平均30.3%。ER阳性率81.81%,PR阳性率72.73%。Her-2阳性率(+++)18.18%。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特征性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E-Cadherin、EMA等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振芬  付茹俊 《中原医刊》2009,(13):F0004-F0004
目的观察乳腺微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结果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淋巴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个数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1)。结论淋巴管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显著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及MRI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局部见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例病灶合并导管原位癌,1例并黏液癌,1例并神经内分泌分化,1例伴有不典型增生,14例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12例脉管内出现癌栓。乳腺内病灶MRI强化方式表现为以肿块样强化的病灶18个,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呈不规则或呈见毛刺,边缘强化较内部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均早期明显强化,时间-信号曲线(TIC)显示均为流出型曲线;呈非肿块样强化病灶4例,分布形态呈段样分布(2例),呈区域分布(2例),病灶内部强化不均匀,TIC显示3例流出型,1例平台型。MRI显示腋窝可疑转移淋巴结17(21)例,12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达为70.5%。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MRI表现高度提示病变的恶性特征及淋巴脉管转移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从300余例乳腺癌中筛选出符合IMPC(单纯型)形态学标准的病例5例,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分析研究。结果:5例IMPC无特殊临床症状、体征、肉眼观察及术中冷冻镜下特征;石蜡切片光镜下特征为: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的微乳头或腺泡状细胞簇在纤细网状或胶原纤维性间质分隔形成的透明间隙中浸润;IMPC微乳头边缘EMA(+),肿瘤CD31(-),表明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E-cad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微乳头朝向间质面的细胞膜则表达减弱或消失。结论:IMPC只能通过组织形态借助免疫组化诊断;IMPC的高淋巴管侵袭和高淋巴结转移要引起病理医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女性乳腺小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探讨其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通过对5例乳腺小管癌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乳腺小管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由分化好的小腺体或小管组成,上皮细胞分化较好,轻度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小管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部分小管呈锐角状;小管之间为富于细胞的纤维性间质.病理诊断时应与硬化性腺病、微腺管腺病、分化好的浸润性导管癌、放射状瘢痕等鉴别.结论 乳腺小管癌是一种预后极好、由高分化小管结构所组成的特殊类型乳腺癌.  相似文献   

15.
余汉凤  周睿 《当代医学》2010,16(6):91-92
目的探讨乳腺骨肉瘤伴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乳腺骨肉瘤伴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大体: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3cm×2cm的包块,质较硬,活动度欠佳,与边界不清。镜下:肿瘤性骨质排列紊乱,骨及骨样基质周边被覆于肿瘤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浸润性导管癌样排列。结论乳腺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本例伴浸润性导管癌更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并应与乳腺癌肉瘤、伴有骨或软骨化的乳腺癌及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 22/25, 88% ),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大于> 51%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小于<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小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 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7.
乳腺乳头状癌是乳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一个亚型,乳头状癌组织形态呈乳头状瘤样结构的恶性上皮性增生,占乳腺癌的2%,现就我院病理科7例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廷  齐凤杰  赵树鹏  姚萍 《广东医学》2012,33(2):192-195
目的 研究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73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腺腺病10例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2例中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的阳性表达率为20.5%,2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为40.0%,2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为65.0%,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为70.0%,10例乳腺腺病为80.0%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为83.3%,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明显低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P<0.05);14-3-3σ的表达在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受体及ER受体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特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病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6%(45/73)、55.0%(11/20)、45.0%(9/20)、40.0%(4/10)、30.0%(3/10)30%和16.7%(2/12),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dm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呈负相关(rs=-0.458,P=0.000).结论 14-3-3σ和Mdm2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宁佩芳  蒋冰  蔡存伟 《吉林医学》2011,32(12):2392-2392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87例乳腺癌病理标本,筛选出符合IMPC形态学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1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病例ER、PR、HER-2进行检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51~69岁,平均(57.7±12.6岁),IMPC发生率占同期乳腺癌的3.1%,形态学均具有典型IMPC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率为58.3%,PR阳性率为50%,HER-2阳性率为16.7%。结论:IMPC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乳腺癌,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抗原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合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81.58% (62/76),不同分子分型中,IuminalA型Ki-67阳性表达率最低,为7.69%(1/13),三阴性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00.00%(15/15).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x2=10.081,P=0.006)、淋巴结转移情况(x2=11.878,P=0.001)、TNM分期(x2=19.465,P<0.001)和组织学分级(x2=9.268,P=0.010)明显相关.Ki-67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r=-0.245,P=0.033)、孕激素受体(PR)(r=-0.395,P=0.00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p53(r=0.613,P<0.001)、CerbB-2(r=0.270,P=0.018)呈正相关.结论 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