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2009年湖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病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05-2009年湖北省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群病情变化趋势,为制定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16个监测点的人群病情监测工作,并将5年的人群病情监测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16个监测点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流行村人群感染率以二类村最高,洲垸型流行区显著高于丘陵型;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率呈现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升高的总体趋势,而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中则以渔民为最高。三类村和丘陵型人群感染率与2005年相比略有升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落实,加大查治病及其他防治措施的力度,提高防治工作质量与效果,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HA筛查结果作为血吸虫病疫情判定指标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自2007年以来19个县(市、区)的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资料、32个县(市、区)的传播控制达标考核资料以及9个县(市、区)的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资料,分析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相关性、比较不同疫情状况地区人群IHA阳性率差别及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结果疫情控制地区IHA筛查阳性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s=0.687,P=0.001);疫情控制、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3个不同疫情状况地区IHA检查结果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373.28,P=0.000);以1∶10为IHA阳性阈值,人群IHA阳性率95%置信区间疫情控制地区为9.48%~9.94%,传播控制地区为2.71%~3.03%,传播阻断地区为0.78%~1.02%。结论随着疫情逐步下降,人群IHA阳性率也随之逐步下降,IHA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群体疫情状况。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1989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探讨病情监测的形式和方法,1991年起,选择原重流行区唐市镇为病情监测点,以该镇卫生院为窗口,每年收集日常门诊病人临床检验(肝功能)后剩余的血清1000份左右进行血吸虫病检测。另选两个原流行程度不同的现场查病组作对照,以同样方法进行检测,借以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星子县渚溪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内容及方法1.1 人群查病 2000-2001年,每年11月份以5-65岁人群为监测对象,采用加藤氏法粪检查病,1送3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新发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和急性血吸虫病人(急感)建个案卡。1.2 耕牛查病 对监测点所属自然村的耕牛全部采用顶管法粪检,1送3检,计算耕牛感染率。1.3 螺情调查 对监测点所属4块草洲每年秋季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1次,捕获钉螺全部解剖。1.4 体格检查 2001年对监测点居民进行B超检查,测  相似文献   

5.
1990年,本区继续深人开展血吸虫病后期监测巩固工作,提高了监测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螺情监测:针对我区近年来仍发现一些残存螺点等情况,专门召开了全区残存钉螺监测研讨会,对各疫区县(市)原来流行的轻重程度,螺区环境的复杂性、历年查螺灭螺的次数和质量、钉螺孳生环境改变情况以及对近年来所发现残存钉螺的原因等有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各疫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排队,划分重点查螺区、部分抽查区及可疑地段等3种查螺区域,分别采取相应的查螺措施。凡列  相似文献   

6.
歙县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疫区。全县有15个乡镇8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279万m~2、病人24208人、病牛5460头;1978年达到基本控制,1993年达到阻断传播标准,1994年起转入疫情监测。现将1994~1997年疫情监测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年后人群病情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地区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O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中国成立60年来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主要疫情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档案资料, 采用有关数学模型推算不同时期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主要疫情指标。 结果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 2010年洞庭湖区居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9.3%和94.7%; 病人数从60万人下降至8.8万人; 急性血吸虫病人年发病数从2 732例下降至18例; 晚期血吸虫病人数从5.5万例下降至5 632例。结论 政府高度重视、 因地制宜调整防治模式, 大规模资源投入是洞庭湖区取得血吸虫病防治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进行病情监测的探讨江苏省常熟市卫生防疫站常熟215500郑效玉,程良保常熟市1976和1989年先后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探讨病情监测的形式和方法,1991年起,选择原重流行区的唐市镇为病情监测点,以该镇卫生院为窗口,每年...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于1972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在1981~1992年期间,全市8个流行县(市)、区分别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下称“达标”)。达标后全市各县(市)、区分别开始了血吸虫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分析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 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 病监测方案》(2009年版) 的要求, 在全省13个市的63个血吸虫病流行县 (市、 区) 共设立207个有代表性的监测点, 开展 人畜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 并对监测点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 2014年湖北省207个血吸虫病监 测点中, 27个监测点无血检阳性病例, 129个监测点无粪检阳性病例。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17%, 耕牛感染率为0, 活 螺平均密度为0.339 3只/0.1 m2 , 有螺框出现率为10.12%, 钉螺感染率为0。不同流行类型中, 垸内型地区居民血吸虫感 染率最高, 为0.22%;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 50~岁年龄组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最高, 为0.3%; 不同职业居民中, 农民和渔民 血吸虫感染率较高, 分别为0.21%和0.67%。2014年全部监测点内均未发现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病例, 未发生急性血吸 虫感染。 结论 结论 湖北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全省血吸虫病各项疫情指标均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2007年继续在荆州市8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显示8个监测点居民平均感染率为0.93%,4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粪检阳性者均为农民,感染率为1.16%。耕牛平均感染率为6.26%。共查出有螺面积1511.50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0.9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17hm2。表明监测点疫情逐步下降,但耕牛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螺情仍较严重,需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的疫情数据,了解监测点的疫情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的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资料,数据汇总整理,分析2007年的监测结果。结果2007年全国监测点总的居民感染率为0.92%,比2006年下降了42.31%;80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均〈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高峰出现在50~60岁组;黄牛和水牛仍是主要感染家畜,总的家畜感染率比2006年下降明显;活螺平均密度为0.4300只/0.1m^2,感染螺框出现率为0.06%,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7只/0.1m^2,钉螺感染率为0.16%,都比2006年有所下降。结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牛感染率和钉螺疫情已连续3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监测芜申运河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实时掌握太湖流域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要求,2005年起选择宜兴市新街镇蒲墅村作为国家级固定监测点进行疫情纵向监测,现将2005~2007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南通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系统,为及时处置突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全市设立13个监测点,开展当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监测查病,监测调查历史有螺区和输入性钉螺等。结果当地居民查病23426人,血检阳性率为0.38%,居民感染率为0;外来渔船民等流动人员监测查病3401人,血检阳性率为0.62%,外来居民感染率为0.029%,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感染病人。查出钉螺复现面积1.38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未查到输入性钉螺。历史有螺环境改造率为34.90%。结论南通市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孳生;有外来输入性病人存在,对本市血吸虫病的再流行将会构成潜在威胁,今后应加强疫情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207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人畜查病和钉螺调查。结果 207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1.01%,耕牛感染率为1.14%,活螺平均密度为0.50只/0.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4只/0.1m2,钉螺感染率为0.08%。结论与2009年相比,2010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明显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且容易反复,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加强耕牛管理以及查灭螺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数据,了解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收集2008年全国80个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监测结果。结果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血检阳性率和感染率分别为9.86%和0.67%,家畜感染率为1.62%,较2007年均有明显下降,但监测点家畜圈养仅占6.07%。共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177.70 hm^2,新发现钉螺面积7.64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32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5%。结论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人畜病情及螺情均较2007年有所下降;家畜依然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需进一步加强家畜管理,同时应关注螺情监测和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掌握201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 方法 根据 《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 开展人 畜病情和螺情等疫情监测,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1年荆州市64个监测点居民平均感染率为1.48%, 50岁 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 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 晚期病人共170例; 耕牛平均感染率为1.38%。有螺面积为3 034.03 hm2 , 感染 性钉螺面积为25.66 hm2 , 活螺平均密度为0.74只/0.1 m2 , 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 6只/0.1 m2 , 钉螺感染率为0.08%。 结论 结论 201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较稳定, 但耕牛感染率较高, 须加大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我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转入监测以来,未再发现粪检阳性、新感染病人、病牛及病鼠。但在原疫区历史病人中肝左叶≥5cm者约15.0%,且每年有零星晚血病人出现。近两年我们以ELISA法检测不同人群的抗体水平,试图检测历史病人的病情发展趋势及监测新感染的发生,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0.
1概况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远郊,54万多人,属平原水网型地区,历史上有14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有螺面积1100多万 m2、血吸虫病人 13. 5万多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 4000多人,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经过30多年的综合防治.1983年宣布消灭血吸虫病. 1084年起进人了巩固监测阶段。至1998年,全区先后有11个乡(镇)发现残存钉螺。现将15年病情监测情况报告如下。2方法与结果2.1低年龄学生监测每年抽查部分小学二、四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学生,方法先用皮试过筛,皮试阳性者作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