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国药材市场风平浪静,不见波澜,上年一些涨价品种已经涨停,进入稳定期,还有一些降价品种仍在低位上徘徊,难以止跌趋稳。然而,往年不为药商所重视,销量平平的许多药食两用品种,今年却一反常态,呈现出销势活跃,走动畅快,销量增加,价格稳定,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极大关注。前不久,笔者对今年以来全国药材市场上常见的70种药食两用品种的走势作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走动加快,销量增加,价格上涨而且涨幅较大的品种有28个,占40%,价格平均上涨50%左右;销量上升,价格稳定,而且小幅上涨的品种有32个,占45.7%,价格平均上涨30%左右;走动迟缓,销量较少,价格趋降,降幅较小的品种有10个,占14.3%,价格平均下降10%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何首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属于小三类冷背品种.销量平平.价格低迷,不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重视。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异军突起,销量锐增.价格攀升,进入了畅销品种的行列.并成为亮点品种之一,令众商刮目相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据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显示,在十几年前不为药材市场所重视,销量平平,价格低迷的昆虫类药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异军突起,销势活跃,销量猛增,产销两旺,投交畅快,价格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05年,许多品种缺口加大,价格持续上涨,走势坚挺,居高不下,价格平均升幅高达10倍之上,已成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关注的热点品种之一,其中不少品种已成为药市上的亮点,供不应求,缺口逐年加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正值农村“三秋”大忙季节,进出市场购销药材的人员有所减少,药材走销量不大,少数药材的价格有升降变化,其余大部分品种的价格比较稳定。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菟丝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属于小三类冷背品种,因其销量平平,价格低迷,少人问津,不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关注。但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自2005年至今,菟丝子异军突起,冲出低谷。销量逐年增加,价格连年上涨,不但成为药材市场上的亮点品种,还是保健品市场的抢手俏货。菟丝子的这一不俗表现,令业界众商刮目相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夏枯球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销量平平,价格很低,不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重视。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夏枯球的用途不断拓宽,市场销势活跃,大货走动加快,需求量呈逐年增加之势,拉升价格连年走高。据近期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上夏枯球走势调查显示,今年以来,销量持续增长,市场缺口加大,供需矛盾尖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野生中药材苍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属于“小字辈”品种,销量平平,价格很低,不被药界所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在2003年的”非典”之后,异军突起,名声大噪,布但销量与日俱增,价格也在节节攀升,并从2004年起进入药市亮点品种之列,从而引起药厂、药市、药商和药农的高度重视。由于供需矛盾尖锐,市场缺口逐年加大,后市有较大上行空间,已成为药市大户囤积炒作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时值药材播种季节,有部分药材种籽、秧苗销势加快,需求量增加,有些高效益品种的种籽甚至出现断档;本期部分药材品种销量持续看涨,价格攀升,如:人参、远志、黄芪、大黄、关防风、红花等;麦冬、生地、平贝母等依然销量不多、价格下降,少人问津。  相似文献   

9.
黄柏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黄柏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销量平平,价格低迷,少为业界所关注。2005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新版《药典》时,确立了川黄柏的地位,并将关黄柏另立项,因此,引起中医药界的极大关注,之后,关黄柏在各地药材市场上销量逐年增加,价格日趋稳定,但价位仍在低位上运行。2007年伊始,峰回路转,市场需求趋热,大货交易明显增加,但由于货源短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形成了新一轮的中药材种植热,从而拉动了药材种籽、苗木(以下简称种苗)市场购销两旺,产量增长,价格普遍上涨,少数短缺品种价格涨幅大,而且居高不下。进入2007年后,东北三省许多药农和药材种苗经销商都在关注种苗市场的走势动态,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销量是增还是减?价格是涨还是落?带着这个问题,前不久笔采访了东北三省的几处药材种苗市场和种苗生产基地,走访了哈尔滨市近郊的阿城、五常、尚志等市区的许多药材种植大户。走访调查显示,今年东北三省药材种苗市场总体走势为:销势活跃,销量增加,走势畅快.部分品种供不应求,多数品种行情看涨.部分品种价格大幅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从上年至今,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各类滋补药材的走势呈现出南北投交顺畅,大货走动加快,销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前不久,笔对全国17家药市上的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等四大类54种滋补药材的走势做了调查。调查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销量增加,价格上涨,居高不下,其中亮点品种有20个,占总量的37%,销量增加,价格稳定的品种有34个,占总量的63%。这一态势为历年所少见,已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现将各地药市滋补类中的10个亮点、重点品种的具体走势浅析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品稗余业投入的市场开发费用越来越多,不断策划市场促销推进方案,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市场销量和份额没有增长,而产品的市场价格却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上半年哈尔滨三棵树药市走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动向,即整体投交欠旺,销量稳中趋降,价格涨停止跌,部分品种走高。  相似文献   

14.
据笔者对东北三省药材市场调查显示,往年,黑色药材销量平平,价格低迷,不为药界所重视,市场少人问津,但自2004年之后,销量开始逐年增长,价格也在同步上涨,这让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始料不及,开始重视起来,并大量生产和经营黑色药材,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2007年四年间,黑色药材中的许多品种在东北三省的哈尔滨三棵树、牡丹江、大连、沈阳、本溪、吉林、长春、抚松等10几处药材市场和农贸市场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罗鶄 《医药世界》2006,(10):33-33
在政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想主导下,医药行业未来几年将发生巨变,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反商业贿赂将成为长效政策,药品销售居间人的空间越来越窄,一些药企被迫退出医院市场,2-3年内医院用药习惯将逐步向市场化需求变化;药品价格也将回归自然,处方药所包含的40%的销量和价格泡沫逐步被挤压;过去具有优势品种、走学术推广之路的制药企业将在处方药市场强者恒强,虽然销量不会有很大上升甚至不会上升,但处方药的营销费用会有较大下降,此外可能获得居间人出局让出的市场份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白附子,别名疗毒豆、红南星、麻芋子、主产河南的禹州、湖北的恩施、江西的九江、陕西的汉中、四川的江油、甘肃的天水等地。白附子虽然不是常用的大宗品,但销量不断增加,近期从产区反馈的信息显示,白附近子产新结束,价格不降,稳中有升。由10元(千克价,下同)升为12元,市场价格由13元升为15元,优质品价格达17元,什么原因导致白附子价格上升呢?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徐长卿,同其他诸多药材品种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度起伏,最终在2005年落入低谷,销量与价格双双低迷不前,成为药市少人问津的品种之一,几乎为药界所遗忘。但是,进入2007年后,徐长卿峰回路转,购销活跃,走动畅快,销量增加,价格上涨,而且涨幅很大,已成为药市众商争购的卖点品种,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极大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为我国传统药材,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东北道地药材之一。进入21世纪后,因其药用价值较高,用途逐步拓宽,拉升销量与价格齐头并进,稳步上升,引起国内外医药市场多商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是我国珍稀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货源奇缺。已成为药材市场和保健品市场炙手可热的俏货。2006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冬季进补旺季,销量不断升温,价格持续攀升,每千克2000条的冬虫夏草已卖出20万元(千克价.下同)天价,高于黄金的价格。冬虫夏草涨速之快,涨幅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为历年所少见,已引起国内外多商关注。冬虫夏草价格缘何一路飙升,卖出天价?  相似文献   

20.
本期天气风和日丽,上市人员多于上期,但由于“禽流感”等疫情相对缓解,加之市场上禁止销售中药饮片等,与往年同期相比,本期销量明显减少。在市场上难以见到有大货走动,部分药材的价格呈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