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中药材苍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属于“小字辈”品种,销量平平,价格很低,不被药界所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在2003年的”非典”之后,异军突起,名声大噪,布但销量与日俱增,价格也在节节攀升,并从2004年起进入药市亮点品种之列,从而引起药厂、药市、药商和药农的高度重视。由于供需矛盾尖锐,市场缺口逐年加大,后市有较大上行空间,已成为药市大户囤积炒作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全国药材商情》2005,(3):10-11
2004年是一个挑战多于机遇的一年,这一年让药商、药厂、药企和药农难以忘怀。市场冷清、疲软、萧条和微利更使人们始料不及。虽然下半年药市形势有所好转,销量回升,一些降价品种止跌趋稳,涨价品种增多,亮点:热点品种频现,但全行业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困境。2004年药市的整体走势可以用8个字概括:喜忧掺半,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据对全国17家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显示,在十几年前不为药材市场所重视,销量平平,价格低迷的昆虫类药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异军突起,销势活跃,销量猛增,产销两旺,投交畅快,价格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05年,许多品种缺口加大,价格持续上涨,走势坚挺,居高不下,价格平均升幅高达10倍之上,已成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关注的热点品种之一,其中不少品种已成为药市上的亮点,供不应求,缺口逐年加大。  相似文献   

4.
从上年至今,在全国药材市场上,各类滋补药材的走势呈现出南北投交顺畅,大货走动加快,销量不断增加,价格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前不久,笔对全国17家药市上的补气、补血、补阳、补阴等四大类54种滋补药材的走势做了调查。调查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销量增加,价格上涨,居高不下,其中亮点品种有20个,占总量的37%,销量增加,价格稳定的品种有34个,占总量的63%。这一态势为历年所少见,已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的密切关注。现将各地药市滋补类中的10个亮点、重点品种的具体走势浅析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国中药材市场走出低谷,全面复苏,呈现出销量大幅增加,价格普遍上涨,亮点品种频现,人气日益升腾的良好态势。今年春季,药市整体走势趋于平稳,一些涨价品种已经停止上涨。今年夏秋两季是药材收获的旺季,上市量将较春季增长30%左右。但药市行情走势怎样?是跌是涨?这是广大药商、药厂、药企和药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笔者经过多方调研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总体走势向好,产销趋于稳定,价格走势平稳,家种品种升降各异,少数品种仍在低迷之中。现将今年夏秋两季全国药材市场的行情走势预测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上半年哈尔滨三棵树药市走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新动向,即整体投交欠旺,销量稳中趋降,价格涨停止跌,部分品种走高。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2005年三棵树药市是群星闪烁的一年,那么2006年就是烟雨蒙蒙的一年。今年,三棵树药市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药市在平稳中度过,多数品种价格趋稳,部分品种价格稳中看涨,少数品种价格仍在低迷之中。药商们获利微薄,药农们更是喜忧参半。这样的状况让药界同仁们感慨万千,思绪颇多,2006年的药市给众多药商留下了更多的反思,他们更加理智了、冷静了,开始重新理顺思路,用新的经营理念来迎接中药材市场的严峻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近日,药市整体开始动销,大货开始走动,零星交易频繁,价升品种开始增多,而且涨幅很大。特别是参类品种稳中看涨,销量可观;东北道地药材更是吸引众多药商目光,寻货者增多,有些品种甚至出现交付定金的办法预先订购。活跃的药市人气旺盛,萧条沉寂的局面悄然而逝,众商又看到了新的希望。现就重点品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期药市走势基本平稳运行,前期价升品种升幅渐弱,降价品种也在逐步企稳,在夏秋交替季节,清热解毒类药材销量减少,滋补类药材有开始启动的迹象,药商们应该重新缕顺经营思路,抓住市场热点,提高经济效益。现就部分品种走势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琚几家专业主流媒体报道,往年立冬之后,药市进入了销售旺季,但2006年-2007年的冬季在国内一些药市上却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反常走势。那么,地处我国严寒地带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药材市场的销势又是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笔走访了黑龙江的哈尔滨市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电话采访了吉林、辽宁两省的抚松、集安、新宾、清原等药材主产区的药材批发市场,得到的答案是:东北三省各类药市(农贸市场)渐进旺季,销势趋热,产销两旺,多数品种销量增加,价格稳中趋升,亮点热点品种频频登场,呈现出:“淡季不淡,旺季趋热”的良好态势。具体走势报道如下,仅供业界同仁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双节期间,各大药厂、药材公司、药店入市采购人员不多,只有零星购买者到药市探盘问价,销量有所回落。不过随着用药旺季的到来,药市整体走势将会稳中看涨,药商们盼望已久的旺销季节即将来临,药商要抓住这一实现利润的大好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就重点品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下,药市出现了喜人的大好局面,整体走势稳中攀升,东北道地药材更是众商关注的焦点,销量增,市价涨,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多商关注。很多药界同仁很想了解东北道地药材产销现状及后市走势,近日,笔深入药市进行了走访,结果显示:今年东北道地药材产量大幅下降,库存凸显薄弱,市场需求升温,价格不断上涨,短期难以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何首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属于小三类冷背品种.销量平平.价格低迷,不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重视。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异军突起,销量锐增.价格攀升,进入了畅销品种的行列.并成为亮点品种之一,令众商刮目相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走过漫长的严冬,迎来和煦的春天。春到北疆,药市春潮涌动,亮点品种群星闪烁。春天,为药市传递着希望:两会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新政策,为中医药界指明了新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下,三棵树药市出现令人振奋的新局面:亮点品种频频闪现,涨价品种日趋增多,降价品种逐步减少,人气日渐升腾。这一切,让药界的同仁们对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新的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5年药市涨价大潮的退去,一些供大于求的品种渐显山露水。2006年上半年的药市在众商期盼和无奈中平淡走过。多数药材走动不畅,涨价的品种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6.
元旦期间,市场人流更少,交易更清淡,政府已三令五申打击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使元旦的礼品类冬虫夏草、天麻、贝母、鹿茸等品种销量大减。在过去的一年中,药市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整顿,虽然假劣伪药减少了,但不准经营饮片也使市场经营萎缩,势力小的经营户走了许多,营业额也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用药旺季的到来,各大药厂、药材公司、药店积极组织货源,除了派人员奔赴产区采购外,本市药市也开始活跃,大货、批量、零星走动都在加快,销量明显增加,一些常用大宗品种,特别是连翘、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等消炎清热品种走动由滞转畅;近期由于川贝母货源入市极少,市价出现大幅上扬。现就重点品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的药市在多数药材走势涛声依旧,少数品种行情起伏不定,个别药材价格一路高歌中悄然走过。回首2006年的药市,长期和短期积累的市场泡沫及药材在加工、销售环节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都是横亘于前的发展难题!但是市场少数品种短期的震荡调整,可能有利于未来市场行情的好转。盘点2006年的药市有如下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菟丝子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属于小三类冷背品种,因其销量平平,价格低迷,少人问津,不为药厂、药企、药商和药农所关注。但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自2005年至今,菟丝子异军突起,冲出低谷。销量逐年增加,价格连年上涨,不但成为药材市场上的亮点品种,还是保健品市场的抢手俏货。菟丝子的这一不俗表现,令业界众商刮目相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北五味子(亦称辽五味子)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是东北三省的道地药材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销量平平,价格平平,少为药界所重视。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北五味子大盘开始飚升,行情升幅逐年加大,今年市价已飚升至药市高峰,统货高达150元(千克价,下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