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北沙参的苷类成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SephadexLH 2 0柱层析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syringin( 1 ) ,vanillicacid 4 O β D glucopyranoside( 2 ) ,benzylβ D apiofuranosyl ( 1→6 ) β D glucopyranoside( 3) ,icarisideD( 4 ) ,n butylα D fructofuranoside( 5 )。 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药羌活中的香豆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中药羌活Notoptergium incisum Ting.中分离鉴定了15个香豆素,其中3个新化合物,分别为乙基羌话醇(ethylnotopterol,XII),羌活酚缩醛(notoptolide,XIII)和环氧脱水羌活酚(anhydronotop-toloxide,XIV)。12个已知化合物(1~XI,XV)分别为佛手内酯、异欧芹素乙、去甲呋喃羽叶云香素、佛手酚、羌活醇、羌活酚、脱水羌活酚、花椒毒酚、佛手柑亭、7-isopentenyloxy-6-methoxy-coumarin和7-(3,7-dimethyl-2,6-octadienyloxy)-6-methoxy-coumarin以及紫花前胡甙(XV)。  相似文献   

4.
伞形科药用植物中香豆素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志富  陈建伟  李祥 《中国药房》2008,19(3):223-226
香豆素(Coumarin)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以伞形科和芸香科植物中最为常见。其往往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等部位中。香豆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对植物有双重生理活性,低浓度时是一种植物激素,高浓度时能抑制植物生长;对人体具有抗高血压、消炎、止痛、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我国传统药材中的蛇床子、白芷、前胡、独活、当归等的主要药效成分均是香豆素或其衍生物。本文着重对近年国、内外有关伞形科植物中香豆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狭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 T. Chang)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42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8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5·77%。结论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 %和67.93 %。(1S)-β-蒎烯(1·67%)、3-蒈烯(1·05%)、柠檬烯(1·22%)和1S-endo-醋酸冰片酯(1·68%)为单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6·78%)、苜蓿烯(1·54%)、α-石竹烯(2·64%)、异大香叶烯D (1·67%)、桉烷-4 (14),11-二烯(2·36%)、α-芹子烯(2·42%)、δ-杜松烯(1·55%)、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醇(1·03%)、(±)-榄香烯(5·18)、(-)-匙叶桉油烯醇(1·40%)、愈创醇(3·81%)、去羟基异菖蒲烯二醇(1·06%)、γ-桉醇(1·05%)、α-桉醇(7·97%)、异愈创木醇(3·09%)和胡萝卜醇(2·30%)为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总挥发油中,反式肉桂酸异丙酯占11·3%,为所有化合物中含量最高者。  相似文献   

6.
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Boiss.)根茎和根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共检出217个色谱峰,初步鉴定出10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30%。结论宽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41·30%和32·65%。这与狭叶羌活根茎和根的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13·63%和67·93%不同。(1R)-α-蒎烯(3·98 %)、桧烯(2·51 %)、(1S)-β-蒎烯(5·78 %)、m-月桂烯(4·05 %)、柠檬烯(3·55 %)、3,7-二甲基-1,3,7-庚三烯(3·98 %)、γ-萜品烯(8·70 %)、茴香醚(1·78 %)和(1S)-桥环醋酸冰片酯(2·62 %)为单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β-榄香烯(1·17 %)、异愈创木烯(1·40 %)、( )-β-没药烯(1·21 %)、(±)-榄香醇(1·42 %)、愈创木醇(1·14 %)、去羟基异菖蒲二醇(1·13 %)、( -)-土青木香烯(1·99 %)、异愈创木醇(9·48 %)、γ-桉醇(1·77 %)、愈创木-1(10)-烯-11-醇(1·12 %)和α-没药醇(5·35 %)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九味羌活丸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九味羌活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日本岛津公司Kromasil ODS1(200mm×4.6mm,5.0μm)。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黄芩苷在0.5600~5.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99.94%,RSD为1.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九味羌活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川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川白芷的根、茎、叶、尾根及种子中的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氧化前胡素等三种有效成分。在键合相0DS柱上,以甲醇一水(70:3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样品中各组分分离良好,用微处理机按外标法定量,变异系数≤3.33%,回收率97.91—101.36%。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羌活饮片中有机溶剂类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以FID为检测器,使用HP-INNOWAX(30 m×0.53 mm×1 μm)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以氮气为载气,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采用相应方法分别制备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方法进行确认。结果:3批样品均出现与甲醇对照试剂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余所测羌活饮片中均未出现与乙醇、丙酮等13种有机溶剂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羌活饮片中有机溶剂类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11.
紫红獐牙菜中紫药苦甙的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谭沛  刘永漋  侯翠英 《药学学报》1993,28(7):522-525
继续报道从紫红獐牙菜Sivertia punicea Hemsl,全草中分得的另八个化合物(Ⅰ~Ⅷ)的结构,经光谱解析,I的结构推定为6′-O-β-D-吡喃葡萄糖基獐牙菜甙(6′-O-β-D-glucopyranosylsweroside,Ⅰ),为一新的裂环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命名为紫药苦甙(swertiapunimarin),Ⅱ~Ⅷ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獐牙菜甙(sweroside,Ⅱ)、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Ⅲ)、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Ⅳ)、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Ⅴ)、β-谷甾醇(B-sitosterol,Ⅵ)、2,3-二羟基-1,4-苯二甲酸(2,3-dihydroxy-1,4-benzodicarboxylic acid,Ⅶ)及methylswertianin.以上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川续断中的新三萜皂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文  薛智 《药学学报》1991,26(12):911-917
从川续断(Dispsacus asper Wall.)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二个新三萜皂甙(Ⅶ和Ⅷ)。根据光谱分析、化学反应及双向高效薄层层析结果,证明其结构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和3-O-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  相似文献   

13.
穿心莲中两种新的二萜内酯甙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奇  周炳南 《药学学报》1982,17(6):435-440
本文报道了自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Nees)醇提取物中分得两种新的二萜内酯甙:14-去氧穿心莲内酯甙(14-deoxyandrographoside)[Ⅴ]及穿心莲内酯甙(andrographoside)[Ⅶ]。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水解及衍生物的制备证明[Ⅴ]为14-去氧穿心莲内酯-19-β-葡萄糖甙,[Ⅶ]为穿心莲内酯-19-β-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4.
朝藿甙A的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新黄酮醇甙类成分:朝藿甙A(ChaohuosideA,I),经光谱分析证明,其结构为7-O-β-D-吡喃葡萄糖-脱水淫羊藿素-3-O-β-D-(3,6-O-二乙酰基)-吡喃葡萄糖-(1→3)-α-L-(4-O-乙酰基)-吡喃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15.
朝藿甙甲和朝藿甙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二个黄酮类化合物I和II,根据理化数据及光谱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脱水淫羊藿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1→3)-α-L-(4-乙酰基)吡喃鼠李糖甙(I)和脱水淫羊藿素3-O-β-D-(2,6-二乙酰基)吡喃葡萄糖(1→3)-α-L-(4-乙酰基)吡喃鼠李糖-7-O-β-D-吡喃葡萄糖甙(II)。I和I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朝藿甙甲(korepimedoside A)和朝藿甙乙(korepimedoside B)。  相似文献   

16.
北沙参中一个新香豆素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亚  原忠 《药学学报》2007,42(10):1070-1073
为了研究北沙参的化学成分,本文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开放反相ODS柱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利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bergaptol 5-O-β-D-gentiobioside (1)、(7R,8S)-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4,9-di-O-β-D-glucoside (2)、橙皮素A(3)、(-)-seco-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 (4)、白花前胡苷(5)、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6)、5′-硫甲基腺苷(7)、腺苷(8)、色氨酸(9)。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蛇毒中鞣花酸类及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亮  杨峻山 《药学学报》1996,31(11):844-848
自蛇毒(Duchesnea indica Fock)全草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蛇莓甙A(duchesideA)和蛇莓甙B(duchesideB),经化学及光谱(UV,1R,1HNMR,13CNMR,NOEDS和MS)分析确定,蛇莓甙A的结构为3'-O-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甙(Ⅰ),蛇莓甙B的结构为3'-O-甲基-鞣花酸-4-O-α-L-呋喃阿拉伯糖甙(Ⅱ)。另外4个化合物为已知三萜类化合物:3β-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Ⅲ),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Ⅳ),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Ⅴ),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羧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Ⅵ)。其中化合物Ⅳ,Ⅴ和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宽叶金粟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宽叶金粟兰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金粟兰根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curcolonol (I),zedoarofuran (II),shizukanolide E (III),异秦皮啶-7-O-葡糖苷(IV),伞形花内酯苷(V),异秦皮啶-3-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β-谷甾醇(VII),胡萝卜苷(VIII)。结论异秦皮啶-7-O-β-D-芹菜糖(1→3)-β-D-葡糖苷(V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宽叶金粟兰苷,化合物I和II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并合成凯林硫代内酯衍生物,并测定其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方法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克莱森重排、硫化反应、sharpless不对称羟基化、酯化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5a~5h;采用微量反应板酶标仪比浊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及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h、5b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 4-甲基-(3'S,4'S)-凯林硫代内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3,4-二羟基苯乙醇-8-O-[(5-O-香草酰基)-β-D-芹糖基(1→2)]-β-D-葡糖苷(II),香草酸(III),丁香酸(IV),阿魏酸(V)。结论 I和II为新化合物,III,IV和V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