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腮腺肿瘤9HD%来自腺上皮,良性者以多形性腺瘤为最多见,约占腮腺肿瘤的70%。而腮腺多形性腺瘤与面神经关系密切,且有低度恶变及复发倾向,故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要求保护面神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复发,面神经解剖及腮腺浅叶切除术是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经典术式。经典手术需要切除腮腺导管及腮腺浅叶,从而导致腮腺功能丧失及面容改变,为此我们改进术式,保留腮腺导管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77例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病例作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及部分腮腺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无涎瘘发生;无复发,腮腺有分泌功能。认为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肿瘤及周围腮腺部分切除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有效术式,有利于保存剩余腺体组织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腮腺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腮腺区肿瘤的CT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良性肿瘤70例,其中14例行肿瘤切除加腮腺区域切除,56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恶性肿瘤11例,全部行肿瘤加全腮腺切除,同时有7例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切除面神经者2例。结论 腮腺区良性肿瘤视瘤体大小及肿瘤类型可选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或浅叶及全腮腺切除,而恶性肿瘤则需全腮腺切除,必要时切除面神经及颈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4.
童永青  施更生  戴杰  赵国强 《浙江医学》2011,33(8):1189-1191
副腮腺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腮腺肿瘤总数的1.0%~7.7%[1]。以往副腮腺肿瘤切除的传统术式是采用腮腺经典的S形切口,解剖并保存面神经,行腮腺浅叶、副腮腺及肿瘤切除,若为恶性还需扩大切除。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术式存在着过度治疗的问题,有着诸多缺点,如手术切口过长、手术瘢痕欠隐蔽,术后腮腺区明显凹陷畸形而影响美观、腮腺浅叶切除后功能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观察我院1993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单纯肿瘤摘除术、腮腺区域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和腮腺全叶切除术等不同术式切除53例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后疗效、并发症。结果 单纯肿瘤摘除术式与腮腺区域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叶切除术等术式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有明显差异。结论 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的各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不同术式,单纯肿瘤摘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但复发率高,只适宜切除包膜完整的浅表、较小良性肿瘤,腮腺区域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和腮腺全叶切除术复发率低,但创伤大,并发症多,适宜切除无完整包膜或深叶的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比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翻瓣和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的翻瓣方法对预防Frey’s综合症的效果。方法:对甲组23例腮腺肿瘤患者在行腮腺切除手术时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乙组32例腮腺肿瘤患者则采用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经过半年至两年半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Frey’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中4例出现进食时出汗现象,发生率为57%。结论:在腮腺切除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防止了副交感迷走神经未梢的再生,有效地预防了腮腺书后Frey’s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10例位于腮腺后下极和下颌角区的腮腺良性肿瘤,采取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功能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并着重讨论了腮腺功能切除术的理论依据、手术适应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腺体移位的状况、关系、可能原因及临床影响。方法:通过对2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术中测量腮腺浅叶腺体的位置、肿瘤的部位、包膜等,从临床的角度研究腮腺腺体移位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36%伴有腮腺浅叶移位,特别是领后区肿瘤伴浅叶后移明显。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可导致腮腺移位。这可能与肿瘤起源于腮腺腺体内以及腮腺对肿瘤提供营养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亚甲蓝染色在腮腺肿瘤及腺体切除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亚甲蓝将腮腺染成蓝色,提高识别腮腺导管与面神经的能力,避免在腮腺肿瘤及腺体切除术中因识别错误或操作不慎而损伤或切断面神经。方法:将0.5%亚甲蓝2毫升从腮腺主导管注入腮腺内,然后,用酸性物质(维生素C片)含于舌背前1/3区,刺激涎腺分泌,将染料排空,最后,手术切除腮腺肿瘤及腺体。结果:切除腮腺肿瘤及腺体后,无一例因识别错误或操作不慎而将面神经损伤,造成面神经瘫痪。结论:使用亚甲蓝对腮腺进行染色,手术切除肿瘤及腺体时的安全性要比未经染色时的手术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96例患者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109例患者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两组病例随访半年至3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瘢痕、面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发生以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P〈0.05)。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界限清楚、直径较小的腮腺浅叶肿瘤,应尽量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腮腺部可发生良性和恶性肿瘤,其中以腮腺多形性瘤较多见,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由于腮腺与面神经在解剖上密切相连,术中面神经受机械性刺激或损伤,以及因恶性肿瘤的侵袭,使术后均可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及涎瘘,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对腮腺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与腮腺肿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与腮腺肿胀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多数病人脑膜脑炎发生在腮腺肿胀之前,之后或腮腺肿胀同时发生,分别为18.4%、55.1%、19.5%。部分病例脑膜脑炎发生于腮腺完全消肿后,极少数病例始终无腮腺肿胀。  相似文献   

14.
对22例腮腺区肿瘤行B超探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腮腺造影做对比。结果:B超探查诊断腮腺区良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100%;腮腺造影诊断良性肿瘤准确率为89%,恶性肿瘤准确率为50%。提示:B超探查准确率高,可做为腮腺区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贺照忠 《吉林医学》2008,29(17):1470-1470
本文对34例腮腺疾病肿块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具体诊断价值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例腮腺疾病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9~71岁,平均年龄40岁。病理结果是腮腺癌8例(鳞状细胞癌3例,腮腺乳头状腺癌3例,恶性混合瘤1例,小细胞癌1例);腮腺良性肿块24例(腺淋巴瘤10例,多形性腺瘤6例,混合瘤6例,腮腺囊肿2例);炎性肿块(腮腺脓肿)2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88侧成人尸体腮腺的形态学观察,明确了:①腮腺有多种形态,其大小、位置各异。归纳为不规则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草莓形、蝶翼形和蹄铁形等5类。②腮腺有许多突起,计有导管突、颞突、下突、乳突突、翼下颌突、下颌鼓突和咽旁间隙突等。突起的多少和发达程度与腮腺形态有关。③腮腺导管发出的部位、长短和体表投影与腮腺形态有关。耳垂下缘向下颌角至颧骨最凸点的连线AC的水平连线,可作为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④副腮腺独立存在,其导管以锐角注入腮腺导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24例,肿瘤直径均≤3.0cm,采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治疗,在距肿瘤边界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肿瘤,随访0.5—3年,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 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可以作为体积较小(≤3.0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病人,女,48岁。右侧耳前区胀痛2周余。查体:腮腺开口区无红肿,颈部对称,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右耳屏前下方可扪及一大小约2cm×2cm的质软、界较清的肿块。B超示:右侧腮腺低弱回声占位(考虑混合瘤可能):颈部CT示右侧腮腺占位,考虑为混合瘤可能性大。术前考虑腮腺混合瘤。术中探查发现腮腺浅叶中有两枚大小约0.2cm的质硬钙化点,腮腺较肥厚,未发现有明显肿块,分离过程中有较多渗血,考虑腮腺血管瘤可能,术中病理考虑腮腺炎性病变。行腮腺浅叶切除。  相似文献   

19.
陈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58-158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涎腺肿瘤中以腮腺混合瘤最常见。腮腺混合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一般保留面神经,以肿瘤部位的深浅做腮腺深浅叶或整个腮腺连同肿瘤一并切除,故做好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我科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对17例腮腺混合瘤做腮腺切除术,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7例腮腺囊肿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囊肿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7例腮腺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7例患者中有22例于术前诊断为腮腺囊肿(腮腺内鳃裂囊肿),5例在手术中行冰冻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腮腺囊肿,术前诊断率达到81.5%。11例采用囊肿连同部分正常腺体切除术,16例采用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有涎瘘发生,随访1-2年未有复发。结论:超声和穿刺检查。可提高腮腺囊肿的诊断率;对于腮腺囊肿的治疗主要在于手术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